近些年来,装修套餐十分盛行,“388元/平方米”和“38800精装搬回家”等套餐形式比比皆是。消费者就是看中了装修套餐价格便宜、装修方便的特点。但是在实际装修过程中,装修公司往往不断增项,而所有增项都需要消费者另外付费。 http://www. 生活理财陷阱三:代购材料。 有些设计师为拿回扣,以“方便客户代购材料”为幌子,同材料经销商串通一气抬高价格。 陷阱四:口头约定。 有的装修公司为了尽快签订合同,口头承诺一些服务项目,如免费搬运装修材料等,但在施工过程中却拒不兑现。 消费陷阱还有很多,比如旅游中的零团费陷阱、一日游陷阱、看病、医托陷阱、婚庆消费陷阱、殡葬消费陷阱,甚至连供佛烧香都存在陷阱。 教育消费陷阱 陷阱一:名校分校陷阱。 很多普通中学为了便于招生,往往同某些名校“联姻”,打着某某名校的分校招牌。很多家长慕名而来,殊不知名校和名校的分校之间并无实质的联系,只是借用名校名称罢了。家长们交了数目不菲的择校费之后,孩子却没有受到名校的教育,这样就跌入了名校分校的陷阱。 陷阱二:高校招生陷阱。 近年来,在高校招生录取期间,一些招生中介诈骗活动猖獗,他们主要的招数一是冒充高校人员,二是打着接受高校委托的旗号,三是以“自主招生”为名哄骗,四是以“低分高录”的方式哄骗,五是宣称有招生的“内部指标”,六是以地方、军队院校“特招生”的名义哄骗,七是印发假的录取通知书,八是篡改网上公示的招生名单。 陷阱三:海外留学陷阱。 随着国内赴海外留学的人越来越多,国外有一些不法分子也借机在国外开设“三无大学”,在国内招生。所谓“三无大学”就是“无校舍、无师资、无资质”的大学。还有些人打着国外名牌大学分校的招牌在国内招生,很多出国留学的人在国内缴纳了巨额学费之后,到了海外方知被骗。 陷阱四:远程教育海外文凭陷阱。 有些国内的教育机构和海外教育机构联手,推出了远程教育的课程体系,宣称在国内通过远程教育即可获取海外著名教育机构的文凭。殊不知这些海外的文凭一文不值,它是国内有些教育机构在海外自己注册的文凭,完全是“出口转内销”的文凭。结果学生花了很多钱,却只买到了一张废纸。 陷阱五:名牌家教陷阱。 针对有些学生中考、高考成绩不理想的现象,某些家教公司就推出了价格不菲的名牌家教。声称一旦聘请了这些名师,学生的成绩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结果往往同他们原先的承诺不符,很多支付了巨额家教费的家长并没有看到孩子们的成绩有很大的提高。找这些家教公司去退钱,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些公司甚至演出了人间蒸发的一幕。 陷阱六:海外职业资格证书陷阱。 我们国家的教育进入了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并重的时代,很多海外的职业教育机构看好中国巨大的人才培训市场,纷纷在国内推出了海外职业资格证书。他们打着国际化证书的幌子,用非常昂贵的价格来吸引国内的人参加各种职业证书的培训和考试。他们往往宣称,一旦持有海外职业资格证书,就有了国际化从业的背景,就可以在全球执业。这种说法十分荒唐,完全是无稽之谈。姑且不说大多数人都到国外去执业根本不可能,即使有一小部分人到国外执业,他们也会面临着语言不通、人脉关系不广的障碍,职业证书很难帮助他们谋生。 求职陷阱 陷阱一:试用期陷阱。 很多公司在试用期期间给员工的工资待遇很低,这些公司往往试用期一结束就把员工解雇,招聘新的试用期员工,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陷阱二:培训陷阱。 很多机构以招聘为名,其实是替某些培训机构招揽生源,有些招聘机构甚至规定,在新员工进入公司之前,先要缴纳一定数量的培训费,培训之后才能上岗,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求职陷阱。 陷阱三:岗位名称陷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