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咏茶绝句100篇(上)

 阳光妥妥 2012-07-18
咏茶绝句100篇(上)




      几粒绿芽,惹来云间诗思。
      一方佳砚,赢得笔底风流。


       中国的茶文化与中国书法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关于茶,《诗经》之《七月》云:“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谷风》又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荼者,茶也。三代以前无“茶”字)这是劳动者眼中的茶。陆羽《茶经》云:“茶者,南方之佳木也。”这是茶圣眼中的茶。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神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是茶中亚圣眼中的茶。苏东坡《次韵曹辅寄试焙新芽》中则云:“从来佳茗似佳人。”都说女人如花,坡翁偏说佳人如茶,这是一代文豪眼中的茶。据统计,我国历代的文人墨客为茶写下了两万多首的茶诗、茶词和茶曲,真是咏之不尽,赋之不绝,唱之不断啊!借用劳斯莱斯创始人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诗茶之道,至善至美,不臻者,思之思之!”下面这百首七绝是我眼中的茶,我的这百碗小茶好不好,就只能留给大家品鉴了。
                                                                                                                          ——是为序。

   (一)
   翠团云拱嫩芽新,百碾千搓一水淳。[注]
   我看座中名利客,能知真味是何人。

   【注】一水,斗茶术语。古人斗茶之胜负常在一水间也。

   (二)
   ——题朱丹《逸竹壶》
   霞染云裁逸竹壶,新篁一撇醉相扶。[注]
   紫烟撩破知三昧,山径迷僧问有无。

   【注】逸竹壶为宜兴龙溪女朱丹所制。

   (三)
   闻言有木似佳人,隐在蓬莱待玉轮。
   一赋风流思鲍女,暮吟朝醉惹芳唇。[注]

   【注】鲍女,南朝著名女诗人鲍令晖(即鲍照之妹),作《香茗赋》而有时名。

   (四)
   细浪百壶鱼眼生,春风在手茗如婴。
   赵州茶客来相见,恨断红尘念佛名。[注]

   【注】赵州茶客,即是唐代赵州临济禅院的从谂禅师,以“吃茶去”口头禅而名于世,时称之为“赵州茶”。

   (五)
   社寒梦醒在天涯,只道少陵诗少些。[注]
   便与清风同一住,梅花带雨探春芽。

   【注】少陵淡茶之诗仅四首而已,可谓少之又少矣。

   (六)
   ——兼答天涯游子吟、雨岚、听雨轩主、轩辕令主四诗友
   推窗听雨和琵琶,最笑陈抟不识茶。
   三昧来时关不住,报知此兴满天涯。[注]

   【注】《宋史·隐逸传·陈抟》记云:抟隐于武当山九室岩辟谷二十余年日仅饮酒数杯。

   (七)
   一衣一水一壶遐,人道扶桑此物佳。
   钵破浑然终未解,带将梦里问樱花。

   【注】曾得扶桑茶,其味甚异。

   (八)
   独依山舍爱烟霞,醒睡行时忘绿芽。
   紫笋缘无三片叶,化来一片种僧家。[注]

   【注】事见钱易《南部新书》。其文曰:“陆鸿渐《与杨祭酒书》云:顾渚山中紫笋茶两片,此物但恨帝未得尝,实所叹息。一片上太夫人,一片充昆弟同啜。”鸿渐者陆羽也。

   (九)
   白石垂杨处处家,云间二月绿鹰芽。[1]
    山中莫道无佳味,待客潇然七碗茶。[2]

   【注】[1]:茶似鹰嘴故称为鹰嘴芽。
              [2]:七碗茶典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十)
   世事沉浮似日斜,凭窗闲坐对烟霞。
   独邀草木人来去,也学苍生唤翠花。[注]

  【注】草木人者茶也。翠花,市间俗语耳,借此一用。

 (十一)
   金陵城下西江水,惹得此生羡不回。[注]
   嘉木清凉神不解,无香真味佛难猜。

   【注】陆羽有一羡四不羡之说,详见其所作《歌》。

   (十二)
   九嶷岚翠锁嶙峋,天地何生草木人。
   春月春风春水远,潇湘托梦寄芳唇。

   【注】客从湘来,持茶以赠,虽非极茗,然云间滋味亦蓦然在口也。

   (十三)
   真水无香观自在,绿衣浸罢浸红袍。
   茶烟梧月书声里,竹雨松风古韵高。

   (十四)
   紫醉砂红煅炼成,夜凉如水水波横。
   回看星斗壶中落,碎玉冲开万古情。

   (十五)
   吴娘缘是别茶人,不盼郎归盼木春。[注]
   素手点开泉瑟瑟,紫芽初试小樊唇。

  注】吴娘,即“姑苏十二娘”。计有船娘、绣娘、织娘、茶娘、扇娘、灯娘、琴娘、蚕娘、花娘、歌娘、画娘、蚌娘等。此指茶娘。

   (十六)
   包罗万象一杯茶,欲解菩提心却遮。[注]
   只笑稽山浑不语,枉将春露湿袈裟。

   【注】典出稽山禅师与投子禅师的一段公案。

   (十七)
   紫蕊含丹下碧泉,春衣离落醉龙眠。[注]
   来时不负温柔梦,一淬销魂日月旋。

   【注】春衣,茶芽之细绒也。龙眠,茶名。

   (十八)
   坐君坐也君高坐,茶上茶哉上好茶。[注]
   我劝人间多事客,再观一笑学拈花。

   【注】典出苏东坡与佛印和尚的一段公案。原文为:“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因诗律之故而略改之。

   (十九)
   竟陵翰墨最风流,寄意云腴羡鹤游。
   自古文章难济世,茶经一部韵神州。

   【注】陆羽,字鸿渐、季疵,自谓桑伫翁,号东岗子、竟陵子。工诗文,擅书法。著作颇多,惟《茶经》一部存世,世称茶圣。余《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杂咏》有之。

   (二十)
   茗津七碗腋生风,自在逍遥驾日虹。[1]
   嘉木佳人思二水,江南最喜雨如绒。[2]

   【注】[1]卢仝,唐代著名诗人。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云: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2]二水,指天下第一、二泉。

 (二十一)
   人言苛政是榷茶,妻子衣衫未敢加。[1]
   秋粒春芽颜色好,欧王枉费议官家。[2]

  【 注】[1]:榷茶制,即中国古代茶叶征税、管制、专卖的制度。其始于唐代而终于清咸丰之后。榷之原意为独木桥、独木舟,此引申为专卖专管。
             [2]:宋嘉祐四年欧阳修奉诏起草颁布的《通商茶法诏》,由于损害了少数人的利益,欧阳修等人又上疏提出了通商茶法的所谓“一利五害”,王安石针对这一观点作《议茶法》一文批驳了他们的观点,并作有《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法利害见寄》一诗。

   (二十二)
   夜阑无语对空杯,茗嗅随风唤不回。
   欲借邻家人去我,妪怜叟怨几徘徊。

   (二十三)
   梅下红衣玉蕊怜,一池春水一池烟。
   青禽羡我山居客,半是茶人半是仙。[注]

   【注】青禽,也就是青鸟。

   (二十四)
    人问解茶何解之,孑然木纳我无辞。
   云中滋味云中解,自是危岩第一枝。

   【注】纪晓岚有言云:“知不解者,以不解解之。”又有寺联云:“世上法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人间事了犹未了何仿以不了了之。”二者皆有同工之妙,所谓茶者不亦此同乎?

   (二十五)
   梅笑春风沾雨露,一生看尽是浮云。
   西窗剪炷拈红袖,雪月花时谁忆君。

 


 
 愿您天天好心情-阳光妥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