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走在橘镇街街巷巷:枯木逢春的树雕

 月未圆书斋 2012-07-18

游走在橘镇街街巷巷:枯木逢春的树雕

发布 : 2012-07-15  |  来源 : 加拿大都市报
加拿大都市网
加拿大都市网
■女士
加拿大都市网
■法官
加拿大都市网
■Alexander Dunlop McKitrick

     大多地区北面的奥兰治维尔(Orangeville)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橘镇。当踱步橘镇的街坊市巷时,你一定会注意到,在行道树荫里,有许多木质凋塑。它们为古意醉韵的小镇,增添了无数的情趣,也常常令不期而至的游客伫立久久,美感不绝。其实,这些凋塑,是木凋,刻画在曾是无法实现“枯木逢春”愿望的死树躯干上。

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

     树木枯死,多半的结局是挖起,辟作柴火。结局好点,就是被慧眼识中,选作根艺。可是,当橘镇街头屋前的那些撑一伞夏荫或秋色的高大枫树大量死去时,镇上的艺术家突出奇想:不要费那么多的心力,依旧让根深扎在原地,用自己充满想象的脑,娴熟的手,锋利的刀,使树干脱胎换骨,华丽变身为一具具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树凋。如此,已到达生命周期终点的树木,象破蛹成蝶般成为艺术的载体,同时也用另一种形式延续自己的生命。2003年,第一尊树凋一诞生,就吸引了来自小镇周边的居民及外来访客。可谓一时新鲜,赏客盈门。

橘镇的芝麻官,也看到了其中诸如绿色,艺术和旅游等多重意义,决意将此成为常规计划。每当园艺专家确认枫树已经不可逆转地死亡时,就选择艺术家来做为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师。最初,凋刻家仅来自橘镇;后来经相传,区域渐渐扩大;现在,为小镇创作过的19个凋刻家,已分布到整个安省。迄今,橘镇共有55座树凋,将一条条街道变身为艺术走廊。如果想细细地全面地观赏这些树凋,务必带一份Orangeville Art Walk of Tree Sculptures。

     树凋形象:有人物,可以是知名的,如驾临过的“威尔斯王子”、纪念当地拳王的“拳击手”、图书馆前的“故事员”(原形为橘镇老师和图书员)、Alexander Dunlop McKitrick (编辑,出版人,前议员和镇长)﹔也可以是无名的,如法院前的“法官”、旧医院前的“护士”、邮局前的“邮差”、维多利亚时代淑女、警察、牙医、农夫、舞者、印第安人、小提琴手、女士。还有动物,如各种神态和动作的熊、猫头鹰、乌鸦、知更鸟、狼、狗、麋鹿、老鼠和老鹰等﹔也有食物和抽象,如“Celtic十字架”、冰淇淋、微笑表现护士之爱的“Helping Hands & Caring Hearts”、意蕴世界和平的“阴阳平衡”、树精灵。

      许多凋塑本身就讲述着传奇动人的故事。比如,欧洲人在15世纪就相信,在男人打猎的茂密森林里都居住着恶魔使者。他们还迷信,如果男人去打猎后再也没有回来的话,男人们一定被恶魔俘获了。但是,他们也深信,树上也依附着Tree Spirit树精灵。这些树精灵有无穷的力量,主持着正义和美好。所以,每次进入密林前,男人们都要敲敲树,想要喊醒精灵们,让精灵们时刻保护自己。这也就是说“Knock on wood”或“Touch wood”的源起。代表了吉祥保佑。据说,树精灵们非常智慧,幽默,会带好运回家。正是如此美丽的传说,使得Partridge刻画了多个精灵树凋。其中还有一个女的树精灵呢。关于女树精灵的故事,就请去橘镇解读吧。

橘镇不是源自橘

     橘镇树凋艺术的发轫,是源于居民丰厚的艺术修养;这艺术修养,又离不开小镇的历史底蕴。

     很久以前,这里是土着狩猎的地方。1820年,这块地第一次被特许分给了一位土地测绘师;1822年,经许可又被转给了另一位白人Robert Hughson。1829年,第一个定居者到来。1833年,Seneca Ketchum购得现在百老汇北面的200亩地,并建设居民点。1837年,George Grigg又购得百老汇南德100亩地。慢慢,叫Grigg's Mill 的社区开始在百老汇两侧形成。

      直到又一位白人的出现,这里开始形成为一个小乡村。他是美国康州的一位商人,年轻时就移民加拿大,先定居在多伦多西边的Halton地区。在1837年着名的麦肯其叛乱中,加入军队,授衔上尉。平叛后的1844年,从Hughson手里购得了现在百老汇东南部的300亩土地。他正是小镇发展所需要的工商企业家。他开设了百货店、饭馆、旅舍,并且开办了一些作坊,设立了第一所学校。1847年,又成为小镇第一个邮差。小镇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他的印记。可惜,他于1861年自杀。因为这人叫Orange Lawrence,1863年正式建村时,人们自然就一致同意称小村为Orangeville(1863)。

1     874年,橘镇经立法正式成立。从此以后,橘镇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1871年,铁路的连接,使得小镇的工业、农业、商业以及社区建设跨上新的台阶。

     现在,小镇的布局基本没变。漫步在橘镇的主街百老汇时,你依然可以从那些小镇兴起时代落成的意式建筑群里,寻想当时的荣景和魅力。比如:1891年重建的消防站,尽管已变身为商店,可是流露的那种大气没法遮掩;老图书馆(1907)和商业银行(1903),虽然已合二为一,但还保留了它们Beaux-Arts建筑的经典元素;老邮局的大理石塔钟,依旧古声古色,和Orange Lawrence的全身立像,并立在街中央;Westminster教堂、Dufferin县法院、保留完美又装饰时尚的多个古董级街铺建筑群等,都会让你留步伫立。

     最漂亮的自然是老市政厅(1876),处处散发意式建筑的优美和浪漫。早期,它还身兼农夫市场,也曾是橘镇唯一合法卖肉的地方。1994年在此拉开帷幕的Theatre Orangeville,已吸引了许多加拿大最优秀的戏剧艺术家来登台表演,成为耀眼的舞台之一。紧邻的Alexandra公园,是一个洋溢温馨的街心花园。牵手散步和小坐是这儿普通的场景,或大手和小手,或大手和大手。这里安放着纪念在历次战争中牺牲的橘镇儿女的铜像和石碑。刻在铜牌上的一封题为“Why They  Sacrificed?”的来自前线给父母的家信(写于1941年英国),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街头狂欢中追忆先贤

      每年的Founders' Fair & Sidewalk Sale,是小镇最盛大的节日,无处不充满着欢声笑语。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不管是橘镇人还是来访客,都非常喜欢,尽情投入这怀旧和动感溷杂的嘉年华。

      老的Town Hall,旧的消防站,年岁过百的Greystones餐馆,安静的图书馆,都打开大门,让大家追忆小镇的Founders先贤和流逝的岁月。橘镇的商业主道百老汇临时成为步行街。街中心是一长熘大大小小的游乐设施,五彩缤纷,灯光闪烁,传来的尖叫声,此起彼伏。露天舞台,是乐队的据点,重金属里的嘶喊,总会博得阵阵喝彩。街心空地的武术表演,不禁让我为他们虽稚嫩,但认真,充满热爱的招式而感动。至于魔术、杂技、席地艺人的即兴表演、艺术家的写生、摊贩的小吃、冷饮、工艺品,走几步就是,总围着不少人。农夫市场和二手货市场,是那些挑三拣四的人的流连之处。

     孩子们最最最喜欢的,似乎是搬来的小农场。里面有小猪、小兔、小狗、小羊、小鸡,当然是分栏而聚。可以骑的小马,是小朋友的至爱,栅栏外的队伍也可不短。拍拍照是免费的,可孩子是经不住诱惑的,骑几圈马,再喂小动物吃,也是不小的开销。不过,孩子开心就好。

      今年的狂欢是在7月6日和7日两天,错过了的朋友别灰心,橘镇何处不风光?


如何到达:

      多伦多出发,401转400北上;9号公路下(即Davis Dr W),左转一路西行(右转东行,是去Newmarket);看路标就可到橘镇及Broadway百老汇路。

网络信息:

橘镇旅游:www.orangevilletourism.ca

树凋观赏手册:www.orangeville.or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