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中科技大学离退休工作

 嫩绿叶 2012-07-18
老年人打乒乓球健身的思考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ltxclnk 发布时间:2012-7-2 阅读:61次 【字体: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是一个广泛普及的运动项目。打乒乓球可以全面锻炼人的身体,脑、眼、耳、四肢、腰各部总动员来协同“作战”,因此,它不仅使身体四肢得到锻炼,还能有健脑(防脑痴呆)、护眼(改善眼睫状肌功能)、助消化(促进肠胃蠕动)、增强呼吸(有氧运动)等健身的运动。

由于乒乓球运动不是很剧烈,运动量可以自主控制,又是隔网对抗,不会发生运动员的肢体碰撞,具有很高的运动安全性。打球时球速快,变化多有极强的趣味性。同时在打球休闲时有机会和球友们切磋球艺,交流家常世事。顽笑逗乐,使人心情愉快、性格开朗,消除许多老年人的孤独感,调节老人的心理情绪,因此,打乒乓球时非常适合老年人健身的好项目。现在许多退休老人在打乒乓球健身,八十岁左右的球友大有人在,在国内外百岁老人打乒乓球也不是什么奇闻,例如洛阳的宋玉琪(104岁)、罗马尼亚的尼古拉·多萝西100岁时还参加了第十五届世界元老乒乓球比赛。看来乒乓球是一项可以“活到老,打到老”的长寿运动。

但是,老年人打乒乓球健身的方法也要讲究科学,否则不但不能健身反而会伤身。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体会:

知老服老:

要充分认知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要认识到老年人机体机能的衰退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打球时不要过分地“不服老”,俗话说:“好汉不提 当年勇”就是这个意思。要适当调整运动负荷量和技术难度。尤其对体质较差,年岁较大的老人和初学者,要循序渐进地科学锻炼,以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否则欲速则不达会挫伤健身的信心。

    人到老年心理上的变化也很大,有的老人情绪极不稳定,对人冷漠敌视,易怒好斗,自控能力很差。赢球时笑逐颜开,输球则骂骂咧咧,输赢之间演化出斗殴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克服这种类似少年儿童的情绪激动和任性心理是非常必要的;要提高自己的修养,都一些仁厚包容之心,树立健康第一、友谊第一的思想,这样才能愉悦心情,健身又健心。

善于学习:

    由于老年人的机体机能条件下降,在学习运动技巧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不要好高骛远、不要盲目跟风。模仿是人的天性之一,追星又是当今的时尚,很多老年乒乓运动爱好者不自觉地去模仿电视转播的国内外大赛中著名球星的动作、战术。举例来说:有的老年人打球时的站位也学专业球员站在球台的左角(右手执拍者),甚至站在左边线外去接、发球,显然,老年人是不适合采取这样的站位的。专业球星采用这种站位是因为他们都有强健的身体素质和矫健敏捷的步法作后盾,而一般的老人不具备高速频繁奔跑的能力,虽然有了发球、接发球时的球星“范儿”,但右边大角势必留下空挡,成为致命的死穴。即使在年轻时有过一定的训练基础,但人老体衰也难永远坚持这种打法。

根据老年人体力下降、反应速度减慢等特点,似乎站位在中间稍偏左(左手执拍者稍偏右)为好,便于回击左右两边的来球,不易出现“空档”。至于站位距离球台的远近应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打法类型决定。

老年人打乒乓球大多注重手法技巧,不注意步法。往往在出现失误球后,面有责备手法不正确的表情,并多次挥拍演练手形动作。其实相当多的击球失误是因为步法不正确,脚不到位而造成手法变形或漏球失分。因此老年人要充分认识步法的重要性,学习应用好各种步法,让良好的步法为手法的成功创造条件。

老年人学习一些合理的步法还有一层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保证运动安全,减少伤害。老年人骨骼中有机胶质成分减少,骨质疏松发脆,韧性降低,极易发生骨折。曾经有老年人打球时因移步不合理自己的右脚绊了左脚摔成手腕骨折,也有因退让不合理撞到障碍物造成轻微脑震荡的。因此,合理的步法可以减少运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可以节省不必要的体力消耗。

一种老年人双手打乒乓球的锻炼方式正在悄然兴起。大多数人都是右手执拍打球,仔细观察会发现长期单手打乒乓球的人因过度的单侧肢运动造成左右手大臂、小臂粗细不同,脊柱有侧弯,人体两侧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发展,左右手的动作灵活性、力量都差别悬殊。为了预防或纠正这一现象,老年人在打乒乓球健身时,采用双手打球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双手打球可利于发掘大脑潜能,均衡开发利用左右脑,协调大脑功能,预防心脏血管病的发生。同时,双手打球会产生一些新的技术风格和战术,更增加老年乒乓球运动的趣味性。

双手打球可在打球过程中采用轮番更换执拍手击球或在一段时间专用原来的非执拍手打球等多种方法练习。开始会觉得很别扭,长期坚持就会找到感觉成自然。省内外的专业运动员也曾有在激烈的比赛中疾速更换执拍手突击抢攻得分的精彩表演。

运动安全

    老年人打乒乓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强生健体,应该特别重视运动安全。

    首先是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状况控制运动负荷量,打球时间不宜过长,一般运动半小时后要稍事休息。老年人的血管壁弹性差,长时间频繁扭动头颈部位,会使血液大量流入头部,可能出现一些不适症状,甚至发生血管破裂脑溢血。在老年乒乓球的对抗中体力消耗和心理压力都很大,老年运动员猝死于赛场的事时有发生,在甘肃、河北、山东曾多次发生过这种事故,没有受过长期训练的老年球友应尽量少参加大型比赛活动。

一般健身休闲的运动量可用即刻脉搏和恢复时间来判断是否过量。即时脉搏数要求不高于170与年龄的差值。而恢复时间(恢复到运动前的脉搏数的时间)要小于10分钟为好。

其次,打乒乓球时,几乎全身的肌肉、关节都参加了运动,其中执拍手腕、手臂、腰部、膝部和脚踝都易受伤,所以运动前要充分做好热身活动,防止这些部位受伤。

冬季是心梗的高发季节,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的)要做好身体健康状况的自我监督,身边常备急救药物以便发病时服用。一旦感觉身体不适就应停止运动,必要时及时去医院就医。

运动着装也会影响运动安全。在进行乒乓球锻炼时,着装要宽松不妨碍四肢的活动和呼吸。有些较“年轻”的老年女性,一时兴起穿着高跟鞋上阵,这是要绝对禁止的。因为在打球时的脚步移动中很容易扭伤脚踝甚至发生更严重的骨折。

综上所述,只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打乒乓球健身,就一定会收到强健体魄、愉悦心情、延年益寿的效果。同济医学院 胡永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