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者“十忌”

 太阳下的森林 2012-07-19
领导者在学习和掌握一些好的领导方法时,要切忌走入误区。
     一是“马后炮”。缺乏时间观念,凡事等等靠靠看看听听,不讲工作效率。今天的事明天干,一天的事两天干,不善于从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出发进行主动性、创造性的工作,而是在那里“等、靠、要、混”,结果总是无所作为,坐失很多良机。
    二是“越俎代庖”。习惯于越权管理,越过一级乃至数级组织,直接向基层部署任务,“一竿子插到底”,或者直接干预下属的工作,做该由下属去做的工作。这种领导方法违背了简政放权、分级管理的原则,侵犯了下属的自主权,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不利于上下级之间的团结,也会造成领导者因管别人的事而荒废了自己的工作,并由于不很了解人家的情况而将人家的工作也做不好的局面,大大降低领导效率。
    三是“甩手”。说空话、套话,对需要自己办的事情或下面望眼欲穿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是让别人代劳,或者虚晃一枪,拨马便回,从来不深入细致地做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四是“踢皮球”。遇到困难不开口,碰到矛盾绕着走;头戴“安全帽”,脚踩西瓜皮;万一有问题,推上卸下总有理;最怕的是负责任,一遇到棘手的问题,能躲的就躲,不能躲的就踢给别人,实在踢不出去了,就“孩子哭了抱给娘”,矛盾上交,还美其名曰向上级“请示”。
    五是“一窝蜂”。在实际工作中以十当一,会议上一个领导讲话,主席台上坐满一排;到基层一个领导搞调查,下面陪同的人员一大队。干工作时人家干啥自己干啥,没有自己的主见。
    六是“拍脑门”。一件事来了,或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解决,不是深入地分析研究和广泛地征求意见,而是凭印象、凭想象、凭推理、凭经验,一拍脑门就定板。正所谓:“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拍板多。”
    七是“一阵风”。把握不住方向,心里没有“定盘星”,“墙头上的草,随风倒”,忽左忽右,摇摆不定。对各种各样的“风”,不管理解不理解,也不管源于何处,更不管是真是假、是好是坏、符合不符合本地本单位或本部门的实际,一律紧随其后大“刮”特“刮”,而且层层加码、步步升级,越“刮”越大,直到给工作造成严重损失为止。
    八是“单打一”。一项新的任务来了,就把所有的工作抛在一边,全力以赴地做这项工作;另一项工作来了,又马上放下这一项工作去做那一项工作。整天疲于应付,顾此失彼,结果是哪一项工作也做不好;整天忙忙碌碌,但劳而无功,效率极低。
    九是“蜻蜓点水”。习惯于在极短的时间内跑许多地方,走到哪里,看一星半点的情况,听一句半句的汇报,就哇喇哇喇地发指示,发过指示就走,也不管落实与否。
    十是“刻舟求剑”。固执一方,生搬硬套,总是用一种固定的领导方法去处理千变万化的情况,结果常常是四处碰壁,当“常败将军”。
    在领导者群体中,有一个重要角色,那就是“一把手”。“一把手”是领导群体中的“头头”,是领导班子中的“班长”,既负有最大的责任,也享有最大的权力。其领导活动开展得如何,工作方法是否得当,是决定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各项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主要领导人的“一把手”,必须比其他一般领导者更注重领导方法的把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