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振之震(上)

 何音 2012-07-19
               拥有九万里江山的大明帝国与彪悍的瓦剌铁骑谁更强些?如单从纯军事角度去分析,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大明皇朝的英武大军再加上一个王振,结果就不一样了。
  
  明朝正统十四年,双方在河北省怀来以东的土木堡进行了一场大会战,结果是由明英宗御驾亲征的五十万大军被瓦剌铁骑包围,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随皇帝出征的大臣如尚书邝尘、王佐,学士曹鼐、张益,英国公张辅等全部牺牲,英宗朱祁镇成为瓦剌的阶下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土木之变”。
  
  面对早以预知的战争,双方都早做好了准备,如果说没有王振,大明皇朝哪怕会失败,但也绝不会败的如此之惨。王振先鼓动英宗御驾亲征,从而把指挥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然后把五十万大军的军事行动搞成了一次旅游,不但朝令夕改,还茫无头绪,东转转,西逛逛,终进了瓦剌的包围圈,被切断后勤补给,就如白起对付赵括一样,只不过是赵括不能自主,而明军却是由王振主动带领进入包围圈中。
  
  王振为何要这样做?是卖国求荣还是专权误国?中国文化明里虽读孔孟之学,持中庸之道,但实际上却一向简单、粗暴。往往不是把人说成大奸大恶、无能之辈,就是说成大救星、大青天,非黑即白,毫无中庸之道。但人会有那么地简单吗?人性又会有那么地粗暴吗?
  
  王振,河北蔚县人,自小聪颖,刻苦攻读,通文墨晓古今,但在应试这条读书人的荣身之路上却一直走的不成功,家里也没什么背景,只好成了一位为五斗米折腰的教书匠。但王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仍不放弃自己的梦想,继续刻苦读书,以等命运之神的垂青。俗话说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对于王振来说,同样也是如此,好运终于降临到他的身上,他捡到了一部宝书《葵花宝典》,命运之门从此打开。
  
  《葵花宝典》的首页上就写道:欲练神功,挥刀自宫。自宫后的王振进入了皇宫,凭其多年刻苦读书积累的知识,得到了大人物的赏识。明宣宗就很喜欢他,先让他成为宫中的教师,后又成为皇太子的伴读兼老师。等宣宗病逝,九岁的皇太子朱祁镇成为明英宗后,王振破格提升为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中的长官司礼太监,成为英宗的保护人之一。
  
  飞黄腾达的王振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能有今日不是国家对他的认同,而是九岁的英宗对他的依恋,而这种依恋随着英宗的长大,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就如每一个产品都有其使用期,而一旦过期,就会没用。那么如何有效地延长自己的使用期呢,王振一方面学霍光,韬光养晦,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行一步路,事事以垂政的张太后以及三位辅政大臣(三杨)为中心,百般殷勤,毕恭毕敬,极尽谄媚之能事,以讨得他们的好感。另一方面则开始广交朋友,大量培植私党,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正统七年,随着张太后的病逝,以及三杨的老去,王振终于成功了,他终于尽揽大明皇朝的政权,大明皇朝的组织制度成为了他手中随心所欲的玩具,并把明太祖朱元璋亲立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废弃。而为了维护手中的权力,王振变本加厉营建属于自己的朋党集团,把死心塌地依附于自己的心腹安插在各个强力部门,并以雷霆手段党同伐异,以使自己能牢牢掌控大明皇朝。
  
  掌控大明皇朝后的王振从此就安全了吗?并没。首先王振是通过《葵花宝典》上来的,而非正统,必为天下所指,忠臣良将誓会以推翻王振为己任。其次,英宗渐渐长大,他要过自己说了算的日子,他不再想事事都受王振的挟制,也开始打算培植心腹势力,王振依然很危险,虽他高高在上。
  
  这一切如以当下最流行的话来说,在职场,要想混的好,就得想尽办法好好的生存下去,只要有生存能力,才可谈道德、情操、公正。王振混在职场,很明白这个道理,没有生存权就没道德权。可又如何生存呢?现在的他已高高在上,已指望不上任何人能帮他了。能救自己的唯有自己,也许还有敌人。
  
  王振先利用手中的权力帮助瓦剌,使瓦剌的军事实力越来越强,强大到可威胁大明皇朝的地步,这样一来,只要大明皇朝有这样的劲敌,那王振的安全系数就会大的多,大到就连于谦都不敢动他。
  
  光有这条还不够,毕竟大明皇朝是拥有九万里江山的大帝国,如此大的帝国,只要他健康,那么任何人都别想阻碍他的前进,而前进的帝国定会清除王振这样的专权者。因此王振得必须时时震震这帝国,让这帝国生起病来,从而依赖他,离不开他。
  
  王振的确很聪明,他想的很好,也做的很完美,每当大明皇朝要改革中兴时,他就去震一震,使改革改不到他身上,使中兴威胁不到他的利益。因此,当大明与瓦剌决战时,他不想卖国,卖国对他毫无好处,只要大明帝国在一天,他就能拥有无上权利。相反,一旦没有了大明帝国,他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不但炎黄子孙想要他的命,瓦剌的利益集团也会向他动手。他要做的就是让大明皇朝的军队在这场大决战中败下阵来,从而确保他的安全,至于英宗皇帝还是大明的忠臣良将,这都不是问题,没有了英宗,对他来说则更理想,他完全可以再扶植一个更听他话的皇帝,而忠臣良将对于拥有九万里江山的大明帝国来说,更是想要多少就会有多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