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语禅思---佛不会满足人的贪欲

 欧阳笔记 2012-07-19

  从前有个偏远小国,那里的人听说驴奶味道鲜美,十分羡慕,但是他们从未见过驴,也没人尝过驴奶。有一天,一伙人从外地牵来一头公驴,想挤驴奶喝。众人争先恐后,一拥而上,七手八脚把驴捉住,有捉头的,有捉脚的,有的揪住驴耳朵,有的抓住驴尾巴,都想抢先喝到驴奶。其中一个人捉住公驴的生殖器,兴奋地高呼找到了乳头,然后用力去挤,想挤出驴奶。这些人累得筋疲力尽,最终一无所获,被世人耻笑(《百喻经·搆驴乳喻》)。

  年前去某佛教名山,游人如织,寺庙香火鼎盛。门前有许多摊点,上面摆着各式香烛、纸钱。商贩个个伶牙俐齿,善于察言观色,会拿出各种不同的香向游客推荐:这种香是求发财的,这是求升官的,这是求生子的,这是求升学的,这是求姻缘的……但凡你能想到的愿望,都可以从他手里买到,应有尽有,价格公道,童叟无欺。我心中暗暗称奇,这哪是普通商贩,简直神通广大,有求必应。生意人头脑灵活,知道游客最想要的是什么,投其所好,自然生意兴隆。

  有需求才有市场,花钱烧香拜佛之人,大多是有求于佛。在各种聚会场合,常听到有人互相打听,哪座寺庙最灵验?人们怀着各种目的求佛,有的干了坏事怕遭惩罚,求佛保佑,形同行贿;有的想报复仇人,力量不够,求佛帮忙,把佛当成黑社会了。这些人精于算计,不做亏本的买卖,烧一炷香,拜一次佛,恨不得用卡车拉一车欲望来,一起打包交给佛去解决。凡人皆有欲望,心情不难理解,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佛一定不会满足你的私欲。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欲望和挣扎是人类的本质,欲望得不到满足就痛苦,一旦满足就无聊,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听起来挺绝望,出路在哪里?所以佛劝世人,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不要贪恋“财、色、名、食、睡”五欲。佛教认为,欲望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众生本具佛性,只因被欲念污染,才失去了清净本性。要使众生恢复本来面目,转凡入圣,首先要离欲知足,不动无明贪念,方能去除无量烦恼。

  佛陀在人间说法,为的就是劝人们放下贪念,怎么可能会满足你的贪念呢?不少人求佛保佑升官发财,显然找错人了,就像从公驴身上挤奶一样可笑。

姜钦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