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作小组的划分

 莱阳好人 2012-07-20

课题“三段六步一评价”系列之一

合作小组的划分

即墨市蓝村中学  朱璋良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它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我校自去年课改以来,我们不断地进行“三段六步一评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下面就《合作小组的划分》谈谈我们的做法:

根据我校学生生源特点(乡镇中学),我们将合作小组按6人组合,按照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搭配。智力因素一般指成绩好,智商高;非智力因素一般指性格、爱好、脾气、品德以及性别等。一个合作小组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1号、2号;第二梯队为3号、4号;第三梯队为5号、6号。座次按1号对2号坐中间,左右3号对4号,5号对6号。如图所示:

3

1

5

4

2

6

值得说明的是:12号比较好划分,一般看成绩就可以。而第二、第三梯队可不好划分,要根据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搭配,这对班主任是个考验,需要动一番头脑。

每一个小组有6名学生,分别有这六个梯队的学生组成,第一梯队的学生为每一小组的组长,第二梯队的学生为副组长,组长是按考试名次定的,而正副组长的搭配却是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由组长选定,选定的标准一要与自己能配合默契,二有要能弥补自己在有些学科上的不足。每一小组的正副组长确定后,另外4个梯队的每一个同学可以根据9个小组的正副组长来选择自己希望在哪一小组,原则是你喜欢谁,你就愿意靠着谁,那么你到了某一小组后会听从组长的安排,组长管理起来也顺手,这样有利于小组更好地开展合作,促进小组共同进步。小组划分好后,就要根据小组与小组间的稳定性来安排座位。正副组长坐在小组的中间位置,3-6梯队的学生分坐两侧,具体位置不固定,因为这4个梯队内有的学生自己管不住自己,如果两个小组中这样的两名同学靠的很近,会不自觉得相互影响,既给组长增加了管理难度,有影响了组内其他同学的学习,这样就需要隔开他们,所以3-6梯队的学生的位置不能固定。

9个小组的正副组长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根据每一次的考试成绩及时更换,体现能者上,弱者下的原则。同时,让小组长享受到最高的荣誉,让他们有自豪感,并带领本组和谐协作,共同进步。

合作小组的划分是动态的,灵活而有层次,便于分层教学。运用形式也是动态的、多样的。一般来讲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2人一对的小组讨论、检查。其次6人一组的大组讨论,再次是全班的合作讨论。要根据学科特点和课堂需求动态运作,有时分两层,即六人组讨论、班级合作;有时分一层,班级合作。

实验发现合作小组的作用是:

1、突出“学优生”。《学记》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优生在组内既是学生又是师傅,自己学好并兼容别人的优点,规避缺点,再帮助转化后进者,愉悦高效,乐中更优。

2、转化“学困生”。这种划分特点明显造成一帮二的格局。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解答而是让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解决。生帮生,师傅教学友,合作学习、探究,答疑解难,共同进步。

3、熏陶“问题生”。把问题学生捆绑在合作小组中,由学优生帮助并监督他们,体现学生管理学生的特点。

经过近一年半的实验总结,我们学校小组合作比较成功,任课教师使用、操作起来方便,学习成绩提升很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