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备好一节思想品德课

 莱阳好人 2012-07-20

怎样备好一节思想品德课

1)理解《课标》中的课程理念。

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所以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备课的关键所在。对于思想品德学科来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

A、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构建的基础。

B、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C、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

D、避免德育课程学科化的倾向,从过分重视传授道德知识转向重视促进德性发展。

E、强化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培养。

F、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体现教育内容是不断生成的。

2)渗透《课标》中的新理念。

这是综合考虑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思想品德学科发展的需要。鉴于观念转变的艰巨性,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每一堂课时,至少重点贯彻其中一个理念。而实际上,这六个理念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在贯彻一个理念的同时,也就不自觉地执行了另外几个理念,我们不过是有所侧重罢了。

3)依据《课标》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要明确教材和《课标》的关系,即教材是在《课标》的指导下完成的,是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之一,而非唯一的载体。教师更需要依据的是《课标》,而不是教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义务教育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要面向每个学生,其标准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课标》中明确规定了课程的内容标准,并将“具体内容标准”较详细地列在每一“二级主题”的表格当中,教师应该据此来确定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而不应像以前那样纯粹地“教教材”;应该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根据实际需要重新编排或更改,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以更好适应本地区、本学校乃至本班学生的特点,真正做到“用教材”。

4)依据学习目标动词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内容标准”一栏中,还规定了基本的学习目标,句子的开头都有一个关键的行为动词“理解”、“说明”、“分析”、“尝试”、“体验”、“学会”等等。例如,“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中的“学习”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具体要求是:“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那么,教师就应该遵循调节情绪的要求,考虑用引导的方法来启发学生对“调节情绪”知识的思考(包括情绪分类、情绪特点、情绪与性格关系、情绪的作用等)。并且通过学习情绪,能上升到调控情绪,达到乐观的精神。

类似的提示都很详细,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对照附录中的“学习目标的说明”,从而确立恰当的教学方法。

5)充分利用《课标》中的案例开展探究活动

《课标》中的每个一级主题下至少都有一个活动建议,这些活动案例与教材中多数的案例比较起来,不但设计详细,从课时安排、方法步骤到讨论等等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易行,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代表性,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范例。因此鼓励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案例,在保证探究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备课程资源,领会并验证课标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总之,教师在备课时,既要钻进教材之中仰视解读,更要高居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只有这样,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备教材,深刻领会编者意图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师应用好实验教材。教过旧教材的教师,备课时尤其要就新、旧教材进行对比,即注意新教材相对于旧教材的改变。新教材无论在内容编排还是在内容选择上,与旧教材都有很大出入,教师要注意对比。例如,新教材《课标》构建了以“成长中的我”为主线的知识编排体系,因此,每一堂课都应注意围绕这一主题,渗透人文精神。如果有条件,学校应备有其他版本的教材,以供教师在备课时选择和利用。

同时在备教材时还应该做到认真挖掘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具体做法如下。

A.将教材内容情境化。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B.将静态知识动态化。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一般的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讲得十分详尽,学生看到的往往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活动的过程。换言之,当教材在没有进入教学过程前,它只是处于知识的储备状态,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在备课时,根据教学需要,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教材中的主题图处理加工成可操作的活动挂图或活动。

2)提出教材修改建议,验证课标在教材中的体现

验证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际操作中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用性,是实验区的任务之一,也是每一位教师的义务,因为只有通过教师们具体的实施,才可能使教师处于教学的第一线,在使用新教材的实践中,能更迅速、更容易地发现教材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内容编排的不科学性、表达不明确或错误之处,为探究活动设计更佳方案等,为修改教材、验证《课标》提供第一手的证据。

3)备其他课程资源,选择与目标更为贴切的资源

准备好各个教学环节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用具等,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例如视频、图片等,教师必须在课前经多次播放和演示,才能在课堂上实施。重要的课程资源还包括:学校现有的教学辅助设备(多媒体教室、挂图、模型、图书馆等);社区或学校周围的课程资源(如社区、敬老院、残联、自然保护区、学生家庭等);人力资源(包括学生、家长等)。注意充分考虑这些课程资源的作用,使物尽其用,将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使思想品德学科富有学校或地方特色;同时,也会在极大程度上构建和充实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三、备学生,明白学生是课堂的主题

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习得,技能的训练上。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

1)备学情

教师应通过各渠道了解所任教班级学生的情况,充分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学生的背景不同,起点也不相同,他们在发展方向、发展速率和最终发展程度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别,既表现在智商上,又表现在情商上。这就决定了他们理解问题的方式和深度上会有所不同,程度好的学生理解早一些,程度差的学生可能会理解迟一些。因此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尊重那些个性特别、学习成绩较差、家庭条件不利和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备学法

新课程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课标》研制组强调,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是此次思想品德课程和教材改革教学策略和方法改革的成败所在。

《课标》规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的目标,需要通过学生主动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才能逐步达到。总之,应帮助学生选择那些有利于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四、备教师,体现课堂指导者的指导作用

1)备观念

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革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教学行为习惯。“态度决定一切”,观念不转变,课程改革无从谈起,教师在工作之余,要积极参加各级培训,领会课改精神;自觉学习有关课改的文件和资料;研究《课程标准》,以研究的态度参与课程试验;正视自己教育教学中需要改革的环节、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力,重视自身的角色转换,努力把观念转化为行动,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教师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新课程体系中,教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单向“传授”,学习也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应成为“导学”,教师不能再坐享“师道尊严”,也不该再单纯充当“红烛”或“春蚕”。因为,教学需要“双赢”。

2)备教法

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不等于否定。

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方法应该保持和发扬,关键是如何运用。例如,讲授法是我们在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法,在新课程中运用时,教师考虑更多的应该是“讲什么”、“怎么讲”?是过去那样的口若悬河,还是适时、有效的引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发挥个人特长或优势,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已有的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法。

3)备弹性教案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僵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在教学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还应该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其他维度;目标要有弹性,要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教学设计重全程关联式策划,重从何处开始,如何推进,怎样转折等。这样的设计,较以往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的每一句话,计算好教学过程每一环节所需时间的教学方案来说,留下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才使教学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使师生积极互动,发挥出创造性来。

A.将教学环节设计成可以移动的“板块”。复习铺垫、导入新课、新课展开、巩固延伸、课堂小结,都可以作为教学环节,但这些并不是每堂课都必须具备的。如果说“新课导入”、“新课展开”、“巩固延伸”没有多大的移动余地的话,那么“复习铺垫”和“课堂小结”的移动余地就相对较大。复习铺垫从教学内容来看,更多的是与新授知识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这一环节不是非要不可,可视学生的情况取舍;这一环节也不一定要放在导入之前,也可以放在导入之后,甚至放在新课展开以后。这里决定教学环节次序变化的因素就是课堂上的学生行为。如果学生课前已经掌握了新知识,这个环节显然是多余的了;但如果在新课展开之后,发现学生对于需复习铺垫的知识不甚掌握,就可以再次铺垫。这样,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对于复习铺垫的内容,只是作为一个准备随时可用的板块,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大的弹性。

B.将中心环节设计成可供选择的方案。自主探究是一节课的中心环节。在自主探究环节,我们要为学生设计成可供选择的方案,让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和进程学习有价值的知识,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C.作为一节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认真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这节课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2)如何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备课时只有对这些问题都进行认真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才可能是有效的,才能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

五、教后反思,做到前事之鉴,后人之师

每堂课上完后,教师应及时反思。其目的有四:其一,检查本节课的课堂效果:所用的教法、学法是否恰当,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有何优点,什么环节需要改进,并最终形成新的课堂设计,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其二,验证实验教材和《课标》的可行性;其三,为课题收集素材。其四,为下一节课或者类似目标、知识的课堂组织和引导提供经验与教训。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在新课程教师培训中,也特别强调“自修——反思”的校本培训方式,让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具体来说,教学反思应该包括四个部分。
 一思:思考教学重难点的实施情况。
 二思:上课过程中形成的实践经验。

三思:教学实施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适用。
 四思:方案实施情况。

通过以上教学反思总结出课堂的成功之处与应改进之处,并及时做好记录,以便今后教学可以对照和改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