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芳于12-7-19 15:51推荐独到的“连环计”,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活动,很好的体现了课标的综合性。值得学习。课堂上尴尬的一幕: 曾经在学习《隐私和隐私权》课堂上,一个平日里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李路(化名)突然大声说:俺某主任(为了避免对号入座,我稍微改变人物身份)翻看桌子和书包,他侵犯了我的隐私权,我要去告他。此语一出,竟然先后又有同学跟着起哄附和:告他!………. 面对着学生成长中容易出现的极端思想、还有与老师之间极端的对抗。如果直接告诉他:你不能告老师,学生可能并不会轻易善罢甘休地。再说肯定有很多同学都觉得是老师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不能任由事情发展。该怎么引导呢? 课堂上的连环计
第一计:缓兵之计 在当时,我下意识里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刚才的李路同学所说某主任的做法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了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侵犯了。 (学生并不给台阶下) 终于我平静下来,恢复了正常的理智与“狡猾”。附和同学们说:“是呀,某主任确实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因为桌子和书包都是我们的私人空间,属于我们的隐私。” 学生们被老师认同了,也暂时恢复了平静。
第二计:欲擒故纵 我又抛出了我的“球”:在生活除了老师容易侵犯我们的隐私权之外,还有哪些熟悉的人侵犯我们的隐私权呢? 学生回答:妈妈。 继续抛“球”:妈妈都有哪些侵权表现呢? 学生回答:偷看日记,私闯我的房间,翻看书包。
第三计:现身说法 我给予了被侵权学生以同情,同时以身说法,讲述了我自己做为一个母亲现在也曾经翻看过孩子的书包的经历………… 并告诉学生因为我很想知道我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孩子不经常汇报学习成绩,我也很想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学校里的情况。 最后我提出问题:你们的妈妈偷看日记,你们的父母不变态吧。那妈妈翻看您们的书包是为什么? 学生体会到:也是想知道我们的事情、知道我们的学习等,是出于对我们的关心。
第四计:水落石出 那面对着父母的关心,我们可以告父母侵犯我们的隐私权吗?我们该怎么做呢? 学生讨论之后,回答了要跟父母沟通,主动汇报成绩,还有要好好学习等等。 抛出了最后的问题:那你们那位主任是变态吗?他为什么要翻看你们的桌洞,书包。老师是为你们好吗? 学生自然体会到:老师也是在关心学生,只是方式不当。
书信传心声 要求学生:给侵权的妈妈或老师写写心里话,书写自己的心声。 课堂感悟升华: 老师父母都是我们的恩人。我们应该感恩。 老师父母都是伴我们成长的人,我们亲近我们的老师 我们理解他们的那份爱心,好好学习主动沟通是维权的法宝。
教学活动内容设计及目的: 在这样一个教学活动里,体现了思品的综合性:道德、法律、心理品质等方面的知识,我与父母、老师交往的、维权。所以老师既要引导学生从法律的角度分析。还要引导学生从道德自身方面学会正确处理成长中的问题。 第一个环节:面对着隐私权的侵犯,积极引导学生认识侵权及学会维权。这涉及到法律。 通过第三计:现身说法这个环节,书信传心声学生体会到:妈妈的侵权是出于对我们的关心。学生所面对的这个生活问题里面有涉及到了老师、父母,他们都是我们的恩人。我们应该感恩。这里面与道德,心理品质有关。 其实,这一教育情景,的确有教育意义,德育的方法有很多,老师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一刀切”,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维权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维权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