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人口论

 fslcx 2012-07-20
过去四十年来生命池的流入量缩减得更厉害,人口的增长率竟“悄悄地”从2.1%减到了1.1%。由此估算,2100年总人口应当在100亿附近。究其关键的因素,首推妇女的教育、就业和收入。妇女参与社会生产的程度越高,她们生育的倾向就越低,和马尔萨斯人口理论预示的趋势正相反对。妇女的教育程度、就业和收入提升的结果之一,是她们的生育和成婚的意愿大打折扣。选择晚婚甚至独身的妇女越来越常见,即使结了婚她们也不愿意多养孩子。这适用于世界任何地方。

以TFR 来度量的一个显著的例子是,1955年在巴西是6.1,在中国是5.6;到了2010年分别下降到了1.8和1.7,而在这个期间巴西并没有推行过严格的计划生育。通常以为生育意愿低只是欧美妇女的问题,在东北亚地区目前这个矛盾更突出。例如,2010年韩国妇女的TFR已降到了1.2左右,比法国还低。台湾的TFR则下降到了惊人的0.9,在全世界196个国家地区里是最低的。大陆的不少大城市的总和生育率早已降到1.5以下了,据上海市计生委主任谢丽玲报告,上海市的TFR在几年前就下降到0.9以下了。东南亚各国(除菲律宾外)的TFR都在迅速下降中。如孟加拉,在1980-2000的20年间从6降为3。印度南部也是如此。伊朗的TFR在1984年还高达7,2006年惊人地降为1.9,在首都德黑兰地区更只有1.5了。

经济统计分析发现,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达到1000-2000美元,TFR就开始下跌,在4000-10000美元的水平时接近维持简单规模的2.1,然后继续下行。目前世界上TFR低于2.1的国家接近80个(1970年仅24国),其中包括一些非洲国家。英国作为“产业革命” 的发轫地,TFR从5减至2用了130年,而南韩只用了20年(1965-1985)的时间就完成了同样的历程。

必须认识到,人类对环境及自身而来的挑战的响应,本无所谓绝对的“错”与“对”,而必须把握合理的“度”,过犹不及!让我们下期接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