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漫谈

 天雷教育 2012-07-21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漫谈

(三亚市第二中学    符天红)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政治教学也开始发生转变。思想品德教学,在教师认真的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教”与“学”则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单一、乏味、枯燥的思想品德教学变得如此生动有趣。

在新课改思想的指导下,思想品德教学遵循了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出发,让学生在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或知或不知的状态,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不断地掌握知识,并在实践中得于运用,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正确地情感、态度、价值观及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归功于其课前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及课后的自我反思。在上课前,教师总是先对教材进行研读,找出本课教学的目标、重点及难点,从而提出有效地教与学的的方法。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从教材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实际,坚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生活事例出发,结合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特点及其心理特征,来设计好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遵循着:探究——导航——实践——情感熏陶这样的教与学的过程,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的能力,培养其勇于探究和创造、创新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心理行为、道德情操、法律法规、社会伦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解和分析学生,以学生生活事件为典例,围绕主题,不断地引导学生去认识和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内在知识和情感、价值观。现代教学注重学生的学的能力培养。在新课改的指导下,采取积极主动的互动式、参与式、合作式、探究讨论和总结的教与学过程。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和认识情感的形成过程,从而转变了以往的备课模式。教学设计更加关注对问题的提出方式和策略,注重问题提出的层次性。形成了点——线——面的提问方式,从而更加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探讨。大量的引入生活事件,让学生感触到,思想品德的教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增强了其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和探讨问题的兴趣。例如,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教学设计。力图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人口、资源、环境等来引导。以学校、社区的生活为着力点,谈谈对人口、资源、环境的认识来了解我国的现状,认识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样可以使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引入到“国情导航”,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和基本国策。达到知识的内化。最后,通过模拟实践,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和水平,并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章,来丰富其情感,熏陶其情感,来达到使知识从内化变成对知识的需要和渴望。

在设计好一堂课后,如何更好的开展课堂的教与学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不在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学是学生对事例、案例及生活事件进行交流和讨论分析,谈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可以分成小组开展组织活动,可以组织课堂的辩论和讨论。例如,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对学校、社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的调查,分析现状及其原因,并形成一份简单地调查研究报告来丰富课堂教学。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和操作的能力,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这一课堂的组织教与学的活动,最终使学生对本单元、本课书内容的深刻理解为目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知识的内在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的科学精神。

经过学生激烈的讨论、探究学习后,学生对问题的了解更为深刻,但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其独特的个性将影响着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因此,探究学习讨论将是一堂激烈的理论赛,同学们各持己见,大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从而使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发生的转变,教师不在是主体,而是一个组织者,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以学生的课堂探讨来完成教学。但是,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由于其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的方式难免是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在此,教师就必须要不断地进行引导和提示,让学生进入导航知识,真正达到知识的内化,形成对知识的正确态度、情感与价值。完成本课本单元的知识学习。

常言道:学有所用。

学习知识,最终目的是在于应用,学而不用,那是白学,思想品德课的教与学也如此,学生在掌握知识后,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才真正体现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学的成功的合同。学而不用,将是白学。因此,教材的“实践与评价”为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提供帮助,为学生培养学生适应性、深入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不断地深入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锁事,真正做到从心理、道德、法律、社会上感染和熏陶学生,丰富其情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其将来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政治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学生对此提不起兴趣,不能专心地去学习它。这是以往教材素服的原因。而在课改的今天,却可以使我们的政治教学发生了极大地变化,学习政治不在枯燥无味的,而是处于“乐中有学,学中有乐”的愉悦心情。这归功于教学不再是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是一种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