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论营销

 追逐ymh 2012-07-22
浅论营销

传统观念简单认为营销只是一种艺术,一种将东西销售出去的简单方式。而自从科特勒的《营销管理》出世,我们才全面意识到营销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以实现潜在的交换为目的,研究同实现交换有关的需求、市场、环境、战略与策略等方面问题的一门学科。                                                                                            —题记         

科特勒的营销管理这本书围绕营销管理、抓住营销视野联结顾客、创建强有力的品牌、塑造市场供应品、传递价值、传播价值、创造成功的长期成长八个方面展开。从微观到宏观,从理论到实践,深刻而形象的、全面的、深层次的向我们讲述了营销的玄机。

营销是一种视野、是一种思维、更是一种多方共赢的艺术。

从远古时期的古代人学会应用物物等价交换开始,便产生了营销。此后营销在历史不断地发展,人们不断地实践中日趋成熟。在这逐渐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企业与消费者间的矛盾也日趋激烈。企业追求高利润和高销售,然而消费者追求高品质和低价格,看似两者处于对立的两端,实则不然,在非黑即白的两难境地还有第三中选择—共赢。即达到了企业的目的,又满足了消费者物有所值的期盼。

记得德鲁克说过:市场营销的目的就是使销售成为不必要。成功的营销,必须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使产品深入人心,从而达到消费者潜意识里自然地接受产品。众所周知的长虹牌彩色电视机也就采用了这种营销手段,使产品深入人心,成为消费者心中一个不可超越的品牌。

营销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创新,一种挑战。

营销贯穿销售的整个过程,从战略制定,到市场分析和品牌定位,到产品设计生产,到建立客户,合作伙伴关系到铺设销售渠道,到产品运输销售,到售后服务。在这样一个冗长的过程中无一不需要我们靠智慧,勇于创新,方能在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传统的营销手段是做广告、发传单、低价促销。许多企业不惜血本在各电视台黄金时段做广告,动用名人效应等等,即便如此也是浪费了大量资源而效果不甚明显。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营销也不能墨守成规,原地踏步。作为企业,我们需要跟随时代,不断创新,开辟出营销的崭新路程。在这一点上,“苹果”公司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iphone4的上市,一反常态,没有了iphone3上市时铺天盖地的广告,有的是“黄牛”“缺货”“预定”涨价“”这样的词。这种消息一传开,消费者考虑的不再是苹果高昂的价格而是难求的事实,于是便蜂拥抢购“稀缺”的苹果,以至于苹果公司的销售业绩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他们采用的便是“饥饿”营销,抓住消费者“物以稀为贵”的心理,这种策略无限制的勾起了消费者的兴趣,成功的吸引了无数潜在的顾客。所以营销也是一种智慧,需要我们敢于挑战,突破常规思维。

在本书中科特勒说:优秀的营销人员需要借助信息来帮助他们解读过去的营销绩效,规划未来的营销活动。的却如此,真正优秀的营销人员不仅仅要回顾过去、总结经验,而且要从过去的经历中得到启发,并规划未来。在几千年前唐太宗就曾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尚且知道,何况我们是二十一世纪更加前卫的一代。一些新的想法,另类的创新往往都是在回顾、总结中产生的。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营销员我们的学会反省、总结。

营销最重要的任务是品牌的营销,最高境界是将品牌营销到消费者的潜意识中,高瞻远瞩的企业不止营销品牌,更加注重的是对内对外营销企业价值观。

还记得三鹿奶粉事件吗?它不仅损坏了消费者的利益,使自己身败名裂,更加违背了企业营销的价值观。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很多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像外国那种能够长久屹立在市场中的老店终是寥寥无几,大多在几年鼎盛时期过去后便英年早逝,销声匿迹。究其原因大多只是看到品牌的营销,而不能高瞻远瞩,长远考虑,注重企业营销的价值观。树立了营销的价值观就好似人类建立了法律条列,规范监督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做合适、正确的事。

生活中,营销无处不在,如何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就看你如何销售自己,灵活运用营销了。总之,学习营销,应该跳出营销本身,以一种更广阔的视野来体会营销的美妙与生活艺术的完美结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