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见五蕴皆空" 与无我

 昵称10378137 2012-07-22

人们活在世间, 所最纠结的问题, 大概就是"我"了, 我们一般都认为, 自己能够见到自己, 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可不是吗? 我从镜子里看到了我的形象, 我掐一下自己感觉疼, 我会思想, 我会感情,我会高兴, 我会痛苦, 这些都是那么的实在, 那么的真实, 怎么会说没有我了呢?

可是,奇怪的是, 当你真的静下来独处的时候, 你的感觉没有了, 你的镜子(对境)没有了, 你四目一望, 到处都是陌生的异物, 世界好象根本不需要我, 思想好象根本没有任何价值, 那个"我", 好象要消失在空气里了, 这个感觉真不爽,

笨的人, 就慌了, 不知所措, 而聪明的人, 就赶紧找事情做, 找电话打, 找东西吃, 在做事情中, 交谈中, 吃东西中, 感受自己的存在,

而这也是人不愿意停下来的原因, 要赚很多钱, 要有名的原因之一, 要感觉自己成功的原因, 以为没有外在的东西, 这个"我"的存在, 总觉得不太踏实.

佛教把人的结构, 分做身(色)与心, 又进一步细分心为受, 想, 行, 识, 而总称为五蕴.

心经开篇就说,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这句话, 点出了佛教道理的精髓, 能够体会到无蕴皆空, 那么, 将会出离苦海.

人在幼稚的阶段, 总认为身就是"我",所谓"我有身故我在"的阶段, 所以对身倍爱之, 谁要碰他一根汗毛, 那会造成极大的不安.

通过现代科学, 我们也了解到了, 人的身体由细胞组成, 继而可以细分为无有, 那里面, 根本没有一个什么"我"在, 这是第一层破解.

那么, 我们又会说, 我有感觉啊, 这感觉总是真实的吧? 这是所谓我有受故我在的阶段. 如果我们真的问一问自己, 是吗? 感觉是真实的么? 感觉中的我, 是实在的么? 如果真是那样, 还为什么要不断的找感觉, 刺激感觉, 不停的让感觉生起呢?

如果你认真体会, 就会知道, 感觉是不实在的, 它就象是涟猗, 你不搅动它, 它就会淡去(fading),消失(disappear) 所以, 我, 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于这样不稳定的感觉之中,

那么, 我思故我在, 总对了吧? 没有我, 是不可能思想的. 这个道理是对的, 没有我, 是不可能思想的, 但是,反向, 是有问题的, 说我, 是存在于思想之中的, 就有问题, 我们拼命的想东想西, 然后, 看着自己著作等身, 思想塔起的塔楼, 而企图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当那么多的思想家, 离自己的思想产品而去的时候, 可想而知, 他们的痛苦, 觉得要和自己, "我"要分离了, 好象那才是我, 死去的, 却不是的, 其实, 这是不实在的,甚至是颠倒的,

那么, 我的意志, 情绪, 心态, 总是我了吧, 我的藏识, 总是我了吧?

有一个公式, 可以看一看这个问题,

"我 = 我的"? 我想, 所有人都可以看出, 这个公式是错误的,

也就是说, 所有可以用概念表达出来的, 它都是我的, 我的汽车, 我的房子, 我的身体, 我的感受, 我的思想, 我的情绪, 我的心态, 我的藏识, 这些, 都是我的所属物, 而所属物不是主人, 这一点是肯定的, 就象在汽车里找不到我一样, 所有的这一切, 都不是我, 而是我的.

因此, 认真的体悟无我的教法, 会让我们"照见五蕴皆空",从而不再attach to all these belongings.

当然, 这个道理, 并不是要否定我的存在, 而是说, 在五蕴中, 你找不到我, 只能够见到我的影子.

那么, 有人要问了, 有影子, 怎么可能没有影子的主人呢? 的确, 这个道理是成立的, 这也就是说, "我"是存在于五蕴之外的, 你可以叫它做道, 法身, 或者说, 本来面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