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博物馆 三秦瑰宝展 唐三彩
绿釉博山炉 隋末唐初 通高36.3厘米 1989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北原出土此炉为博山形。盖上贴附两层模印火焰宝珠。莲花瓣形炉腹,下有缠绕双龙,承托于高足盘之上。泥质红陶胎,翠绿色釉。该炉造型精巧,工艺精湛,甚为罕见,洵极可珍。



蓝釉驮骡 唐 高26.5厘米 长33厘米 1966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西安制药厂出土。骡短耳直竖,作低头负重前行状,背上有鞍鞯,鞍上驮一沉重行囊。骡体施蓝釉,间有褐色斑纹;行囊施黄、白、蓝三色釉。骡子的神态和肌肉健壮的腿部均雕刻得细致传神。此件蓝彩骡俑嘴微张,似在长途跋涉中稍作喘息。唐三彩马、驼类常见,而驴、骡类极为少见。此蓝釉骡是唐三彩中罕见之珍品。


凤首壶

双鱼壶 唐 高25.3厘米 1992年陕西省长安县南里王村唐墓出土。壶形由两条腹部相连的鲤鱼构成,扁圆腹,平面呈束腰椭圆形。双鱼口吐浪花,喷出壶口,鱼上唇外翻形成双系,鱼尾下垂做成壶底。双鱼目圆睁,腮相连,鱼脊外突,鱼鳞闪闪。底部以上以黄、绿、蓝三色相间浸润,呈现出非常淡雅的彩色釉。(此壶前不久还在杭州展出呢)

狮子 唐 高25厘米 1978年陕西省西安市霸桥区五二厂工地出土。狮子呈微侧首状,粗眉突目,宽鼻,张口呲牙,口下长须,双耳后抿,头鬃卷曲,颈带项圈,上饰铜铃与流苏。左前蹄抓经幢于胸前,右前腿直立,撑于莲花座,后腿曲蹲,宽尾紧贴于臀部,坐在圆形莲花座上,座下设方形冠角台。通体施绿、黄、褐色釉,釉色纷繁斑驳。胎土白色,胎质较硬。狮子在佛教中有特殊地位,这件三彩狮子前蹄抱持经幢,显然与佛教有关。




彩绘仕女小憩骑骆驼俑 唐 通高73厘米长60厘米 1988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韩森寨红旗电机厂唐墓出土。骆驼曲颈昂首,背有双峰。直立于长方形托板上。其上一俑,侧身盘腿横骑驼背,左手扳着左腿,右手搭于前峰,头趴在右臂上作小憩状。此俑身穿圆领窄袖袍,下着袴,足穿长筒靴。因埋头臂弯小睡而看不见其面部,从其头梳双垂髻看,当为女俑。这件作品把骑手长途跋涉而疲惫不堪,途中在驼背上小憩的情形,刻画得惟妙惟肖,极具生活气息,生动再现了漫漫丝路上的真情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