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男子的流行服饰

 忘忧草草图书馆 2012-07-23


隋唐时男子的服装,大体上是由幞头和圆领袍衫组成。此外,男子也穿
半臂,戴各种胡帽。一般平民则穿褐衣。这一时期的男子服装大致分四个阶
段:隋代初期仍以北朝时流行的“袴褶”为主,后期大多穿衣袖窄小的圆领
袍服,头裹平头小样巾。初唐和盛唐时期流行圆领窄袖、缺胯、加襕等样式
的袍衫,头戴幞头。中晚唐时期,服装发生变化,最显著的是衣袖加宽,幞
头巾式由分半而合一,且内衬“巾子”(即帽胎),两脚由软脚变为硬脚。
五代时期,官宦多着大袖宽衣,头戴高式纱巾;庶民仍流行缺胯袍衫;幞头
形成前低后高的“两折”样式,两脚已左右平直。
幞头隋唐五代时期男子一般都戴幞头,是唐代的特色,所以也称“唐巾”。
幞头起于北周武帝时,是用三尺皂纱绢布将头发包起,戴有四条带(四脚),
两脚系于颌下,两脚系脑后下,或将脑后两脚,反系头顶,故称“折上巾”。
这种巾上自帝王文武官员,下至庶民百姓都戴。
隋朝幞头较为简便,形象上比较矮平。从隋末开始,在幞头里面另加一
个“巾子”扣在发髻上。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假发髻,以便能使幞头裹出一个
固定的形状。
唐朝的幞头,在各个时期也有不同形式的变化。据《旧唐书·舆服志》
记载:“武德以来,始有巾子,文官名流,上平头小样者。则天朝,贵臣内
赐高头巾子,呼为武家诸王样。中宗景龙四年三月,因内宴赐宰臣已下内样
巾子。开元以来,文官士伍多以紫皂官絁为头巾、平头巾子,相效为雅制。
玄宗开元十九年十月,赐供奉官及诸司长官罗头巾及官样巾子,迄今服之
也。”
结合陶俑、壁画和其他资料来看,初唐流行“平头小样”,即顶上巾子
比较低平的幞头。此后巾子渐渐加高,至武则天时,出现“武家诸王样”,
形式是巾子高而前倾,中部略为凹进,分成两瓣,呈■型。中唐以后,巾子
更加增高,左右分瓣,几乎变成两个圆球,如■型,并有明显前倾,这称作
“内样巾子”,又叫“英王踣样”,流行于唐中宗景龙四年至玄宗开元初年。
后至开元年间,幞头样式更高,小头尖圆,不甚前倾,称作“开元内样”。
总的来说,隋至盛唐的幞头多用柔软的绢罗制成,两脚也自然下垂,所以人
们称这时期的幞头为“软脚幞头”。
中晚唐至五代时期,幞头的形制又有了变化。中唐时,巾子已从前俯变
为直立;晚唐变为微微后仰,巾顶分瓣也不十分明显,两脚渐为平直或上翘,
被称之为“朝天幞头”或“朝天巾”。五代,则已发展为两脚平伸的硬脚,
叫做“硬脚幞头”。《十国春秋拾遗备考补·附录》云:“五代帝王,多裹
朝天幞头,二脚上翘。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或翘上反折于下,或如团
扇蕉叶之状,合抱于前。??至刘汉祖始为并州衙校,裹幞头脚,左右长尺
余,横置之,不复上翘,至宋不改其制。”这时的幞头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巾
帕的范围,而变成了固定的帽子。
袍衫隋唐五代时期男子服装的主要形式,是圆领袍衫。传统的褒衣大酺、
长裙丝履,只有重大的礼仪活动中才偶而用之。袍衫成为不分官绅士庶,尊
卑贵贱,都穿着的服装。
袍衫的基本形制,是圆领、窄袖;领、袖及襟已没有缘边,衣长至足面。
大体上可分为襕袍、襕衫、缺胯袍、缺胯衫四种。襕袍和襕衫是一种上衣下

裳相连属的服装形式。唐太宗时,“太尉长孙无忌又议:服袍者下加襕”,
“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襕、袖、褾(袖
端)、襈(裾边),为士人上服。”①襕,指的就是上衣下裳相连的服装形式。
襕袍、襕衫作为人们普遍穿着的服装,统治者专门规定了不同的颜色,用来
区别等级。《隋书·礼仪志》载:“大业六年(610 年)诏:胥吏以青,庶
人以白,屠商以皂。”帝王多服黄袍,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唐太宗贞观
四年(630 年)规定“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下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
品、九品服以青,带以鍮石,归人从夫色。”据此可知,官宦的襕袍衫的颜
色有黄、黑、绛、绯、紫、绿、青等,根据其品级的高低而不同。一般庶民
则一律著白。
缺胯袍与缺胯衫所谓“缺胯”,指在袍衫两胯下开“衩儿”的形制,以
利于行动。因此,这种袍衫被作为一般庶民或卑仆贱役等低级阶层人的服装。
《旧唐书·舆服志》载:“开胯者,名缺胯衫,庶人服之。”又由于甚利军
旅、骑射,所以,这种袍衫又为军士所服用。关于缺胯袍的颜色,最初“黄
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色”。后至高宗总章元年(668 年)下令“始一切不许
着黄,盖以白为庶人服也”。至于缺胯袍衫的形制,可以从敦煌壁画、唐墓
壁画及出土彩俑中得到印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