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徵、马周死后的差别待遇

 文山书院 2012-07-23
魏徵、马周死后的差别待遇

    魏徵、马周死后的差别待遇

    魏徵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是君臣关系的典范。但是魏徵死后与和他齐名的谏臣马周死后的待遇却截然不同。

    贞观十六年,在魏徵去世后没几天,李世民就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亲自砸掉了魏徵的墓碑,还不顾皇家的脸面把已经答应许配给魏徵长子的衡山公主给要了回来。不过,从另一个人的事来看,倒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魏徵死后六年,也就是贞观二十二年,中书令(相当于宰相)马周去世。这马周也是一位很有传奇色彩的贞观名臣。

    马周在任监察御史时,也给李世民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在魏徵之下。马周去世后,李世民为他举行了国葬,还把他的遗体陪葬在自己的昭陵,极尽殊荣。这跟魏徵死后被砸墓碑相比,真是有着天壤之别!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李世民给予这两位齐名的谏臣天壤之别的待遇呢?看看两个人在临死前的所作所为吧!

    魏徵在临死前将这些年来给李世民提过的意见整理了一遍,郑重地交给史官褚遂良,条理清晰、内容翔实,如某年某月某日,魏徵提了某条意见,李世民不愿意,被魏徵强制采纳;又如某年某月某日,李世民想出去放松放松,被魏徵声色俱厉地批评了一顿方才醒悟,不再玩物丧志。

    而马周在临死前,让家人把他十几年来给皇帝的奏折都翻出来,亲自将奏折一把火通通烧光。家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春秋时的管仲、晏婴经常数落国君的过错,显得自己很伟大,还让史官都记录下来,让自己千古留名。这样的事我不做。”

    看到这儿,我们就该明白了,李世民为什么会爱马周而恨魏徵了吧。

    (摘自《读者·原创版》 马少华/文) 
民国时期的“逃回北上广”

    几年前有个口号,叫作“逃离北上广”,意思是北京、上海、广州这几个一线城市房价太高,无力买房的年轻人应该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工作。然而众所周知,二三线城市房价虽低,薪水更低,跟大城市比起来,小城市官僚作风严重,吸纳人才的能力低下,连小孩都找不到靠谱的幼儿园。所以现在又有个口号,叫作“逃回北上广”。

    其实,这种现象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鲁迅有个老乡叫刘大白,是著名诗人,在复旦大学教书。北洋时期,复旦的老师买不到便宜的福利房,也没有像样的教职工宿舍,刘大白只好跟同事去校外拼租一个小单间,每月房租12块大洋。

    刘大白觉得上海房租高,恰好他的朋友蒋梦麟请他到浙江大学任教,于是他提交辞呈,离开上海去了杭州。杭州房租也不算低,可是跟上海比,实在便宜到家了,物价又低,风景又好,刘大白隔几天游一次西湖,然后去楼外楼上喝场小酒,小日子很痛快。

    可是时间长了,刘大白开始感觉到住在杭州的种种不便:此地谈得来的朋友不多,闷得慌了,只有跟上海的哥们儿写信;上档次的卖场也少,想买一款新式的羊毛衫,还得请上海的朋友代买;医疗条件也差,刘大白生了痔疮,需要手术,可是杭州城里的医院竟然没有一家能做的,于是他又返回了上海。

    1929年,经朋友介绍,女作家丁玲和她的男友胡也频离开上海去了济南,在山东省立高中教学为生,哪知还不到一年,俩人又逃回了上海——山东的言论自由度太低,写篇政治评论就可能遭到逮捕,想来想去,还是上海比较安全。

    整个民国时期,农村破产,小城动乱,故都北平死气沉沉,优秀资源全部集中到了有限的几个大城市,所以宁愿蜗居也要留在大城市的群体,不光是文化人,还有农民工。

    抗战前后,上海、天津、汉口、南京这四大都市,都生活着几十万以上的农民工,他们或进厂做工,或在工地建房,或拉黄包车为生。他们收入很低,租不起房,更买不起房,就在背街小巷或者垃圾场上搭起窝棚。窝棚狭窄、昏暗、滋生着蚊虫和苍蝇,讲居住舒适度,远不如他们在农村自建的瓦房。然而农民们还是宁可住窝棚也不回乡村,因为大城市毕竟还有一口饭吃,强过留在农村忍受兵火,忍受军阀摊派的苛捐杂税。而这些情况都是资源分布严重失衡造成的恶果。

    (摘自《旧闻新知》第7期 李开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