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夹心饼干,一种食物,两片饼干中间有一层夹心,营养应该比不夹心的饼干更丰富。由于夹心的特殊位置,成了一种人生处境的象征。人生中夹心饼干的处境到处都有。有个电视剧叫《双面胶》,意思和夹心饼干也差不多,说的是男人处在老婆和老妈中间两头受气。男人两头受气,是因为没有站稳立场。《圣经》上说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把夫妻关系放在前头,有先有后,这就比较好办。儒家以孝为大,传统的中国男人,除了焦仲卿和陆游这样的之外,也不纠结。可是如今老妈要你尽孝,老婆要你尽忠,那真是忠孝不能两全了,不受气才怪。 职场当然和家不同。不过既然读《红楼梦》也能读出管理学来,其实家事国事大事小事的事理也相通。所以不管夹心饼干的饼干有多少型号大小,夹心有多少口味花色,这个夹心的位置是不变的,就是夹在两层中间,要受夹板气。 做夹心的不会是系统中的主角。在任何系统里面做到可以给别人制定规则的时候,只有他让别人受夹板气。做夹心的多半也不是系统最底层的小角色,小到一定程度,顶头上司让做什么做什么,也说不上夹心。能有幸做夹心的一定是有了一点空间,有了一点自主权,但又不太够,于是上下左右,总有被夹到的时候。所以如果你在职场中有幸做了夹心,首先恭喜你有了这个资格。 做中层的对这一点应该体会最为深刻。领导的指示一定要执行,但领导未必那么了解下面的情况。下属当然是要管理的,但当个好上司也得适当体恤下属,还得给手下争取资源。这上下之间的弯弯绕可就多了,弄不好,上司觉得你不尽责,下属又骂你太苛刻,反正你是坏人。 上下级之间的夹心还是工作中的正常情况。还有的夹心就更微妙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办公室的地方就有办公室政治。这办公室中屁股该坐在什么位置上,这可就是大学问了。尤其是在意见有分歧的时候,也许表面上是技术方法之争,但背后也许有更复杂的情由,你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一个不小心,好比开高速下错出口,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又百年身。 有的夹心是平行关系中的。这在需要较多合作、协调的工作中尤其常见。也许是和外单位、外部门的协作,你夹在两个系统之间,两边都有需要遵循的规则,都有需要保证的权利。这时你想让一件事情最终可以做成,就必须两边沟通,承担两边的压力甚至误解。 2 怎么能不做夹心呢? 这方面,思维简单的人是有福的。甲乙之间,如果你坚定地跟着甲,那么无论如何,最多只有乙对你不满,即使受气也不是夹板气。人都需要归属感,如果你能选择自己的归属,不在不同的选择之间做自己的思考和判断,那么就好办了。这是一条永远不做夹心饼干的光明大道,唯一有一点小缺憾,就是你肩膀上的那个头长得有点浪费。 只跟一头也是有风险的,万一跟的那一方最终证明是错的呢?所以“聪明人”就会看清形势,哪边声势大、力量强跟哪边,这样会大大减少两头受气的几率。但也有一点缺憾,就是太聪明了之后会被人说是机会主义,墙头草。 还有一种人是希望两头不得罪,这确实是一条康庄大道。但这功夫也不那么容易修炼,如果你没有把握好分寸,那个处境人民群众早就总结出来了,所谓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3. 通常做夹心饼干的人,不仅是因为工作中的位置,也有个性的原因。即便同样处在夹心的位置,但并不上每个人都觉得在受夹板气。所以通常是自己在心里面先夹心了,之后外在的压力才夹过来。这类人通常是希望希望能够尽可能让两方都满意,为了这样只好自己多做让步,结果把自己搭进去了。 在电影《Music and Lyrics》(中译《K歌情人》)中,休.格兰特扮演的过气歌星在面临自己的客户,一个当红小天后要给他和女友精心创作的抒情歌曲加上一段闹哄哄的印度艳舞时违心地大唱赞歌,结果把德鲁.巴里摩尔扮演女友气跑了。而女友后来写的歌词有这样一句: I need inspiration, not just another negotiation——我需要灵感,而不是又一次妥协。这句歌词真是精彩。看这部电影时我在工作中正苦于做夹心饼干的状态,这句歌词一下子让我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于是铭记在心。 喜欢妥协的人面对张力时通常觉得自己退一步就好了,殊不知退一步就是缩小了一步自己本该拥有的空间,再退一步再缩小一点,直到把自己逼到墙角无路可退。这样的人是做夹心饼干最好的材料。无论人处在怎样的职位,总有在自己这个位置上要坚持的,那么学会在就事论事的态度下说不就是你的职责所系。坚持过一次,下一次别人可能就不来试探了,也就为自己争取来了一分空间。 当然,要坚持也不那么容易。有时候,外界的说法会让你动摇,让你觉得自己做的是错的,所有的工作中也都有那么一些模糊地带的、不能清晰判断的东西。有夹心饼干性格的人通常不太相信自己的判断,更乐于让别人满意,害怕人际之间的张力。其实做夹心饼干还不是最糟的,最糟的是没有自己。 4.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夹心饼干的夹心是这种食物中最好吃的一部分。做夹心的资源是能够看到并理解双方的处境。在夹心位置做得如鱼得水的人,通常都既有原则又灵活,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心态上说,也许他/她面对的另外两方都很强大,但他并不轻看自己的影响力,尽可能在沟通中让对方理解以至接受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内心和头脑都真正强大的人,这样的人即使处在最不利、最卑微的位置,也能给自己开创一片天地。 怎么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呢? 在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女士的名著《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中谈到了家庭中的三角关系。她说:“三角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家庭的运作有很大部分依赖于如何处理三角关系。” 她还说,“人类参与的所有游戏都涉及到三角关系。当两个人谈话的时候,第三个人可能会打断他们或者试图去吸引他们的主义。如果这两个人对某件事情产生分歧,其中一个人可能会邀请第三方成为他的支持者,这个关系就会发生变化……” 原来如此。 原来我们总也绕不出的主题还是家庭,那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我们都或多或少带着从小在家庭中写就的剧本,在职场的布景下重新排练。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把这个剧本改编得更好一些,即使是个穿越剧,也能更合乎现在的现实和价值标准。如果一次一次在夹心状态中的历练能够让我们能更明白事理也更明白自己,那么这些夹心之苦也就没有白受,回首时,都是学习和成长的必经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