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里●红堡

 一宛鹄 2012-07-24

 

一宛鹄编辑 2012-7-24

德里●红堡---2012寒假印度北部自由行(2)  

2012-02-07

       在火车站前遛达时,遇一独自游的香港女孩,三人就伴,100卢比乘TUTU去红堡。
   
旅途中,即便是一个人,也基本不会缺少旅伴-----总会拣人或被拣。
    合伙乘车、吃饭,是省钱的方式之一------如果能遇到合得来的游伴。

    一路没见红绿灯或交通警,密密麻麻的行人、各种车,争先恐后地向前冲,几次感觉会出事故,却被车夫“化险为夷”了。

   由衷赞叹其车技----“very good”。

   TUTU在拥挤不堪的人与车中、在我们的大呼小叫中,左冲右突、跌跌撞撞地奔向红堡。

   如此混乱的交通,让人想起曾经的中国----我们现在的交通秩序,的确好多了。

德里●红堡---2012寒假印度北部自由行(2) - 风铃 - gjh2090 的博客
 
德里●红堡---2012寒假印度北部自由行(2) - 风铃 - gjh2090 的博客
 红堡附近是人、车禁行区,一下子人少车少,安静很多。

 高大的绿树、开阔的草坪、各种鸟鸣、松鼠跳,清静自然,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就是印度------总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瞬间给人迥异的感觉----恍如隔世。

 从外部看红堡,很容易想起北京的紫禁城。

“高墙、护城河、吊桥、瞭望楼。。。。。为防御进攻,各国君王的idea都是一样的,大格局相同,只是内部不同。”----“高谈阔论”。

 护城河里长满了草。


德里●红堡---2012寒假印度北部自由行(2) - 风铃 - gjh2090 的博客
不仅外国人,红堡也是印度游客来德里的游览之地。
外国人门票250卢比,印度人男性15卢比,女性5卢比-----印度政府很照顾本国人民,且男女有别。

德里●红堡---2012寒假印度北部自由行(2) - 风铃 - gjh2090 的博客
 红堡中遇“小毛头”,皱着眉头让我们拍照,呵呵,乖宝贝。

德里●红堡---2012寒假印度北部自由行(2) - 风铃 - gjh2090 的博客
正殿----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吧。
 如此开阔的草地,故宫里好像没有啊。

德里●红堡---2012寒假印度北部自由行(2) - 风铃 - gjh2090 的博客
 正殿这样的结构----据说是莫卧尔王朝的建筑特点。
君王坐在中间白色的大理石宝座上,俯听群臣汇报工作及民众意见,处理朝政。
三面无墙,真够开放、大胆。
“不怕被行刺?”----杞人忧天。

德里●红堡---2012寒假印度北部自由行(2) - 风铃 - gjh2090 的博客
正殿后面,是君王的私人区域。
右侧是寝宫,左侧是客厅,皆为大理石建成,有开阔的草坪。

德里●红堡---2012寒假印度北部自由行(2) - 风铃 - gjh2090 的博客
 
德里●红堡---2012寒假印度北部自由行(2) - 风铃 - gjh2090 的博客
 屋顶的雕刻-----岁月侵蚀,依然优美!
局部,还残留着曾经装饰的黄金。


德里●红堡---2012寒假印度北部自由行(2) - 风铃 - gjh2090 的博客
 这个三面无墙、一面漏窗的大理石宫殿,是君王的私家客厅,在这里会见重要客人,观看演出。
前面的草坪,就是演出舞台,现在放着数排椅子。
坐在椅子上,闭眼想象君王看戏时的感受。
虽然感觉不错,但还是有疑问:“没墙,不冷吗?”------四面都是“穿堂风”。
德里的气侯,类似广州。

德里●红堡---2012寒假印度北部自由行(2) - 风铃 - gjh2090 的博客
 红堡后花园的“亭子”-----找了半天,才知道这就是亭子。
我们一直在寻找翘屋檐的“八角”或“六角”亭-------太不一样了吧?
后花园有几个类似的亭子,对称分布。
据说在雨季时,雨水会注满亭子之间相互连接的“水道”,在日月辉映下,很好看。
君王们也在这里求神祈雨。
 
德里●红堡---2012寒假印度北部自由行(2) - 风铃 - gjh2090 的博客
 后花园一角-----宽敞!
后花园旁,有君王的私人清真寺、洗浴室等,不开放。

德里●红堡---2012寒假印度北部自由行(2) - 风铃 - gjh2090 的博客
 红堡大门之一。
进去后的长廊就是“bazaar”----集市,君王们为自己人消遣而设立。
但据说老百姓也能来,还有一些青年男女在集市上“一见钟情”的故事。
-----“就是颐和园的苏州街。”
-----“但苏州街不对老百姓开放。”
现在,这里是出售各种旅游纪念品的摊位-------要价高,有“宰客”嫌疑,没兴趣。
 
德里●红堡---2012寒假印度北部自由行(2) - 风铃 - gjh2090 的博客
 红堡有“搜身”安检,进入很慢,门口总是排着长队------印度人自觉排队的意识不错。

慢慢行、慢慢看,三个多小时游完红堡,出来时仍见排队的游人。
我们明显不同的面孔,引起众人侧目。

在众人的微笑注目下,挺胸抬头、步履轻盈地走出红堡------感觉好极了------我是“美女”,我怕谁?

差异化,尤其是明显的差异化,总是最先吸引眼球------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之一------大师们都善于从小处着眼,发现真理。


出了红堡,和香港女孩分手,直奔火车票预售处。

窗口似乎换了人,不像上午那么热情。
“才16:45,17:30 再来确认。”-----听完这话,心里七上八下。
“是上午那个人吗?怎么态度变了?”
“记不清楚啊,都是大胡子。”使劲回忆。
。。。。。。
度时如年地等到17:15,又走近窗口。

大胡子看看电脑,拿过我们的预订单,微笑着写下二个卧铺号。

“天呐,总算确认了。”和A跳着脚拥抱在一起,欢呼,挥着双手向窗口里的人喊:“thank you very much。”
----恨不能隔着玻璃去拥抱他们。

窗口内的人被我们的情绪感染,大笑。
在我们准备离开时,又招手。
其实,我们还有一段行程的火车票没有确认-----他看到了。
留下我们的电话和订单号,他答应帮忙“盯着”。

“印度大叔真好!”一路夸奖。

在大门口,有二个热心人迎上来,看我们的票,又招呼三轮车带我们去某个地方拿“旅行配额”,说外国人车票会便宜。
吸取上午的教训,笑眯眯地“thank you”了,没上当。
-----那些所谓的小便宜,往往是陷阱上的装饰物。

 回旅馆收拾行李。
20:40,将登上传说中的印度火车。

遗憾:没有看到德里作为现代大都市的另一面。
          看到的,都是破旧的建筑、脏乱差且狭窄的街道。
          倒是三百多年前的红堡,给人的感觉不一般------干净、大气、漂亮,并不“旧”!
          红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不错。


附录:

   德里红堡-----来自百度

   简称:红堡,Red Fort Lal Qil'ahLal Qila

   位于印度新德里,莫卧儿帝国时期的皇宫,自沙贾汗皇帝时代开始,莫卧儿首都自阿格拉迁址于此。红堡属于典型的莫卧尔风格的伊斯兰建筑,位于德里东部老城区,紧邻亚穆纳河,因整个建筑主体呈红褐色而得名红堡。

  红堡有护城河环绕,东北角为建于1546年萨林加尔古堡(Salimgarh),四面环以厚重的围墙。围墙为石质,总长度约2500米,高度临亚穆纳河一侧稍低,临德里主城区偏高,从16米至33米不等。

  德里红堡位于亚穆纳河西岸,是由蒙兀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Shah Jahan)所建,为象徵蒙兀儿帝国强大势力一个指标性建筑,自1639开始建造,耗费了近10年的时间才完成。

  Lai Qila的意思即为红色城堡,整座城堡都是用红色砂岩所建,周围城墙高耸,气势非凡,在设计时同时兼顾到美学及战略因素。可从德里门或拉合尔门进堡,拉合尔门面朝曾为蒙兀尔王朝国都的拉合尔(现位于巴基斯坦国境)
    城堡内的建筑包括明珠清真寺、公众厅与私人厅以及专供皇帝使用的冉玛哈勒宫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