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洞宾留下的陆稿荐

 苏迷 2012-07-25
吕洞宾留下的陆稿荐
 

 

   苏州人吃卤菜也算是有传统的。年轻一点的,满大街的一品香大家也很习惯。但是,上了年纪的,大多认准陆稿荐。

    陆稿荐最老的老板确实姓陆,但是陆稿荐不是人名。某地有个说法,什么陆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陆稿,一个叫陆荐。这种说法颇为可笑,因为稿荐二字是吴地土语,意思就是草席。虽说乡下人喜欢叫个贱名字图个好养活,但是总也不能给儿子正儿八经取名叫草席吧。别说古代那么严肃的社会,就是现在办二代证也未必通过的说。

    儿子不叫草席,但是店名确确实实叫草席,这有传说。其实大凡有点年纪的老店都有传说,要么和皇帝老子沾点边,要么和神仙妖怪有点关系,再不济也得是个著名人物。这个其实和现在有些店里喜欢张贴名人合影是一个道理,无非就是一种营销手段。和陆稿荐沾上关系的,就是吕洞宾。

    纯阳真人和苏州关系匪浅。这几天不正在轧神仙么,就是这位老兄弄出来的。陆稿荐的发迹,据说就在康熙某年的一个轧神仙的日子。说是那一天,陆家熟食店(那时还没有店号呢)门口来了个乞丐,背着一堆破草席,拿着两只碗。好心的陆老板给乞丐吃了点东西,考虑到天色已晚,就安排乞丐在自家的灶头边睡一觉。第二天伙计们上班,发现乞丐不见了,破草席还在。于是,伙计们也不客气,就把草席塞进炉灶,当成引火给烧了。但是这一烧不要紧,突然间,灶头上煮着的熟食散发出了迷人的香气,远近几里都闻到了,很多人闻香上门,争相购买。从此,陆家熟食店就成了陆稿荐,苏州城里也多了一家百年老字号。

    唉,你说了半天,吕洞宾呢?哎呀,人家乞丐拿着两只碗,两口叠在一起,不就是个吕字么!

    陆稿荐并不只是苏州有。无锡、嘉兴都有陆稿荐的牌子,这些都是后来开出去的。苏州的陆稿荐后来曾经挂过一块牌子,叫做大房陆稿荐,你就可以知道当年一定是分家,所以一家老字号遍地分家。苏州这边的陆稿荐擅长的是卤鸭酱肉,这点和无锡的不同。无锡那家是出名做肉骨头的。曾有好事者打听过,据说就是分家的时候人家带着做肉骨头的配方走了,所以苏州陆稿荐就没人会做这个了。但是卤鸭酱肉之流,绝对是苏州正宗。因为这些配方是大房收着呢。

    小贴士

    陆稿荐熟食店位于观前街东口,很大的招牌,非常好找。某个美食网的点评是这样说的:酱肉色泽“诱人”,“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是“无肉不欢”之人的“最爱”。酱鸭“色香味俱全”,分量也“足”。价格“比较辣手”,但排队的人“永远那么多”。如果是购物带回家,基本上一只酱鸭几块酱汁肉足矣,价钱100元,可以吃得很满足啦!

    城里面还有其他陆稿荐的分号,印象中西中市一带有一家,供应酱鸭面。那里堂吃的,味道绝对正宗,有时间千万不要错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