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澜教授及其“新基础教育实验”简介

 梦中家园 2012-07-25

叶澜教授及其“新基础教育实验”简介

主讲课题: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的课堂教学改革

叶澜: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所所长、上海新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名誉校长。

“ 新基础教育实验” 研究是叶澜教授主持的一个全国“ 九五” 规划重点课题,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的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   

“新基础教育”宗旨: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二是改革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行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七条: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