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唐·五代十国岑氏

 好著 2012-07-25
 
 隋·唐·五代十国岑氏(唐之二)

岑文本为岑善方之孙、岑之象之子,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岑氏”其实可谓“岑之象世系”。“宰相世系表”若以一格表示“一代”,所列八代人物如下:


一代:岑文叔(文本兄)、岑文本(相太宗)、岑文昭(文本弟。校书郎)。


二代:岑长倩(相武后)、岑曼倩(雍州长史)、景倩(麟台少监、卫州刺史、昭文館学士)。


三代:


岑献(国子司业)。


岑仲翔(陕州刺史)。


岑仲休(商州刺史)。


岑羲(相中宗)。


岑植(仙、晋二州刺史)。


岑棣(沛县令)。


岑□【左木右音】(安喜令)。


岑椅(监察御史)。


岑灵源(不详)。


岑广成(不详)。


四代:


岑敷(不详)。


岑贲(字明敭。右骁军仓曹参军)据《宋史·艺文志》,岑贲撰有农书《月壁》一卷。


岑尹(著作郎)。


岑灵(叶县丞)。


岑渭(澄城丞)。


岑况(湖州别驾)。


岑参(库部郎中嘉州都督)。


岑秉(太子赞善大夫)。


岑垂(長葛令)。


岑史(眉州刺史)。


岑冬卿(邠州长史)。


岑终(吉州刺史)。


五世:


岑定(淮南节度判官)。


岑弘(太子通事舍人)。


岑通(太常寺太祝)。


岑至(秘书省校书郎)。


岑靖(復州刺史)。


岑赞(司门郎中、衡州刺史)。与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益有交往,见李益《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诗,其时约在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


岑质(殿中侍御史)。


岑则(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岑稽(凤翔戶曹参军)。


岑颖(旻城县)。


六世:


岑融(忠州录事参军)。


岑玢(晋州别驾)。


七世:(厥)。


八世:岑卓儿(岑参裔孙)。


――――――――――――――――――――――――――――――――――按:笔者认为,岑羲小传中说兄献为国子司业,仲翔陕州刺史,仲休商州刺史而不及岑植,《大唐朝散大夫行润州句容县令君德政碑》说君之兄羲而不及岑献、岑仲翔、岑仲休,存此疑点难以断言他们同为景倩之子而当为曼倩之子。岑植为景倩之子,从取名的边傍部首推想,岑棣、岑□(左木右音)、岑椅亦可能出于景倩。据此可能性,笔者认为岑羲的兄弟行有:


1、同父兄弟:岑献、岑仲翔、岑仲休。


2、从兄弟:岑植、岑棣、岑□(左木右音)、岑椅。


3、从兄弟:岑灵源、岑广成,岑长倩子五人,宰相世系表见二人,三人或年幼无职官不载或佚名。


岑羲的侄辈据宰相世系表列有十二位:岑敷、岑贲、岑尹、岑灵、岑渭、岑况、岑参、岑秉、岑垂、岑史、岑冬卿、岑终;其中岑渭、岑况、岑参、岑秉为岑植之子,岑羲被诛时岑参尚未出生。


岑参约生于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前后有诗《送二十二兄北游寻罗中》:


“斗柄欲东指,吾兄方北游。无媒谒明主,失计干诸侯。


夜雪入穿履,朝霜凝敝裘。遥知客舍饮,醉里闻春鸠。”


笔者认为,由此诗可窥其族親众多,岑参族兄弟不知凡几,其中不乏身处窘境、行走江湖投親谋食者。


《玄怪录》有一则神话说“少好学有文,老大尤精武略”的“汝南岑顺”,碰巧于宝应元年间“旅於陕州”。“贫无居所”的岑顺只好借居舅氏吕家废圮山宅,碰巧宅下又是座古墓,于是夜梦某天那国作战而识阵法,于是遂平其地,多得宝贝多得宝贝后的岑顺去向不明,碰巧后来广西思恩府安定土司地有砦油山“历传此山为昔蛮王岑顺屯驻之地,殁而为神”的神话传说,碰巧当地又有嘹歌《蛮王岑顺》传唱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