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SWOT对甘永超创立的“三重波粒二象性理论”进行剖析

 Gorgan 2012-07-25

SWOT原本是用来分析一个企业的内外状况的工具,今天借鉴过来用以对甘永超科研成果现状做一个全面的剖析:

①该理论的强势(Strong):理论本身构成一个自洽的、系统的、全新的理论体系,有严谨的逻辑性,据此推导出的三个离经叛道、不可思议的推论,居然有两个半已经得到验证,经过二十多年凝炼,该理论的主体内容包括G矩阵与G变换已经写进了大学自然科学教科书中,其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②该理论的劣势(Weakness):由于是新开辟的领域,肯定有那么一点曲高和寡,缺乏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科研工作开展起来困难较大,特别是最后的半个推论——完成一个已经设计好的判决性实验(尽管中国科协旗下的杂志《科学中国人》大声疾呼——《甘永超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可还是遥遥无期);

③该理论的机会(Opportunity):国家在科研创新上继续加大投入,该理论的发展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关注,而且,在国际国内已经有一定的影响:首都多家媒体甚至中国顶级媒体(中国新闻社)已开始宣传中国科技官方网站——国家科技果网上也在大力宣传,再加上该理论已经写入教科书中,由于教科书的广泛使用,该理论必将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④该理论的威胁(Threat):作为一个挑战传统的新理论,必然受到传统势力的惯性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扰——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据此得出几条建议:

①多渠道推广,包括诸多的网络、杂志、群体甚至可以尝试游说高层领导等,不能一条路走到底,要推广多样化、全面化;

②尽管国际国内已经有一定影响,但还是应该把重点转移到国外,中国的有些科技成果(特别是理论成果),往往是先在国外走红,而后才会再次在国内遍地开花(有一位杨姓学者曾经说:如果“三重波粒二象性理论”最先在国外验证,那当然是甘永超个人的幸运,但却是中华民族的不幸,因为,这些理论在中国已经转悠了二十多年);

③瞄准目标群体,由于该理论是一个比较高端的、专业性比较强的成果,常人可能一时无法理解其精髓,所以,推广的目标应该定位于专业人士;

④通过教科书和科普型作品进行推广,以简单、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进行科普教育,说不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我们放眼世界,用宏观、历史的眼光来看,甘永超所创立的“三重波粒二象性理论”一定会名垂青史。因为,与其可比的参照物多是这样:

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结构单元是一个亘古不变、极具魅力的话题。自从人类有了思维,人们就开始不停地求索。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Thales,约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7年,米利都派创始人)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40年~公元前480年,爱非斯派创始人)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公元前460年~公元前370则宣称:世界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颗粒(原子)和虚空所组成。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分子论由罗蒙诺索夫Lomonosov17111765提出,现代科学上占统治地位的则是夸克理论。而按照中国学者甘永超所揭示的“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太极粒子波”则是构成我们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单元……

即使从比较小的角度来看,“第三种波粒二象性”的揭示也是一件了不起的工作。因为,“第一种波粒二象性”的揭示与验证就颁发了二次诺贝尔物理学奖(1921年颁发给爱因斯坦、1923年颁发给密立根),“第二种波粒二象性”的揭示与验证也颁发了二次诺贝尔物理学奖(1929年颁发给德布罗意、1937年颁发给戴维逊和汤姆逊)。那么,“第三种波粒二象性”的揭示与验证呢?就不应该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奖吗?

即使“第三种波粒二象性”的揭示与验证不能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么,把“第三种波粒二象性”与爱因斯坦揭示的“第一种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揭示的“第二种波粒二象性”统一起来,成为基本的微观客体都具有的“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难道还不应该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奖吗?

 

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 

最基本的物质单元——太极粒子波 

几篇重要参考文献:十篇原始文献及相关媒体报道链接http://blog./?uid-1126-action-viewspace-itemid-623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