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只知道杨振宁成年之后很牛,可你知道杨振宁小时候有多厉害吗

 昵称40077028 2019-12-12

杨振宁有多牛呢?我们看图说话。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杨振宁只有35岁,是诺奖获得者年轻科学家之一。李政道获奖时31岁,历史上最年轻的自然科学诺奖获将者是奥大利亚的劳伦斯·布拉格,获奖时年仅25岁。

1957年杨振宁(左起第一人)获诺奖现场

杨振宁所得的诺贝尔奖章及证书

杨振宁与米尔斯全作研究的成果:杨—米尔斯规范场,是杨振宁先生的另一个伟大成就,它获得了北美发起奖额最大的鲍尔奖。颁奖词这样称颂这一研究成果:这项工作足以和牛顿、麦克斯韦以及爱因斯坦的工作相提并论!

杨振宁与米尔斯在石溪分校合影

杨振宁与马克斯特合作研究的成果:杨—巴克斯特方程。这项成就是统计物理学中重要的发现,它获得了昂萨格奖,这个奖项是仅次于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与巴克斯特石溪分校合影

杨振宁先生一生获奖无数,这些奖都是自然科学界重量级奖项,许多科学家穷尽一生心血获得其中一枚奖章就足以在科学史上书写自己的大名了。

对杨振宁老先生获奖感兴趣可以看一下奖项,然后百度一下,看一看这一奖项到底有多么重的份量。

由于杨振宁在科学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他也常常成为各大学、各国政要的座上宾:

1971年8月4日,杨振宁首次返华,也是华裔科学家第一次访问新中国。受他的影响,林家翘、任之恭、何柄棣等一大批学者于此后访华,从而促进了中美学术交流。

1973年7月17日,杨振宁第四次访问新中国,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

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邓小平访美,当时担任全美华人会长的杨振宁欢迎邓小平先生。

1986年,美国总统里根给杨振宁颁发“美国国家科学奖”。

1986年杨振宁受聘于香港中文学,担任“博文讲座教授”,接受香港中文大学李国章校长聘书。

1998年,杨振宁担任清华大学教授,从事教学和科研,和杨振宁先生合影的这张照片里有九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1999年5月,石溪分校为杨振宁举行了盛大退休仪式,校长肯妮在仪式上宣布,该校理论物理研究所自此更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这张照片里许多科学家不远万里从世界各地赶来,就是为了和杨振宁合影。

杨振宁取得如此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的确是我们国宝级科学家,如果我们再看一看他的童年,也许对于我们培养子女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杨振宁和母亲罗孟华

杨振宁4岁时,母亲罗孟华就开始教他识字,花了一年多时间,一共教了杨振宁3000汉字。杨振宁进小学之前,又被送进私塾接受教育,《三字经》、《千家诗》、《龙文鞭影》等启蒙读物,杨振宁是熟读成诵。

杨振宁父亲杨武之

杨振宁父亲杨武之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回国之后,把杨振宁带在身边亲自教育,他虽然知道儿子杨振宁数学上有天赋,但是却没有只突出数学,而忽略国学,一年暑假他请了历史系的同学教杨振宁《孟子》,杨振宁是可以把《孟子》全书背诵的。

杨武之先生对杨振宁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除了国学,还有绘画和书法,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更是鼓励杨振宁学习兴趣,对于杨振宁的教育也是极尽耐心。

杨振宁从父亲杨武之书架上拿外文版的《数论》、《有限群论》等数学书,因为外文基础不够,因此不能看懂细节,杨武之总是耐心地说:“慢慢来,不要急!”

杨武之还鼓励杨振宁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杨振宁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中学生》。杨振宁说,当时有一些物理学家写了一些科谱书国内有人翻译成中文,他从图书馆借来,这些书给了他很大帮助。

他说:“我对其中所描述的科学上的新发展,许多奇妙的几乎是不可信的知识,产生了向往的感觉,这对于我以后学物理,不是没有帮助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