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振宁:我和母亲有一种生命的默契

 秀水拖蓝 2011-09-25
杨振宁:我和母亲有一种生命的默契
【人物档案】
   
    杨振宁,安徽省合肥人。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则于70年代发展成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此外并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在中国,杨振宁的名字从知识阶层,到平民百姓,可谓家喻户晓。一位从事自然科学的学者具有这样广泛的知名度,不仅因为他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另一位是同为美籍华裔学者的李政道教授),还因为他是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后第一个回国访问的卓有成就的美籍华裔学者。
    2003年12月,杨振宁先生打点行装,拍落旅美60年的风尘,定居在装满他童年美好回忆和寄托着无限希望的清华园,并把自己居住的小院命名为“归根居”。回到阔别的清华园,杨振宁思绪澎湃,挥笔写下了《归根》一诗: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千古三旋律,循循谈笑中;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
    2008年,他完成了他最新的作品集《曙光集》。现在他也还是每天要去清华研究中心上半天的班。这位87岁的老人,精力充沛,仍然充满“青春”的活力。
    在回忆家庭影响时,杨振宁说:“我本人的个性和作风,受到父母亲的影响都很大,也许可以说,明显的影响,如学术知识,是来自父亲;而不明显的影响,如精神气质,是来自母亲。”
    1992年夏天,在天津南开大学为杨振宁先生的70寿辰举行的庆祝会上,提及母亲时,杨振宁非常动容,声音哽咽。他说:“我与母亲的关系是单纯的,没有复杂的成分,因为我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她也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我和母亲有一种生命的默契。”
    杨振宁的思想、心灵和人格的形成都得益于母亲良好的熏陶。所以,1993年10月,在他发表的一篇《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的最后一节中指出,中国社会特征对下一个世界科学发展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有一条是:“儒家文化注重忠诚,注重家庭人伦关系,注重勤奋和忍耐,注重子女教育,这些文化特征曾经也将继续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勤奋而有纪律的青年。”
   
    一年时间教会四岁孩子认3000个字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城墙西边的四古巷中,一个七进院的院落里。他是杨家的长房长孙,按杨家的家谱:家、邦、克、振的排列,刚出生的孩子为“振”字辈。当时孩子的父亲杨武之正在省城怀宁教书,所以父亲给他取名“振宁”。母亲罗孟华生于1896年,当时正属光绪年间。父母是早年由双方父母做主,于1919年结为伉俪的。罗孟华是旧式妇女,缠过足,没有受过新式教育,文化程度仅相当于初中,但她极贤惠,杨武之与她感情甚笃。
    在杨振宁10个月的时候,父亲杨武之考取了安徽省官费留学生,离开他们母子到美国留学。在父亲远渡重洋的日子里,母亲罗孟华与杨振宁在家相依为命,她为这个家倾注了全部的爱。那时,军阀混战,合肥是兵家必争之地,炮弹时常落到杨家附近。凡是遇到危险的时候,母亲总是抱着小振宁跑到乡下或医院躲藏起来。
    在丈夫留学期间,罗孟华肩负起教育长子的重任。晚上睡觉前,他都会给振宁讲故事,因为这是给孩子灌输知识最好的机会。她把自己所熟悉的古代的、近代的故事一一讲给他听,什么“孟母择居”、“岳母刺字”等等。小振宁听得津津有味,关键时刻还不时地发问,母亲总是耐心地作答,一个故事不讲完,振宁总是不肯睡觉。
    培养生活习惯,一般人会认为是不值得重视的小事,但罗孟华要求也十分严格,决不纵容和随意。振宁生来是个“左撇子”,母亲认为至少用箸、执笔得换成右手。母亲费了好一番精力才把他吃饭、写字改成右手。
    除了让儿子懂得做人必须三立(立德、立功和立言)以外,她从振宁4岁时,开始教他识字。她规定小振宁每天要学会10多个汉字。她找来一些白纸剪成小方块,每小块纸上写一个大字。用这些自制的卡片,小振宁便跟母亲学起字来。罗孟华一板一眼教得非常认真,儿子很聪明,十几个汉字母亲只要念上一两遍,他很快就能记住。罗孟华从自己很早就辍学的痛苦经历中,加之丈夫为了追求知识而离开妻儿远渡重洋,使她感受到严格要求儿子的重要性。有一次,杨振宁在学习写字时心不在焉,把字写得歪歪扭扭,更糟糕的是还写错了几个字。母亲十分生气,罚他重写,直到她满意为止。一年之间,母亲竟教杨振宁认识了3000多个汉字,这让杨振宁一生受益。
    半个世纪后,回顾这段往事,杨振宁感慨道:“那是妈妈为我的人生打下扎实基础的起步阶段,我在4岁时,母亲教我认方块字,花了一年多时间,共教了我3000个字。现在,我认识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字的两倍。”
   
    《龙文鞭影》是最早的启蒙
   
    母亲只念过私塾,她的读写能力都是自学的。她渐渐感到自己知识储备的局限性,儿子提出的新奇的问题,像“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为什么会下雨?”……诸如此类的疑问一时令她难以解答。于是在小振宁5岁那年,杨家请来了一位老先生教孩子们学习,从这时起,小振宁开始了读书生活。老先生教的是《龙文鞭影》,“龙文”是良马,“鞭影”即奋蹄疾驰,不须驱策。这是一本中国古代传统的启蒙读物,四言韵文文体,读来琅琅上口,其中有许多自然知识和历史典故。杨振宁凭借熟识3000个字的功底,很快把《龙文鞭影》背得滚瓜烂熟。在其中,他不仅领略了中国古典文化最初的风采,还第一次探索到自然界的奥秘。
    合肥的冬天虽然少有北方凛冽的寒风和皑皑的白雪,但也需要用棉袍御寒。小振宁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对襟棉袍,觉得融融暖意融入心中。为了鼓励儿子并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她带小振宁去合肥最热闹的地方,给他买了几件新衣服,去吃点他喜欢吃的东西,母子俩还在一家西式照相馆中合影,小振宁带着好奇的心情感受外面新鲜的世界。
    作为母亲,能把智慧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期待它在日后能够长成一颗参天大树。杨振宁说:“母亲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从个人出发,她从来都把丈夫与孩子放在第一位。对她来说,这是绝对的一件事。我想,人的思想如果把一件事情变成绝对化以后,就变成一种力量,我从我母亲身上就感受到了这种力量。”
   
    后天辉煌源于母亲坚强意志的“遗传”
   
    1928年,杨振宁6岁的时候,父亲杨武之获得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学位,回到祖国。夏天,父亲受聘厦门大学数学系任教,少年杨振宁随父母亲辗转来到厦门。就是在这里,杨振宁开始了他正规的学生生活。
    1929年秋,父亲又受聘到清华大学数学系。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杨振宁和父母举家迁往北平。那时,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但杨振宁生活在清华园围墙内,与外界接触甚少,在这样一个被保护起来的环境里度过了童年。
    1938年,16岁的杨振宁考入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由于“联大”住房比较紧张。杨振宁和父母就在昆明小东角城租了一所老式房屋。这里环境虽然艰苦,但罗孟华把这个小家收拾得干净整洁,十分温馨。一家人始终在一种互帮互爱、学知识、学做人的浓厚家庭氛围中积极地生活。回忆往事,杨振宁对母亲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他说:“我母亲是一个旧式的女人,意志非常坚强。我常常想,父亲和我,还有弟弟妹妹们,在能够坚持,能够有极坚韧的意志力方面,都远远不及母亲。比如说在抗战8年的时间里,那个时候经济非常困难,父亲的薪水是远远不够,那个时候我们兄弟姊妹5个人,能够撑下来,与母亲的操劳与坚强的意志是分不开的。”
    英国思想家卡莱尔说得好:“谁能在质朴的日常生活中给我们以指导和帮助,谁就是老师。”杨振宁此生有幸,有一个不仅与他感情极笃的母亲,而且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用,深深影响了杨振宁。杨振宁日后能在科学事业上作出重大贡献和他身上显示出的高尚品格,与母亲的影响息息相关。
    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旋即进入清华大学的研究院。两年后,通过考试获得公费留美的资格,于是,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读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1956年,他和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象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为此,两人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奖。
    1982年当杨振宁60岁生日时,他出版了一本自己的论文选集《杨振宁论文集》,在论文集的扉页上,杨振宁写下了“献给母亲”四个大字。由此可以知道,母亲崇高而伟大的形象在他的心目中是何等高大、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