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越电波我们最终没有握手

 阿里山图书馆 2012-07-25

              穿越电波我们最终没有握手

那时候,我是师范学校的文艺女青年。在校园里漫步,面对一墙爬山虎,或者一棵三角梅,又或者一株合围的老银杏,会是那么的感怀。诗、散文、小说变成铅字、电波,不大的校园,“粉”我的人还真不少。尽管我一直保持着从乡下来的土样儿。

  很喜欢向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天地”栏目投稿,因为这个纯文艺的节目在我们学生中的影响力太大了。每个周六,躺在宿舍里睡懒觉,听一听“文艺天地”,简直就是不可缺少的精神大餐。同学们都喜欢节目里“海蓝蓝”的文章,说将学生时代写得空灵、忧伤、唯美。我听了,只是笑。

  我们的教室后面就是画室,课余时间,三石经常在里面画画。我写东西写累的时候,一抬头,正好看见三石看我。多少次都是这样,然后我低下头笑这个三石天天东张西望还画什么画啊?

  校园文化节期间,学校要举行一次学生作品汇报展,长长的橱窗,有书法、绘画、剪纸、手工……一群女生疯疯傻傻地结伴去看,一个窗口一个窗口朝前移,有人大叫:三子,这个画得像你。一群人挤过去,可不是,双眼皮,大脑门,一脸傻笑,还有那个旧旧的红衬衫,都画在上面。看看作者:三石。这个家伙,天天眼睛看来看去,原来是拿我当免费模特了。在女伴们七嘴八舌的闹笑声中,我看到一行字:谨以此画献给海蓝蓝,献给最美的青春时光。他,知道电波里的“海蓝蓝”是我?这太让我意外了。我用了“海蓝蓝”这个名字,连最好的朋友都不知道,他怎么知道的呢?

  同在一个班级,相遇频繁,我们却平常不起来。他的眼神热烈,我害怕被灼伤,避得远远的,就没机会寻找到疑问的答案。总觉得我的后面有双眼睛,我不能掉头,一掉头世界就乱了。

  记得那次我参加校园演讲赛,他竟在班上组织了拉拉队。开赛前,全班同学挥着小旗、敲着手鼓,喊着“三子加油、三子必胜”。的确鼓舞人心,比赛结果自然好。领奖时,我看见他在台下激动得直对我挥手。那一刻,我对这个偷窥我的男孩生出一丝感激。

  不久,辅导员家乡遭了水灾,他父母没地方住,都投奔辅导员来了。而我们正在筹划全班去江西旅游,他劝说大家取消旅游计划,将旅游经费捐助给辅导员。大家纷纷响应,钱是我和他一起送给辅导员的。回来的路上,终于有机会问他:怎么知道我是海蓝蓝?他说:看过我的手稿,一篇篇仔细读过,很喜欢。

  三年师范生活,他一直就这么默默地关注我,我也关注他。我们知道彼此喜欢,却没说出口过。直至各奔东西,这“喜欢”二字都没有说出口。当我今天已成“文学中年”时,某一天,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三子,是你吧?”我知道电话那头一定是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