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开启孩子的财富人生 综合素质比分数重要

 财富人生 2012-07-26

《双响炮》、《涩女郎》等作品红遍东南亚,这个男孩就是朱德庸。

多年后,他到大学演讲,提到小时候父亲在动物园讲的那段话时,说道父亲说‘其实人和动物一样,都有各自不同的天赋。老虎强壮,善于奔跑,猫则温顺、灵敏,虽然不能像老虎那样威风和霸气,但也具备老虎所不具备的天赋与本领,它能上树、能抓老鼠。人们都希望成为老虎,而这其中有很多是猫,久而久之,便成了一批烂老虎。儿子,你天生对文字迟钝,但对图形却非常敏感,为什么放着优秀的猫不当,而偏要当很烂的老虎呢?我不希望你成为一只烂老虎,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只好猫。’”

宋女士说,朱德庸的成长经历给了她很大的启发,以前自己曾一度因纵容孩子画画受到家人的一致反对,认为这样做无异毁了孩子一生,毕竟在多数人的传统观念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一刀切”式的教育模式便为绝大多数中国家长所热衷。

“每个孩子都像我们的左右手,十个手指头总不会一样长,那么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便是家长们需要花时间用心考虑的问题。如果非要效仿他人的培养模式,到头来即使是天才也会成长为蠢才。”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一直是学校舞蹈队的骨干,但由于出生于知识份子家庭,学舞蹈在父母看来等同于不务正业,虽然自己一直怀揣着成为舞蹈家的梦想,但最终还是被现实扼杀了。

“如果当初选择的是舞蹈之路,说不定当今的舞蹈界又多了一位艺术家。”快言快语的宋女士坦言,这样的假想曾无数次闪现在脑海中,且时常令她莫名伤感。所以,同样的遭遇她绝不想在儿子身上重演。

“也许是继承了我的艺术天赋,儿子从小便对绘画兴趣浓厚。为此,从他4岁开始,我就专门给他报名上少年宫的绘画班,后来还请了私人老师‘一对一’辅导。不是吹嘘,很多看过他作品的前辈,都夸赞其在美术方面的过人天资,并希望他长大后能从事艺术设计或成为自由画家。”宋女士很开明,她从来不会受世俗牵绊,非要为争面子而强迫儿子考取清华、北大这样的一流院校,她只希望孩子能够将自己的专长发挥到极致,因而考艺体类院校继续进修美术专业便是她为孩子勾勒的学业轨迹。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前提是要扬长避短发挥属于他的优势。然而,现实生活中天才之所以少之又少,皆因这些特长被家长埋没或扼杀了。所以,我会支持儿子去考他喜欢的专业,毕业之后去做他擅长做的事,要知道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丰满的,才算幸福的。”宋女士始终坚信,人的一生不是活给别人看的,它的精彩与否没有定义,而全在自己眼中。

综合素质比分数更重要

被访人:王鑫

年龄:26岁

职业:杂志编辑

成才经:“父母不以分数苛责我”

以成绩高低论英雄,自古以来都是选拔人才的首要标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企业在用人时通常会全面对比衡量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因而作为家长来说,应将目光放长远,不要紧盯分数,而忽略了孩子其他素质及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今年26岁的王鑫眼下就职于北京一家知名杂志,做文字编辑工作,月薪2万多元的她相较于同龄人的收入着实高出不少,更何况这份工作不仅体面而且前途无量。然而,谁也想不到,学生时代的王鑫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甚至用她的话说,“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怪才’”。

王鑫说:“从小学到初中,但凡参加征文比赛最差也能获个三等奖,且几乎每篇周记都会被当作范文讲解。或许正因在写作方面的过人灵性,从小到大我都是语文老师眼中的红人。而相较之下,数学、物理、英语、化学老师都很不喜欢我,认为我在语文上投入的精力过多,导致其他科目成绩时常拉班级平均分的后腿。”

王鑫直言,自己生来就对文字感兴趣,小学期间就已读完大部分的中外名著,且经常在业余时间为一些刊物投稿。起先,由于怕父母责怪耽误学业,因而很长时间里,王鑫都是偷着给编辑写信递稿,直到后来某一天,父亲才从同事口中得知了她多年来的这一“地下工作”。

“有天父亲上班,刚到单位,对桌的同事就拿出几本中学生作文刊物神秘地说‘没想到您这么低调,女儿都是老撰稿人了,愣是没听您提过,若不是最近孩子考试让买参考材料,我到现在还不知道呢。’,父亲当时非常诧异,可接过刊物仔细核实后,才大吃一惊。回家后,他拿着这些文章喜出望外地看着我,并表示要对我大加奖赏。可那天恰逢期中考试成绩发布,我只考了全班第34名,由于所有试卷都需要家长签字,所以我不得不趁着父亲高兴和盘托出。本以为他会严肃责问我,可没想到的是父亲依旧请我到西餐厅吃了大餐。餐桌前,他非常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古今中外很多出人头地的人身上都有着各自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所以当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确实超乎他人很多,并坚持不懈地将这一优势放大,日积月累就能获得成功。”父亲当时的一席话,让王鑫受用终生。从那以后,她便大张旗鼓地进行各类文学创作,并积极参与包括征文大赛、小说新人评选等各类文学活动。尽管几年后,最终的高考分数只能让王鑫就读二类本科院校,但即便如此也丝毫不曾减损她在文学上所绽放的光芒。大二时,由于频繁的稿件往来,王鑫被一家报社看中做了实习记者。

报社的实习经历,让王鑫的综合素质得以充分提升,同时更让她积累到很多宝贵的人脉资源。大四还未毕业,就已有多家杂志社向其抛出橄榄枝、递出邀请函。时至今日,虽说王鑫只有26岁,却早已是媒体圈的老人,难怪周围同事都习惯称呼她为“老王”。

回首自己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王鑫总结说:“我的成才全得益于父亲的教育方式,即综合素质的培养远比分数更重要。然而现如今,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如何拿高分,继而将分数、名牌大学视为学习最重要、最根本的目的。可事实上,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头来也不过成为庸庸碌碌人群中的一员。所以,学习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找寻到未来的前进方向,进而才能产生向前的动力。如果只将考学作为最终的追求,人生未免太过短视,同时也很难实现成功。”

学历、经验两手都要硬

被访人:孙思卿

年龄:33岁

职业:银行高管

成才经:充分积累成功筹码

博士,作为学历金字塔顶端的一类人,他们的就业在外人看来通常都是一帆风顺。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被人艳羡的博士研究生其实在就业大潮中也有一番甘苦。的确,现如今的博士就业不外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倘若申请去国内一流高校任教,没有过硬的“海归”背景录用概率很低,而如果到二三流学校却又不甘心。相较之下,一些薪资不菲的单位或机构往往又要求应聘者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可这对于已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读书的博士们来说无疑是个短板。于是,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下,一些博士毕业后便沦为“就业困难户”。

“现如今就业,博士只是相对本科和研究生而言,更有获得高薪工作的可能,但这绝非代表‘文凭在手,应有尽有’。不可否认,多数博士由于研究领域相对比较前沿,因而具备一定的就业优势,可要找到一份心满意足的工作最关键的核心是要找准定位,增加实践经历。”今年33岁的孙思卿已是某国有银行的分行高管,博士毕业的他凭借自身出色的条件与能力一度被多家金融机构看中,然而今天在外人看来无限风光的孙思卿却同样经历过就业上的挫折。

2003年,研究生毕业的孙思卿带着对职业生涯的憧憬初入银行工作,虽说月薪3000元对于刚走出校园的他来说已算是“高薪”,但就所从事的职位来看却没有太大发展空间。“我当时名片上印的是‘行长助理’,可实际工作充其量是个办公室职员,发展前景距离我的预期相差甚远。尽管我一回家就和父母唠叨着想换份工作,但最终还是在他们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干了三年多。直到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投简历给北京的一家基金公司应聘基金经理助理一职。没想到短短两个月,历经初试、复试、面试后,我正式成为了那家基金公司的一员,而那一年也恰逢中国基金业最红火的一年。可是,就在我薪资翻番,憧憬规划职业未来时,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悄无声息间爆发了,且随着危机的逐步深化,基金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资金紧张局面。是去是留?犹豫间,父母为我指明了又一条路——辞职考博。”

在孙思卿的成长历程中,每当他走到举棋不定的岔路口时,总有父母为他指点航向,因而即便路途艰辛也很少因走弯路而跌跤。这一回,孙思卿再一次果断采纳了父母的建议,专心考博,最终凭借真才实学被南开大学录取。

“父母常说,机会永远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只有充分积累成功筹码才能离心中的目标越来越近。现在想来,考博之前多年的银行、基金公司从业经历都是我事业上的铺垫,倘若没有那些曾经的积累,单凭一张博士文凭也许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但绝不可能博士一毕业就直接跻身银行高管的队伍。所以,我以亲身经历建议那些还在为学业奋斗忙碌的学子及他们的家长,应多方面增加竞争筹码,不要一味只盯文凭。因为倘若从业经验及自身能力缺乏,就像一只瘸腿青蛙,徒有一身本领却难以比他人跳得更远。”孙思卿继而将自己的“成才经”总结为下述公式:博士文凭+从业经验=战无不胜。

记者手记

孩子成长需要恰当引导

对于家庭而言,孩子无疑是最宝贵的财富。他们就像一张张白纸,充满了无限可能,但关键是家长如何用画笔加以正确引导、规划。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完美的作品。

纵观当下,多数家长在为孩子规划人生时,都会掺杂进诸多社会舆论及个人思想,却很少能从孩子自身兴趣点出发为其量身定制出个性化的成长路径。对此,不少教育专家指出,作为家长应尽量减少成人意愿,避免将孩子的一切都“大包大揽”,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否则会让孩子产生过强的依赖性或埋没了其某方面本该有的天赋。应该讲,在孩子可以自己做决定时,家长要做的只是倾听孩子的需求,进而协助分析,给予补充意见。

与此同时,专家们还建议称,在注重规划孩子未来成长路径的同时,家长们还须从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及综合素质。譬如,树立孩子的竞争意识及培养他们如何恰当处理竞争关系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绝对是笔宝贵财富。毕竟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无时无刻都充满了人与人的较量,因而从小培养的竞争意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心理耐受力,都能使孩子在未来走入社会后更迅速地融入团体、更快速地适应环境,且比同龄人具备更强的抗压力与自我调节力。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因素,事实上都有助于孩子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不被客观条件左右,继而谋取成功。

行文至此,有则故事或许更能为家长提供某种教育上的借鉴:曾为设计迪斯尼乐园的路径,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一度大伤脑筋。后来,他突发灵感,决定“撒上草种,提前开放”。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时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路,有宽有窄,优雅自然。后来,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透过格罗培斯的成功,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道理:很多事情在不知如何选择时,不如让它顺其自然,也许这种不经意间往往能得出最佳答案。建筑如此,教育亦何尝不是这样?要知道,孩子的成长之路其实也像一条铺向未来的路径,往往过多的人为设计并不利于、甚至扭曲孩子个性的发展,而顺其本性、适度引导才不失为明智之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