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成长需要恰当引导

 隐居求志 2012-07-26

对于家庭而言,孩子无疑是最宝贵的财富。他们就像一张张白纸,充满了无限可能,但关键是家长如何用画笔加以正确引导、规划。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完美的作品。

纵观当下,多数家长在为孩子规划人生时,都会掺杂进诸多社会舆论及个人思想,却很少能从孩子自身兴趣点出发为其量身定制出个性化的成长路径。对此,不少教育专家指出,作为家长应尽量减少成人意愿,避免将孩子的一切都“大包大揽”,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否则会让孩子产生过强的依赖性或埋没了其某方面本该有的天赋。应该讲,在孩子可以自己做决定时,家长要做的只是倾听孩子的需求,进而协助分析,给予补充意见。

与此同时,专家们还建议称,在注重规划孩子未来成长路径的同时,家长们还须从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及综合素质。譬如,树立孩子的竞争意识及培养他们如何恰当处理竞争关系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绝对是笔宝贵财富。毕竟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无时无刻都充满了人与人的较量,因而从小培养的竞争意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心理耐受力,都能使孩子在未来走入社会后更迅速地融入团体、更快速地适应环境,且比同龄人具备更强的抗压力与自我调节力。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因素,事实上都有助于孩子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不被客观条件左右,继而谋取成功。

有则故事或许更能为家长提供某种教育上的借鉴:曾为设计迪斯尼乐园的路径,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一度大伤脑筋。后来,他突发灵感,决定“撒上草种,提前开放”。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时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路,有宽有窄,优雅自然。后来,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透过格罗培斯的成功,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道理:很多事情在不知如何选择时,不如让它顺其自然,也许这种不经意间往往能得出最佳答案。建筑如此,教育亦何尝不是这样?要知道,孩子的成长之路其实也像一条铺向未来的路径,往往过多的人为设计并不利于、甚至扭曲孩子个性的发展,而顺其本性、适度引导才不失为明智之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