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濂竹乡无公害高山蔬菜

 雨霧山庄 2012-07-27

濂竹乡无公害高山蔬菜

[作者:吴学平    文章来源:遂昌农业局    点击数:1378    更新时间:2007-8-17 ]

 

濂竹乡无公害高山蔬菜项目在县、乡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通过项目实施小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项目实施工作进展顺利,各项指标计划顺利完成。2006年全乡高山蔬菜总面积已经达到2705亩,总产量达2712吨,亩均产值达到了2500余元,总产值已经达到676万元,人均实现增收200多元。广大农民偿到了种植高山蔬菜的甜头。

为进一步总结经验,现将过去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确保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组建了由农业局、濂竹乡农业推广服务中心人员组成的项目实施小组,制定和落实了项目实施各项制度。通过建章立制、分工负责、狠抓落实、责任到人,建立和健全了一套有效的行政保障体系,有效地推动了项目的建设工作。

2、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创建核心示范基地

“你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就是不干”,这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普遍。怎么办?抓点搞示范!为推动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在项目建设前通过采用召开村民座谈会;对新技术引进采用项目经费补贴、农民自筹相结合的办法来推进项目建设。一年来,通过努力,我们引进频振式杀虫灯10盏,建设完成了频振式杀虫灯核心示范基地350亩;引进和推广了浙芸3、5号四季豆新品种示范面积100亩;开展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防治示范面积50亩。累计实现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示范基地面积达500亩。

通过大力推广和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等先进实用新技术,进一步降低了示范区高山蔬菜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提高了高山蔬菜的产量、品质。以频振式杀虫灯为例:据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观察和了解,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每亩可减少农药使用3—4次,直接降低农药成本约20元/亩,同时,由于四季豆商品率的提高,每亩提高产量45公斤左右,按2.4元/公斤计算,可提高126元/亩,通过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每亩可节支增收146元。而每盏频振式杀虫灯一年所需总成本为200元,按频振式杀虫灯50亩/盏控制范围计算,平均每亩频振式杀虫灯成本仅为4元!每亩投入产出比高达达1︰36.5!仅此一项,2006年全乡350高山四季豆因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可节支增收5.2万元!

3、加强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户科学种植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山蔬菜能否取得优质、高产,科学技术是关键。为进一步提高全乡广大农户科学种植技术水平,2006年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采用:⑴、“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办法。一方面,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技术骨干作用,利用春播培训等进村入户抓高山蔬菜的技术培训,并印发各种技术资料,使农民掌握更多的种植技术;另一方面,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乡农业推广服务中心带领本乡高山蔬菜生产重点村村干部、种植大户和销售人员共30余人到王村口镇坑里村参观,学习他们高山四季豆种植、管理、分级采摘和销售经验。

⑵、复印和发放了500余份《高山四季豆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以及《无公害高山四季豆》2个县级地方标准技术资料及图谱。

⑶、利用遂昌县高山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巡回服务宣传小分队,大力宣传标准化栽培技术。2006年我们结合项目实施,积极邀请遂昌县高山蔬菜栽培技术巡回服务小分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通过王村口镇种植大户涂振富同志现身说法,就蔬菜生产分级包装、产地销售新模式与农民群众进行了交流。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和种植大户现“现身说法”接合,进一步提高了濂竹乡高山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普及率和广大农户的科学种植水平。

通过一系列细致周到的技术服务和坚持贯彻标准化、无害化栽培的理念,有效提高了农户的科学种植水平,切实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叶家殿村鲍陈土户种植高山四季豆1.5亩,实现产值5700余元,亩均达到3800元;鲍进金户种植四季豆2亩,实现产值7400余元,亩均产值达到3700元;瓦窑岗村郑观龙户种植四季豆1.75亩,实现产值6400余元,亩均产值达3657元;郑照财户种植四季豆1.25亩,实现产值4800余元,亩均产值达3840元等。发展以四季豆为主的高山蔬菜已经成为濂竹乡广大村民提高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

4、完善合作组织畅通销售渠道

销售渠道畅通与否,直接影响濂竹乡高山蔬菜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在项目建设期间,项目实施小组进一步加强了对营销队伍的建设和培育工作。通过帮助“遂昌金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制订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广泛吸纳各村有较高技术水平科技示范大户和销售营销大户(2006年新吸收会员20位),帮助合作社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搜集市场相关信息并经常组织会员一起研究市场行情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了遂昌金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各社员间的凝聚力,通过一年来的运作,该合作社为濂竹乡高山蔬菜基地与外地各大、中城市蔬菜批发市场很好地搭建起销售桥梁,为全乡高山蔬菜的销售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资金使用和管理:

目总投资2.5万元。其中:频振式杀虫灯基地建设1.5万元;标准化体系建设1万元(包括培训、外出参观等费用)。

为确保项目实施工作顺利进行,项目实施小组通过建章立制,对项目资金的使用坚持专款专用、集中管理的原则,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范围使用资金。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频振式杀虫灯、标准化体系建设、农户培训学习参观等方面支出。在资金管理方面,项目资金单独核算,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一切费用的支出,必须手续完备方能开支。及时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和监督。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新技术运用率较低。

高山蔬菜是我县近几年来引导、培育的新兴产业,在濂竹乡各高山蔬菜产区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步完善。到2006年年底全乡频振式杀虫灯等新技术使用面积为500亩,仅占全乡高山蔬菜生产总面积的18%,高山蔬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新技术推广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2、主导产品较为单一,缺乏第二个优势品种

全乡2705亩的高山蔬菜中绝大部分是四季豆,品种较单一,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弱。因此,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高山蔬菜新、优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筛选,加快培育除四季豆以外的1-2个主导品种,以确保全乡高山蔬菜生产能健康、稳步发展。

3、缺乏高山蔬菜产地交易市场,产销秩序较为混乱。

目前,濂竹乡部分农户的高山蔬菜还是通过代理人再到外地客商手中。这种产、销不能直接见面的交易方式一方面很容易影响了正常的交易秩序,另一方面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广大农户的经济效益。虽然当地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因无一个固定的产地交易点,很难进行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1、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面广、资金量大,能否根据不同项目建设需要,整合捆绑扶贫,农业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专项资金,对高山蔬菜产区的水利、道路及蔬菜节水滴灌,大棚避雨等设施栽培进行扶持。采用政府补助一部分,农户按受益面积集资相结合的办法,给予扶持、鼓励,进一步完善高山蔬菜生产的设施建设,确保高山蔬菜稳产、优质、高效。

2、开展种子种苗工程,加快高山蔬菜品种调整,优化结构布局。

⑴积极引进开展高山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对比试验,进一步筛选适宜种植的蔬菜品种,努力探索高山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⑵建各种类型的示范基地,加大宣传力度,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一年多熟制栽培模式,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在我县尽快培育形成四季豆等1-2个主导品种,逐步以主导品种为主多品种搭配栽培格局。

3、建立高山蔬菜产地交易市场;规范、整顿产区产销秩序。

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政府帮扶、民间集资相结合的形式,建立高山蔬菜产地交易市场,尽快为产、销两端创造直接见面的平台。通过规范管理,形成有序交易、良性竞争、优质优价,保障广大菜农的利益。大力支持、鼓励和推广王村口大坑村的高山蔬菜产地竞标销售模式,积极探索高山蔬菜产地销售新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