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转)3

 逸心茶舍 2012-07-27
2009-02-27 11:40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转)3

十五、《 常棣》中的动植物: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19.常棣

常棣:木名。也叫郁李,花或红或白。果实像李子而较小。花两三朵为一缀,茎长而花下垂。诗人以常棣的花比兄弟,或许因其每两三朵彼此相依,所以联想。

此诗是周公(旦,文王之子)所作,反复穷极而求其诚,抑扬渐次而尽人情。“常棣之华,鄂不韡韡”,比兴作为句首,看来是周朝时的一种风雅,足可表现人的精神气质,恰如雅士羽扇纶巾而来。此句不仅系文学手法,亦关乎人文风度。不能因为在我们的时代不崇尚辞令的艺术,就能断定当时没有此风俗。当时之人见面喜好诗词咏唱,以示风流。比兴有风雅之用。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八字用的雅妙。这几个字里面有一番幽默和调谑的意味。如果我请各位描述“常棣之华”,那你们各位如何评价呢。这只是一个包袱,其实诗人早就准备好了答案,诗人云:“鄂不韡韡”。又见造语之奇!鄂不:花蒂。“鄂”字《说文》引作“萼”。“不”字在甲骨文是花蒂的象形。《说文》“韡,盛也。”韡韡(委wěi):光辉灿烂的模样。日光流布,然不借花影又难知其光辉灿烂且明丽。非仅物理之反射效果可以答其因,又花在人心中有情感作用倍增其果。张衡《西京赋》云:“流景曜之韡韡。”

我有诗《思常棣》云:

“日借花韡茂,风凭鄂不新。红泥锁芳尘,所思在远道。”


诗人有一种俗而雅的风流,你看我说的好吗,你能有怎样的奉对?这样态度气质骄而不让人生厌,反而由衷地敬佩赞叹。正所谓格物谓之力。所谓格物者能尽物理和物性,科学尽物理,诗歌尽物性。常棣最美的感觉可以被我表达出来,那就是它的花鄂团蔟而且滟滟。这种欢乐和豪情也会感染读诗之人,使他们乐而从之、听之。郁李正是花中公子。此公子颇有一番“夸夸”模样,纵是夸夸亦风流,所谓“竟自由”也。然周公旦又是我民族中最坚韧卓越之人。以其老成之人发此新语,更见一番别样的才情。

白居易《惜郁李花》比之则庸常了不知多少,白诗共十二句,就是最见精神的后四句,也不过是文人老套路,自伤自怜、自说自话。“由来红颜色,尝苦易销铄。不见凉荡花,狂风吹不落。”如果一味只是白诗路数走下去,难免误国误己。体味孔子所说“哀而不伤”,正所谓诗之正风,后世之诗变风日下。唐玄宗曾在长安市中建两座楼,并亲为两搂赐名,一楼面向西,名花萼相辉楼,一楼面向南名勤政务本楼。两座楼的名字皆典出《常棣》,可惜他早年倒知道勤政,晚年却只知放浪了。晚唐诗人李商隐有一首七绝:“龙池赐酒敝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水,薛王浓醉寿王醒。”唐玄宗知道和兄弟们交好,故建花萼相辉。寿王“醒”,一个“醒”字惊人耳目,昔日和自己同床共枕的人(杨贵妃)如今成了父皇的爱妃。历代皇室的那些滥事,总是他们走向背落的前兆。就是周王朝也有三叔之乱,不是周公文武德才兼备,也没有周朝八百年的江山。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今天人们之间的关系没有比兄弟之情)所谓开门见山,开宗明义,总揽纲领。说话不绕弯子,易于使读者理解。易曰:“言有物而行有恒。”如上而已。
十六、《风雨》中的动植物: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风雨潇潇(音休),鸡鸣胶胶(音纠)。”
  “风雨如晦(古音喜),鸡鸣不已。”

20.鸡

北京大学林庚教授认为三段中只有第三段最为传神,前两段想写出心中的意思而不能或者诗人自己也不明白,只有第三段完成了诗人的心愿。他独好“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一句。

其实,风雨三句,皆风雨中一景,雨亦有三态,凄凄的雨是雨含着寒意而下。潇潇的雨是雨如雨帘般细碎急骤。如晦的雨是阴晴不定、雨夹杂尘土、昏暗不明。谁能取其高低?只能怪我们体物不周而已。一日一时之中,雨有三变。

鸡鸣又有三态。三态又各有情性,各有比兴。“鸡鸣不已”是躁急难安,或者君子来矣。“鸡鸣胶胶”是绸缪相待,心中诚切。“鸡鸣喈喈”这是翘首唧唧,说的是等待。又在风雨的一天之中,人的情感从急切地等待变化绸缪地相思,由相思变化为相见时喜悦。此诗因各尽物性,物性又与心性相触,故妙。喈喈(Jie)、胶胶:鸡鸣声.瘳(Chou):病愈.

中国人对待动物不以宠物态度,而以心灵感受交互问答的心态。动物中(故且称为动物)唯龙神全,以其非凡灵性补人性之不全,尤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性,并以“飞龙在天”,“群龙无首”境界和思维力,成为了我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昨日网上有袁某大言不惭,提议改熊猫为当代中国的标志。熊猫虽国贵为国宝又只是“宠”物。

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被人恩宠是下等的。因为恩宠不是由自我可以决定的,得到它的时候就惊喜若狂。失去它的时候就会心惊肉跳,这就是所谓得宠就象是受辱总让人惊心不已的。《序卦传》说:“以喜随人者必有事。”。

儒家创始人孔子说:“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想的是匡正世事,让人得到本来正义。小人“怀惠”,是希望用小恩小惠影响人。易曰:“有孚在道”

可见沾染了“宠”字,必与我中华文化精神相背离。若以邀宠献媚还是太监一帮人,与当前某种没骨头、功利至上的文化也极为关联。我们不能因为不懂我中华文化外国人不喜欢龙,就改姓易种。说实话做个宠物不自豪,当然哗众取宠赚取点击率,就更不知值得自豪。

毛主席诗云:“雄鸡一唱天下白”,这是怎样的一种文化自信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