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以色列人吃猪肉谈起

 阳光妥妥 2012-07-28

从以色列人吃猪肉谈起

2012-07-27

  本文是2002年的旧文,但是现在读来仍然非常有价值。如果你搞不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势,那么本文对你而言正合适。
  ——————————————
  文/都人【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不同的宗教对各自信徒的饮食有不同的要求,但也有共同的,比如犹太教和阿拉伯人创立的回教都绝对禁食猪肉。以犹太教立国的以色列,近年来却有一批国民(主要是新移民)毫不忌食猪肉,甚至公然大摆“猪肉摊”,得罪信奉极端教义的犹太集团,也暴露出以色列国内的民族与种族的不和谐,作者认为这极可能是以色列存亡的关键所在。
  
  在美国政府将阿拉法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视作“邪恶轴心”候补,而任凭以色列萨隆政府为所欲为的情况下,中东暴力冲突不断恶化,不知最后如何了局。有一点结果却明确无误:双方如此冤冤相报,只会加深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仇隙,使得两民族今后和平共处的可能性越来越微。中东问题最后的解决方案,看来非将两者完全分开的“种族隔离”不成。但是近千万人口聚居在这弹丸之地,要彻底隔离两民族,谈何容易。
  
  食猪肉成中东不祥征兆
  
  从历史来说,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同属闪族,不仅语言风俗极其相近,双方都自认是阿伯拉罕/易卜拉欣的子孙,所信奉的实在是同一个上帝。在十字军东侵时期,两者都遭到欧洲人的凶暴残杀;在欧洲特别是西班牙大规模迫害犹太人时,正是亚非的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收容了大批前去避难的犹太人。如今的局面,实在是对历史的莫大讽刺。
  
  犹太教和阿拉伯人创立的回教都绝对禁食猪肉,便是这一共同宗教文化传统的例子。历史上中国开封犹太社区被别视作回教徒,不食猪肉便是一个原因。在印度次大陆,兴都教徒以牛为圣物,而伊斯兰教徒因忌食猪肉而专吃牛羊,不知加剧了多少宗教冲突。在已经仇恨深重的中东,忌食猪肉这一共同传统,至少避免了更多的无谓事端。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日以色列内部传出关于吃猪肉的争议,不能不说是个有趣的故事。而仔细分析之下,对以色列而言,此事其实是个不祥的发展,代表了一种长远生存危机。
  
  据法国《国际信使》周刊和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报道,近年来以色列国内的一个公开的秘密,即成千上万新来的俄罗斯和其他东欧“犹太”移民不仅毫不忌食猪肉,而且还乐此不疲,终于因许多新移民摆设“猪肉摊”,得罪信奉极端教义的犹太集团而公开化。因此闹出的官司,已经打到了以色列最高法院。
  
  以色列的关键生存危机
  
  笔者曾经指出,以色列的真正生存危机,既不是巴解和哈玛斯,也不是美国国会是否以后继续受犹太游说集团把持,而是巴勒斯坦地区包括以色列本土境内阿、犹两族出生率的巨大区别。长此以往,就是在以色列本土,阿拉伯族成为多数,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这一危机其实本来早就已经爆发。但是前苏联集团的崩溃,为以色列缓解人口危机,提供了天赐良机。从1989年起,已经有百万以上的前苏联和东欧“犹太人”移民以色列,目前竟占以色列650万人口的20%!如果没有这批“生力军”,巴勒斯坦目前的阿、犹两族人口对比,已经会威胁到以色列的生死存亡。
  
  可是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暂时扭转生育率差别危机,以色列在接受新移民时饥不择食。《国际信使》周刊说“半数以上(!)的新移民并不认为自己是犹太人”。他们之所以被以色列接受,是因为父辈或祖上与犹太人有些沾亲带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已。
  
  大部分新移民既然都不自认是犹太人,其背井离乡的主要动机,并不是出于对以色列和犹太教的认同,而是因为前苏联集团内部日益恶劣的生活环境,出于对“西方”生活的憧憬。大多数人的真正目的地是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以色列只是跳板而已。前些时候,以色列政府曾经努力游说美国,力求不让前苏联和东欧“犹太”移民直接去美国立足,就是为了制止这一“逃亡”现象。
  
  20%是十年之内来的新移民,不能不极大地影响、改变以色列的国内文化、政治、宗教结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以色列变得越来越世俗化,“猪肉摊”争议便是象征。
  
  同为“犹太人”待遇却迥异
  
  新移民造成的内部文化宗教冲突,并不限于“吃猪肉”这样旁人看来无关紧要的问题。2月19日晚间,巴勒斯坦武装人员进行了去年第二次反抗运动以来最成功的军事行动,一举击毙六名以色列现役军人,使得以色列军方灰头土脸。这六名军人中,有一名21岁的上士奥克斯曼,便是近年从俄罗斯来的“非纯粹犹太”新移民。
  
  由于这一原因,其他五位死者葬在犹太军人公墓,而奥克斯曼却被单独葬于公墓中的非犹太人墓区。这一“不平等”事件,在以色列国内引起许多人不满。有位政治领袖公开抱怨:“奥克斯曼有资格和其他五名战士一同服役、一同陷于险境、一同阵亡,却竟没有资格被一同埋葬。”
  
  此事并不是第一起。前些时候另一个被巴方杀死的俄罗斯新移民的遗骸,就被其家属黯然运回俄罗斯故乡安葬。此类“不平等”事件,无疑会损害以色列内部的凝聚力。
  
  更为糟糕的,是这些新移民追求的是美好的“西方”生活,但是以色列在巴勒斯坦人民反抗之下遭受的各种恐怖袭击,以及作为公民必须服兵役带来的生命危险,造成大量新移民的理想幻灭,而纷纷寻求离开以色列的机会。
  
  去年开始的巴勒斯坦武装反抗,死伤固然以阿拉伯人为绝大多数,但是以方伤亡也日益增加,以及恐怖袭击对千家万户平民百姓的长期精神压力,再加上暴力冲突导致的刻骨种族仇恨已经难以化解,越来越多以色列民众认识到:再是有强大军力和美国的偏袒支持,中东“流乳与蜜之地”,眼看并不是子孙安身立命的乐土。这股另走他乡的思潮,逐渐从广大新移民蔓延到其他以色列人口身上。
  
  据新近民意调查结果,20%的以色列人最近有过移民他国的打算,12%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国内环境中成长,只有37%的人对移居海外的以色列人有负面感觉。
  
  表面上,全世界37%的犹太人居住在以色列。但是两年前的一项估计表明近10%的以色列人实际生活在海外。随着以巴冲突的恶化,这一数字只会每况愈下。近日有估计说光是定居在纽约地区的以色列公民就有30万之多。
  
  以色列工党议员贝林上个月透露,与他同龄五十多岁的众多老军人战友和同学中,也纷纷私下表示希望自己的子女移民他国。据调查,就是有名的前总理贝京和拉宾,甚至以色列开国总理本古里安,也有子女或孙子女移居海外。
  
  中东的民族仇杀如果继续下去,不仅以色列十年来移民政策的巨大收获难以保持,影响以色列存亡的人口危机,也会提前爆发。坚持铁血强硬政策的萨隆,届时将成为以色列的历史罪人。

 

 

 
 愿您天天好心情-阳光妥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