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明太和宫

 Wsz6868 2012-07-29

昆明太和宫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凤鸣胜境(金殿北大门)

  金殿到了,请大家跟我到“鸣凤胜境”中“寻仙访道”。从山脚过迎仙桥到达“鸣凤胜境”石坊,坊背题书“玉虚孔衢”,玉虚指仙境,孔衢指通道,意思是通往天宫圣境的正道。路边立有“吕祖碑”,上面写着“唐高风正节吕真人洞路”几个大字。相传明朝祟信道教的云南巡抚陈用宾应梦中神仙指引,到此相会,遇到一位用两口锅相扣煮芋、绳牵小羊的穷苦老人,只因以貌取人,有眼不识“金镶玉”,辨不出此人正是八仙之一的吕纯阳(吕洞宾),痛失了上天为仙的好机会。痛定思痛,陈巡抚在此建了“迎仙桥”和“吕祖碑”,并认定此地是洞天福地,便修筑了著名的金殿道观。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第一天门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二天门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三天门

      从迎仙桥到太和宫途经三道“天门”。在宽阔的石级两边,松柏森森、林涛阵阵,步行其间感到天高、山大、路宽、林深、心旷神怡,如临仙境。此间意境用一个“放”字,便可概括。“迎仙桥”到一天门有七十二级台阶、一天门到二天门经三十六级台阶,分别代表道教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这一百零八位神仙是玄武大帝的属下。当你步入天门之时,就进入了真武帝君的法门,三座天门又代表了在大罗天之下,三十三天之上的太清天、上清天和玉清天,这是道家认为的最高境界。攀登石级,经过三天门,只有不畏艰苦、攀登求道,才能进入道家最高仙境。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太和宫

        现在我们到了太和宫。太和宫门外的红墙上,有明代留下的“鹦鹉春深”四个大字,写得饱满圆润、苍劲有力。因鸣凤山又被称为鹦鹉山,山中四季如春,春深似海,所以“鹦鹉春深”就题得恰到好处了。进了太和宫门,一座光彩夺目的棂星门矗立眼前。大家请看棂星门上的对联:“天台高百尺,东林竹舞,一半青山一半云;帝道满三千,上谷龙飞,无双玉宇无双地。”此联写景抒情,赞颂了秀丽佳景,又颂扬了道家的法力无边。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棂星门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棂星门 

  棂星门一般多建于孔庙之内,棂星指天田星,人们祭祀棂星以祈五谷丰登。门两旁有青狮献瑞、白象呈祥;上端横匾上题有“洞天福地”,棂星、青狮、白象以及道教横匾集中在一起,突出体现了我国寺、观中佛、道、儒三教共处一地的特点。在此建棂星门,表现了道家“尊天必尊道,尊道亦尊天”的思想。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小道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金殿小景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太和宫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太和宫

        沿着两旁种满迎春花的小道往前走,望着左右长长的配殿,人行其间,各位一定觉得视线、神情在随之收敛,有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这种意境用“收”字便可概括。上完台阶,眼前这座青砖所围的建筑被称作“紫禁城”,是明朝万历年间陈用宾所建,迄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细看城砖有大小之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来,小城砖是道光年间遭地震损坏后修补上去的,而大城砖为明朝始筑。城上小楼是供奉魁星的“魁星楼”。城门口右边是明朝所植“玛瑙”茶花,花开九芯十八瓣,直径达七寸。左边是一株玉立婷婷、花大如斗的白玉兰。每到花开时节,茶花红似火、灿如霞,浓装艳丽;玉兰花白似玉、洁如雪,淡抹素雅。两花相映,美不胜收。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太和宫金殿

        进入城门,眼前一亮,好一座古香古色,钟毓灵秀的金殿,这就是我们今天观光的核心。金殿并非金造,实乃铜铸。明清时期,云南铜产量全国第一,云南东川等地的铜每年都要运到湖北城陵矶铸钱。因战乱道阻,数年生产的铜都未能运出。鹦鹉山道观道长徐正元呈请世袭黔国公沐昌祚和云南巡抚陈用宾,模仿湖北武当山天柱峰铜殿的式样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铸成了第一座铜殿。铜殿建成之时,辉煌无比,金光耀目,称为“金殿”。明朝后期,云南沐氏家运日衰,认为“铜乃西方之属,能克木(沐)”,竟将其败势归咎于铜殿,于明朝崇帧十年(1637年)将第一座铜殿迁到宾川鸡足山。眼前这座铜殿是平西王吴三桂为巩固自己统治地位,为求助于神道庇佑在清康熙十年(1671年)铸造的。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金殿小景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金神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金殿(侧面)

        各位请看:铜殿下筑须弥座式台基,高1.5米,金殿建于两层石砌台基上,第一层为青石砌就,沙石勾栏,栏上浮雕“二十四孝”图,第二层是大理石栏,中间是一条雕有龙风云纹的陛石。独具匠心的须弥座使金殿更加雄伟高大、庄重威严。方形的金殿为仿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建筑,殿高6.7米,宽深同为7.8米,四壁由三十六扇格子门组成,上面铸有龙凤吉祥、花草鱼虫、云龙麒麟等图案,铜殿脊檩上镌有“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1671年)大吕月(十二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铜殿四角有盘龙石柱衬托,四周由十六根圆柱支撑,斗拱飞檐、龙飞凤舞、精美无双。这是我国现存最大(占地180平方米),最(250吨),保存最完好,铸造最精美的铜殿,这是我国的一件国宝,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太和宫门楼

        金殿是道教中正一道教派的道观。殿中供奉着真武帝君铜像,高1.5米,披发跣足、仗七星剑、执七星旗,着黑衣、踏龟蛇。真武大帝又称玄武,相传在黄帝时期,净乐园善胜皇后梦游御花园,吞下阳光后十四月,三月初三时左胁裂开产下太子,顿时瑞云缭绕,异香芬芳。太子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受玉清圣祖点化前往太和山修炼,成道后被玉皇册封为“镇天玄武大将军”,统领北方。而真武修炼的太和山也被改称为武当山,取“非真武不足以当此山”之意。传说在周武王伐封的战争中,真武大帝降服了变化为苍龟、巨蛇的水火二魔,归降后的龟蛇屡立战功,被玉皇封为“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和“太玄火精赤灵尊神”,随真武调用。殿中真武两旁龟将勇猛威严,蛇将气字轩昂。一旁有金童持卷、玉女捧印。道教诸神仙都有作为侍从的金童、玉女。而真武的金童玉女特指周公和桃花女。周公以占封为生、开业三十年从无差错。自从遇上桃花女却屡屡不灵,周公知道桃花女功业不浅,然而心中不服,托人说煤将其娶回家中作儿媳准备慢慢收拾。谁知一害再害无一秘书,掌握法宝、符印,书记三界神仙的功过善恶,成为真武大帝的得力助手。铜殿柱上有联赞道“威武镇南滇,七星耀处河山朗;神灵终北极,一剑飞来海宇清”。铜殿前后各有一匠,前书“南无量寿佛”,后题“北极玄武”一佛一道。佛道结合,又为金殿一奇。铜殿外有左右相对两个铜亭,内奉水、火二将。在殿右前方有一条高10米的铜制旗杆,上悬“日月七星锁山旌”。七星铜旗高悬,象征北极玄天“普护”生灵。旗上铸有“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旗周围有二十八宿。什么是二十八宿呢?早在远古时候,人们将天上的星辰分为二十八个群落称“二十八宿”,按它们位置分为东西南北四个群落,每方为七宿,根据这些星辰排列的形状想象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玄是龟、武是蛇),称为“四象”。“四象”被玉皇封为镇守四方的大神。旗子上端有日月,旗中是北斗七星,整个铜旗为镂空镶嵌。七星旗的建筑年代早于现在的铜殿,是陈用宾建筑第一个铜殿时铸造的。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陈圆圆塑像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吴三桂与陈圆圆展馆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吴三桂与陈圆圆展馆

  铜殿两侧各有一株明代紫薇,已有四百年历史。紫薇夏初开花,因花期长而红艳又被称为“百日红”。当年吴三桂同陈圆圆游金殿,当寒冬腊月时,人们在殿外烧火炭,通过铜壁传热,室内温度宜人;到三伏盛夏,两人常坐在紫蔽树下谈笑纳凉。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大光明藏

  山坡上绿草如茵,遥望草坪上“双连六角鸳鸯亭”掩映于茂林修竹之间。在小路两旁,一座座仿青铜雕塑作品映人眼帘,这是金殿公园新建的青铜文化景廊。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金殿铜文化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金殿铜文化

        早在3000多年前的我国商代晚期,云南就有了铜矿的开采冶炼古代祭祀时用于放置祭品的器物。据说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看过实物后给了极高的评价,他指出:战国时期的这件青铜铸器表明当时的科学特别是力学水平已经十分高超,雕铸品用后尾的虎与硕大牛头构成了平衡,而腹下的小牛又降低了铜案的重心,真是妙不可言。“牛虎铜案”堪称青铜器的珍品,也是云南青铜文化代表和象征。奇特而精美的云南青铜器,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宝库中的奇丽瑰宝。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金殿铜文化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金殿铜文化

        继续向前,只见一座金碧辉煌,巍峨挺拔的钟楼雄峙于鸣凤山巅,此楼建于1983年,楼高30米,共3层,每层12个飞檐翘角,犹如36只展翅欲飞的“鸣凤”。楼上悬挂着一口铜钟,高3.5米,口径周长6.7米,重14吨,铜钟上铸有“大明永乐二十一年岁在癸卯吉日仲春造”,距今已有570多年历史。此钟原排中国古代大钟的第三位:第一为北京大钟寺大钟,铸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重46吨,第二为南京大钟亭大钟,铸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92年)重23吨。到了1989年,经测定,北京钟楼上的大钟重63吨为“新钟王”,它铸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这样昆明金殿的大钟退居第四位。此钟曾悬挂在昆明宣化楼上,用来报警报时。为了更好保护这一文物,政府拨专款修此钟楼。刚才有一团友提出:为什么永乐年间有这么多大钟?究其原因,在于燕王朱棣借“清君侧”而发动“靖难之役”夺得皇位。战争中死难的将士百姓无数,明成祖上台后又施行“瓜蔓抄”,滥杀建文帝的文武大臣,受株连死伤者数万人之多。为稳定人心,巩固皇位,遂大作水陆道场超度亡灵。永乐大钟就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产物。钟内外大都铸满经咒,据说祭祀祈祷时,每敲钟一下,就等于念钟上经文一遍,以此来超度灵魂。上行下效,一时间铸钟之风盛行全国。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钟楼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永乐大钟

       

昆明太和宫金殿介绍

        金殿风景区位于昆明市东郊的鸣凤山麓,距市区8公里。太和宫金殿又名铜瓦寺,属于太和宫的一部分,初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由当时的云南巡抚陈用宾仿照湖北武当山天柱峰的太和宫及金殿样式建造,供奉北极真武大帝,周围建砖墙保护,有城楼、宫门等建筑,称太和宫。崇祯十年(1637年)由巡抚张凤山将铜殿拆运至宾川鸡足山。清康熙十年(1671年)平西王吴三桂重建现在的这幢重檐歇山式真武青铜殿,铜殿重250吨,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已存斑驳古朴之态。它比北京颐和园万寿山的金殿保存完整;比湖北武当山金殿规模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铸殿,属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昆明太和宫金殿

      ( 这座金殿总重量达250吨,为重檐飞阁仿木结构方形建筑,殿高6.7米,宽、深各6.15米,

包括梁柱斗拱、瓦楞顶檐、神像罗幔、桌案瓶器、匾楹旌旗等都是用铜铸成。)

        昆明金殿又名铜瓦寺,属太和宫的一部分,坐落在昆明城东北郊鸣凤山(俗名鹦鹉山),距市区8公里。鸣凤山原名相度山,明万历年间始创太和宫金殿以后,改称鸣凤山,系明代以来云南著名的道观风景名胜区。

        民间传说陈用宾(福建晋江人,明进士,1593年以右佥都御使巡抚云南)曾在鸣凤山“三遇吕洞宾”,吕真人告诉他鸣凤山是“洞天福地”,所以在他任职的第三年即万历廿三年(1595年),即命令在鸣凤山修建了“环翠宫”,阁中祀奉吕真人和何、柳二仙,配殿祀奉王、陶二天君。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环翠宫的道士徐正元“叩请云南巡抚陈用宾”,会同黔国公沐昌祚、右都督沐睿、御使刘会,同登鸣凤山巅,卜胜选址,商定仿照武当山七十二峰之中峰修筑紫禁城,冶铜为殿,铸供真武祖师金身(道教里的真武神迹以武当山最著代表性,从唐代以来,历代尊祀,有“真武神,永乐像”之说,天下真武宫都按武当山的“永乐像”塑造真武)。取宫名“太和”,也是仿照的武当山中峰宫名。太和宫金殿、三元宫于明万历卅年(1602年)动工兴建,万历甲辰年(1604年)正月完工。青铜锻铸的大殿,在太阳照耀下熠熠生辉、耀眼夺目,被人们称着“金殿”或“金顶”。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昆明金殿号“仁成之殿”

        明崇祯十年(1637年)云南巡抚张凤翮将铜殿移到宾川鸡足山天柱峰,为此鸡足山天柱峰又称“金顶”(鸡足山铜殿毁于1966年“文革”期间)。张凤翮移铜殿时,太和宫铜殿的基座、下层平台砂石浮雕栏杆未拆,保存至今。

        清康熙九年(1670年)吴三桂修葺太和宫,重建真武铜殿,铜铸神像。康熙十年(1671年)十月十六日竣工落成。吴三桂重建真武铜殿后,铸了一口“七星宝剑”悬挂在铜殿内,又将其使用过的一把木柄大刀(重12斤)留在太和宫,以炫耀其武威。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吴三桂率师进踞昆明,重建金殿。金殿大梁上有“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大吕月六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铜铸字样(大吕月即十月)。金殿为方形,坐东向西,边长6.15米,高6.7米,所有梁柱斗拱、门窗瓦顶、供桌神像、帏幔匾额、楹联台基、左右待亭、旗杆七星旗等仿木构件全部用青铜铸造或锻造。总重约250吨。殿基边沿环绕大理石雕凭栏,台阶、御路、地坪皆大理石镶砌;殿后还有明代所植紫薇二株、茶花一树。

    铜殿正面,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年)云贵总督王继文书悬“南无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铜匾。为什么在真武道宫挂佛教匾?武当山记载,永乐十四(1416年)武当天柱峰顶建真武铜殿时,峰巅咫尺地盘上已有佛教无量寿佛殿,佛道互不相让。得知建铜殿是圣上旨意,佛家折中,“让地不让佛”,真武殿上挂“无量寿佛”匾,朝拜真武同时,也颂“南无无量寿佛”。

        咸丰年间,太和宫毁于兵燹,三元宫化为灰烬。太和宫金殿于1950年军事接管,定为“昆明市金殿名胜区”。1966年“文革”期间,各殿泥塑神像被破坏,殿宇坍塌,荒烟蔓草。1968年太和宫被划属昆明轮胎厂作宿舍,1970年收回。粉碎“四人帮”以后,逐年修复古建筑,重建雷神殿、老君殿、三丰殿;翻修三座天门、棂星门,新建长廊亭台,局部维修明代城墙。1983年兴建山巅钟楼,保护原昆明城宣化楼之明代永乐大钟。1983年至1991年,在鸣凤山东面、南面兴建“昆明园林植物园”。1997年至1999年对太和宫古建筑群进行了全面维修,新建“中国金殿博览苑”,开发了青铜文化旅游景区。金殿名胜区1999年跻身云南省一流风景名胜区。

昆明太和宫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太和宫钟楼(1983年建造)

        金殿的茶花驰名中外,有数千盆之多。茶花又名山茶,是云南八大名花之一,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冬末春初,百花犹眠,树叶凋落,唯茶花吐艳盛开,此时是游览金殿的最佳季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