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事点滴

 寒江读舟 2012-07-29
年前,榕青师告余,曾楚楠先生正组织部分学者及地方文史人员撰写一套潮汕地方丛书,是为《潮州胜概》,分六册。榕青师刚好分到掌故篇,问我是否有兴趣一起撰写,一方面可以多点了解潮汕民间文献,同时写写小文章也可当作练笔,遂答应下来。经过近半月的翻查方志和撰写,共得短文十六则,除《十相留声》一则未被收录外,其它《太平路古井轶事》、《东门古井与莲花井》、《石佛出米》、《三家巷与普同塔》、《府楼猴》、《湘子桥神仙》、《桥脚鲤》、《刘昉与<幼幼新书>》、《马发守潮州》、《护国菜》、《王源除怪石》、《东莆遗事》、《东莆联话》、《潮汕铁路》、《潮州七日红》均已收入《潮州胜概·掌故篇》,榕青师则撰写有《从揭阳县到义安郡——潮州政区沿革(上)》、《从潮州到潮汕三市——潮州政区沿革(下)》、《韩愈兴学与释奴》、《潮州野象》、《宣德写本<刘希必金钗记>》、《潮商海外传奇》六则,曾楚楠老先生则撰写有《陈稜泛海击流求》和《韩江六篷船》二则,该书于200911月由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结集出版。很感谢榕青师给我这个机会,现将本人所撰小文贴上,以就正方家学友

1.太平路古井轶事

在太平路上,除了一座座重新修建的牌坊外,还星散着许多古井,有四目井,义井,开元古井,目镜井等。
四目古井位于太平路南段,今郑厝巷对面。因井口奇特,遂成为街巷一景,常惹游人驻足,潮人称为“四目井”或“古树井”。乾隆《潮州府志》记载:“古树井,在城南,因旁有古树故名。明万历年间有清水神庙建于此,名曰古树庙,其后庙移城南。井栏有四目,又名四目井”。
四目古井井栏呈八角形状,台面是由手工凿制四个洞眼的大块石板材,用灰砂浆拌糯米浆凝紧覆盖在井面上的,这四个圆孔是专供居民打水取用,一方面能够防止绳索相互交拌降低打水效率,方便打水,同时又有利于防止尘秽污染水质。井旁墙上设有一小龛,龛内墨绘游龙,龛上有行书题“有本如是,民国乙丑街众重修”。龛下有石刻一方,楷书“四目古井,光绪五年(1879)冬月重修”。井台南侧有东西向石碑一方,为民国乙丑年冬月所立,该碑横题“永垂纪念”四字。碑中记:发起重修四目井人郑裕发,经理人余惟得,提倡人陈亦文,督工人黄顺记,并列重修四目井捐款芳名。1987年下半年,政府拨款修浚,又绕以栏杆加以保护。
在乾隆《潮州府志》“宦迹”中记载:“彭延年,庐陵人,由大理少卿谪知潮州,值侬智高变,远近人惊风鹤,城昼闭,为凿三十六泉以资汲水”。相传四目井便是当年彭延年所凿的三十六井中的一口。井旁有一古树,传说明朝万年间有清水英神——邢鸾,宋泰定进士,以谏诤谪陕西清水令,后弃官入山,炼丹成仙。飞升后降神于揭阳牧人,人民向之祈雨驱邪,甚有灵应,民祀之。故老众称其曾在这古树飞升,故建庙祀神,庙称古树庙,井也称古树庙井,或古树井。
林大川在《韩江记》中也曾记昔时四目井养有金丝鲤鱼四条,每当日午,红日当天,鱼起弄影,往来拨刺,殊有可观。一日,忽有无赖竟偷一鱼煮食,隔天暴毙,此后无人敢再偷,称井中之鱼为圣物。当时住在井旁的诗人姚竹园再买了鲤鱼放入井中,并赋《送鲤鱼》诗云:“送汝叮咛去井中,水深湖海一般同。自知不是蛟龙匹,听其风雷只耳聋。”
潮俗云水井中的水族是“井公”、“井嬷”的子孙,不可以伤害它们,打水时也要避开它们,如果不小心抓到它们,要马上放回去,不然就要受到神明的惩罚。其实,鲤鱼是人们放养的,意在通过它们的生长状况,判断水质的变化,同时预测天气的阴晴旱涝。现如今,井旁的古树和古树庙都以不复存在,井中传说的四条赤鲤是否还在,也因经中漆黑一片而不得而知。现该井仍为附近居民日常饮用供水。
义井位于太平路东畔,井对面的巷道,原名“佛道巷”,后因井名改称为“义井巷”。光绪《海阳县志·舆地略》载:“义井,在城仁贤坊大街,栏上镌义井第一泉,永乐元年(1403)建。”井栏为内圆外八角形,井旁立有方形古碑,碑高105厘米,宽56厘米,上面刻字:“海阳县正堂禁止军民人等在义井之旁污洗严示。”碑题嘉庆二十三年(1818)十月二十九日。井水清甜可用。
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宋室南走,宋帝昺与陆秀夫,张世杰等辗转南下,路过潮州城。适烈日当空,大家喉咙干渴,都想喝水解渴,忽见路旁有一口水井,宋帝昺喜出望外,走到井边,探头一看,井水清澈透底,一股凉气扑面而来。可惜水面低,伸手不能及,随命侍从寻找水桶。时兵荒马乱,家家关门,户户逃难,行人绝迹,匆忙间到哪里去找水桶呢?无法喝到水,君臣只好望井兴叹。骤然间井水滚滚向上猛涨,直冒上井台。群臣见状纷纷伸手掬饮,喝得连声叫好。宋帝昺喝后感慨道:“井亦知君臣之义,朕将何以报之,就封你为‘义井’吧!”。后来,人们就把这口井称为“义井”,并一直沿用到现在。关于志载“永乐年建”,人言此或至明时筑井栏时镌,然是否可靠,宋帝昺有无到潮,也未见志载,姑妄听之。
潮汕水井深受世人的崇拜,民间有井公井嬷的神话传说。老一辈的人在冬至这一天会在水井贴冬节丸,除夕要盖井不汲水。正月初一人家自觉不上井台打水,初二凌晨,则由长者带着礼品(桔子,粿品等)前到井台祭拜,打上第一桶水,称为“开井”,然后就可以照常打水饮用。过门的新娘也要到井边焚香叩拜“井公”、“井嬷”,并打上一桶水,一半洒向井周四方,一半倒回井里,自此以后方能到井边打水,称为“煞井”。
自1914年汕头自来水公司在庵埠建造自来水厂竣工正式供水,潮人始饮用上自来水,水井也将逐渐成为历史的见证。然而,“背井离乡”的这句史话,仍令海内外世代潮人铭记难忘。离开家乡的人,总不忘在启程之前,到井边捎取一抔井土,随身带去。到了客乡再把它投进新的水井中,据说只有这样才不致于不服他乡水土。这一习俗,如今还一直沿袭着。


2.东门古井与莲花井

潮州城内古井有“东西日月,南北七星”之名,“东西日月”指的是东门大井和名胜境古莲花井,“南北七星”指太平路四目井及北门三目井。在城区现存古井中,历史悠久而又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当推东门古井。据载其为宋代古井,历代重修皆有碑记。
东门大井在潮州市区东门街中段南畔,光绪《海阳县志》载:“东门大井在城生融坊东门街,源通韩江,挹注不穷,栏上有宋熙宁八年乙卯重修及元明重修年号各刻”。井以石为栏,内圆外八角,每边宽44厘米,井口对边长107厘米,原井圈残高50厘米,井南侧护壁上有三块碑刻,分别记述“乾隆癸卯(1783年)腊月街众重修古井”,“同治丁卯六年(1867)阳月街众重修”,“光绪十一年岁次乙酉(1885年)冬月重修,潮州府正堂朱捐银壹百两正,海阳县正堂温捐银贰拾两正,街众捐银叁百叁拾叁两,合共用银肆百五十叁两”。井栏东北面刻“熙宁八年(1075)乙卯重修”,北面刻“至正甲戌陈梁金□蔡砌石同立,□□修”(查元至正无甲戌年,疑为误刻),东面刻“万历辛亥吴锦题重修”,西北面刻“辛亥仲冬望日柯植陈珣己财重修。”
林大川在《韩江记》中有载:“初建凤城,四门凿四井。一曰大井,在东门街,极其灵异。若见井底水翻,污泥上泛,水立变黑,不出三日,定有火灾,屡验不爽”。现城内居民已使用自来水,该井逐渐废弃。
古莲花井在潮州市区西马路西段与西平路交叉路口。潮州城公用井除供群众日常饮用外,还有一种被称为“防虞井”的,即预防疏虞的意思,主要作取水救火之用。据光绪《海阳县志》载:“防虞井二:一在城西里仁坊曾厝巷头(按:因建设已被掩没);一在西街和睦坊名贤庙左,水涨时映日,俯瞰有莲花影,故又名莲花井。” 莲花井呈圆形,井圈高61厘米,内径74厘米,外径108厘米,花岗岩石砌成,井壁用砖筑砌,井栏上方口沿上镌隶书“古莲花井”四字,井旁墙上嵌有石刻一方,记曰:“光绪二年莲花井重修,杨宅捐出自己□□墙,此为修井之用,此记”。该井长期为当地居民日常食用之水井。
据说,当初井内泉水过猛,时挟喷井中泥沙,遂以一石雕莲花置于泉眼,使泉水清澈可用,故每于正午,阳光直射井底,井中即浮现莲花影,清晰可见,蔚为奇观,昔曾以“莲井浮影”列为潮州内八景为一。林大川《韩江记》载:“莲花井,在郡西,井内有石刻莲花故名。昔日每逢日午,则花浮水面,后为屠狗者所污,其花遂杳,而井尚存”。林氏咸丰年间人,言井内莲花为屠狗者所污而消失,未必尽然,而距今已130余年矣。然距父老言,民国初年名胜境左近人家,有日午于井汲水者,井中莲花还依稀可见,故也难断言莲花何时消失。依理应是由于社会发展,周围民居密集,午照难入井中,而莲花遂无以复见。1987年,政府拨款重修莲花井,翌年春竣工,又于井被壁石镌“古莲花井”四字,略见古朴,现在其前围以栏杆加以保护。


3.石佛出米

在潮汕民间,一直流传着“梅林湖沉船,甘露寺出米”的传说。梅林湖位于潮州市庵埠镇西北部的桑浦山南麓,是潮州境内最大的天然湖泊,由古潮州海湾淤积而成,至今仍保存着完好的古海蚀石群,被誉为天然的“地质博物馆”。说到梅林湖,必提及甘露寺。
甘露寺位于桑浦山玉简峰西麓,因寺后有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汨汨流出,清凉如冰,甘醇似露而得名。形地者说这一带的山势似雄狮戏球,张口大笑,甘露寺正是它的狮嘴,故此峰又称狮子岩。相传在宋朝时,山上建有玉简塔,明嘉靖年间林大钦重修,由于曾是状元读书处,故也称文峰,在明代曾列为潮州八景之一,称“文峰飞翠”,惜于光绪五年(1879)雷击而塔毁。《海阳县志》载“有岩迤西回,龙山有甘露寺,相传孝子庐墓于此而甘露降,故名。”清代林大川在《韩江记·狮子岩》中也写道:狮子岩在桑浦山顶,形状若狮张口昂头作啸天势,下有石洞,洞旁有天然石罗汉,大肚深脐,呵呵笑笑。相传脐出米以供游客餐,余闻僧言,留题寺壁:异事流传最好听,子虚乌有总无凭,圆脐果出长腰米,不应人间乞食僧。
拾级而上甘露寺,有高八尺,宽一丈三尺的石佛坐东朝西于寺北,此佛像依寺后壁的岩石浮雕而成。相传从前这个石佛的肚脐会流出白米,肚脐虽浅,但不管当天人多少,来的人数多米就出得多,来的人数少米就出得少,但总能确保一天之用,只是多少都得慢慢的取出。潮汕另一句俗语“现米煮定饭”喻坐享其成,也来源于此。可惜后来有有个沙弥对于每日慢慢取米感到不够耐烦,索性就将石佛肚脐凿深凿宽,想可快些取米,谁料石佛肚脐被凿之后,就不再出米了。说也奇怪,当甘露寺石佛会出米时,山下的梅林湖时常沉船。自石佛肚脐被凿破不出米后,梅林湖沉船的事故就极少发生了。
相传在潮阳、澄海、海丰等地均有石中出米的事件发生,并与这一传说相类似。《潮阳县志》云:石井山有三峰寺,建自宋政和年间,相传石室有一石穴,每天早晨都会出米,以供一日之炊。凡来往船只过江,必投米于江水之中,不投则遇阻风,舟不能行。后来寺庙建成后,石穴就不再出米了,来往船只也不再往江中投米。《澄海县志》和《大埔县志》也有相类似的记载。
甘露寺面积约400平方米,寺中有许多处行贤墨迹,笔法苍劲有力,如甘露寺石壁现有“玉简书院”石刻,每字二尺见方,传为林大钦手书,工部侍郎陈一松亦曾在此讲学。明万历末年,潮州知府贾宗悌、同知莫天麒曾主持修造,后代仍有人续修。除此之外还有“甘露洞天”石刻,每字一尺三寸见方,传说是明代工部侍郎陈一松手书;还有“万寿云宫”石刻分二行,每字一尺五寸见方,有铭“温震天题”;还有“玉简峰赵师恕书狮子峰左”每字一尺见方;“威灵保障”,每字也一尺见方。这些石刻字字遒劲,骨力深藏,亦为潮汕摩崖石刻的重要部分,供过往游人瞻望摩习。


4三家巷与普同塔

在历史上,潮州曾遭受过二次“屠城”。这二次“屠城”分别发生于宋元之交和明末清初,它既是民族矛盾的反映,也体现潮州人民在异族统治者屠刀下的英勇壮烈斗争和苦难。至今,在坊间还流传着三家巷和普同塔的故事,以纪念这一段历史。
第一次“屠城”发生于宋末景炎三年(1278)。摧锋寨正将马发率残部退守金山子城,终因寡不敌众,全家殉节。城陷后,元军迁怒于城中百姓,进行“屠城”。全城人民在元兵屠城过程中几遭杀尽。《潮州志》“丛谈志·三家巷”条载:“元唆都屠城时,传闻仅逃三人藏于巷中,故后人取此以名其巷。”按语《补读书庐诗集》诗云:“不见唆都陷城日,滔滔漂杵血流红。三家巷口留遗念,纪取胡元一劫中。”
关于三家人之所以得以幸免,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在元兵攻潮前,在潮州城出现一行状面貌古怪的老者,拿着藤箍沿城兜售,索价百金,说是挂在门口可消灾消难,把它挂在家门口,则一家得以保全,挂在乡门,则一家得以保全。然而因为价格过高,很少有人搭理他,惟有三家巷一户人家,日子还算小康,奇其貌,遂购存。等到唆都屠城之日,面临灾难,姑信其言而挂于巷门之上。屠城时,元兵到这巷口,只见这巷化作杂草丛生,废墟残垣,因而未被元兵发现,等到屠城三日过后,城中居民已无噍类,惟有这巷中三户人家尚存。如今,民间每遇灾难,尚有悬挂藤竹箍的遗俗。
潮州的第二次“屠城”发生在清顺治十年(1653)的潮州总兵郝尚久反清复明失败时。郝尚久原为广东提督李成栋部将,顺治五年(1648)随李反清,任潮州总兵。顺治七年,郝尚久降清,但未受重用,怏怏不乐。是时明末遗臣郭之奇正策动收复潮州,于是郝尚久又举兵反清。顺治十年,清朝派耿继茂率兵围城,并收买郝之部属吴六奇、蔡元、王得功等为内应,是年九月十三日,潮城陷落,郝率残部退回金山营寨,后与子投井而死。清兵进城,屠杀三天,义军居民,死者近十万人。史称:“纵兵屠掠,遗骸十余万”、“死者如积”,揭阳县观音堂海德和尚与居士钟万成赶来,收尸聚焚于西湖山,将骨灰葬在西湖南岩,在葫芦山南侧山腰建普同塔超度亡灵。嗣由僧人海德、钟万成等,以佛教名义,收集骸骨,于葫芦山山麓焚化,掘坑埋灰,建“普同塔”,塔前有对联“逝者如斯夫,掩之诚是也”以记之。1939年潮州沦陷时,普同塔被毁。1959年潮安县人民委员会筹资重建。
近代书家佃介眉对此有《湖山普同塔》一诗,今敬录于兹:
复骼行僧不厌疲,未闻十万土尽归。抗清一役屠杀甚,到处难忍尸横窥。
海德万成僧最力,化葬不避嫌疑为。普同有塔今尚在,宁非正义安得斯。
遐迩经过人共仰,一念当年泪坠碑。难得清明重九节,开元祭扫何尝违。
今有住持纯信者,继起前僧名不移。湖山南郭相辉映,一为军民一僧尼。
地下共欢何当异,人歌前后厚于慈。荒烟野草多归尽,对此宁堪不护持。
当途重饰岂无意,为国终不腐鼠遗。欲知捍城郝尚久,兵穷劲节日月辉。


5.府楼猴
潮州府楼和东门楼一样都是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修建的,当时主持工程是通判张杰,他是个建筑行家,于是将府楼建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楼高三层、四面垂檐,自上而下逐层收缩,可惜美中稍显不足,那便是缺少一股灵气。张杰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一化解方法。
在府衙正门镇海楼(有镇三阳而安南海之意)上有三套栏杆,三层十二面走廊共有一百零八根柱头,如果在每个柱头上都放置一只形态各异的木头猴子作为装饰,那么整座建筑便会显得生动活泼和朝气蓬勃。本来府衙是执法办案的严肃之处,又不是花果山,为何要用猴子也装饰?原来,在古代等级非常森严,不可有丝毫僭越,如皇帝用龙,督抚用虎,州府古代为方圆百里的侯郡,猴音谐侯,故用猴子装饰,加上猴子机智灵活,人皆喜爱,猴王孙悟空又是神仙,故能带领神猴们镇妖斩怪,确保潮州人民平安,而府衙前也有群猴为戏,其乐融融,故此方案特显其匠心独运。
相传张杰特地从潮汕各县挑选最负盛名的木雕名师一百多人到潮州竞艺,张杰把他们隔开后,叫他们按规定尺寸各做一只木猴,然后选出各有独特风格的一百零八只,由于各木雕师傅互不服输,于是将最好的才艺都展示出来,故木猴群异彩呈纷,各显神工鬼斧,有其浓厚的艺术感染力。由于府楼在潮州城的中心,故人们总看到这些木猴,并认为它们长期在窗外吸取日月光华,已成为神猴。
相传在府楼前有个卖豆汤的小贩,有一天在府楼上仰卧歇息,朦胧间忽听耳边有人谈话,其中一人说:明日午刻,湘子桥第三洲头,当有乞仙到。另一个说:乞仙既到,便可同游。正好这时,他突然惊醒,回顾四周,并无人影,只有两只木猴相对而蹲。此人知有异,隔天豆汤也不卖了,准时来到湘子桥第三洲头,果有一乞儿在此洲头乞食。豆汤贩一看便知此人就是昨天梦中听到的神仙,倒地长跪而求其超度,乞儿说:你怎么知道我是神仙?他如实回答。乞儿拿出一包槟榔果说:既然是木猴告诉你的,你理应感谢他们,然后回来见我,我再度你。此人不知是计,急忙拿了这包槟榔回去放在木猴头上,每颗槟榔均化为把木猴钉住之铁钉。此乃涉露仙踪之报也,故潮州俗语有“府楼猴——无变走”喻脱身不得。又有传说在火烧府楼之前曾有人偷走府楼木猴,因原先木猴是用孔榫接住檐头,取出较易,后有赌徒财迷心窍,先拜木猴助其赌场出千成功,赢得钱后,便偷回家供奉。消息传开后,因当时潮州赌风甚盛,木猴被偷多只,府衙怕被再偷,于是把剩下的用大钉钉住。
一百零八根木柱的望柱上刻的木雕小猴一百零八只,形态各异,造型极为生动,形家谓此为镇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可惜辛亥革命时火烧潮郡镇海楼,府楼被夷为平地,而府楼猴也难逃其厄,现仅存三只。一只由省博物馆收藏。两只由潮州市博物馆收藏,一双手抱膝,闭眸沉思;一左手搂膝,右手挖耳,活泼逼真。


6.湘子桥神仙
韩江有谚曰:凤凰山头无日无云烟,湘子桥上无日无神仙。相传古时有一醉汉,天天拎着酒壶到广济桥十八梭船上独饮。他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时而卧倒在东西两洲鉎牛旁,时而吟唱道:“骑马不及骑牛好,陆马难追水牛走。湘子桥头水牛生,骑牛翻身朝北斗。”有一天水涨了起来,而此时这一醉汉尚未醒来,忽然有一大水牛从水面下浮出,他翻身骑上牛背北望,往凤凰山顶飘然飞去。人们这才知道,他竟是一位神仙。因为这个传说,大诗人丘逢甲作了这样的诗句:“何处骑牛寻醉汉,凤凰山上日云烟。”相传在湘子桥上曾有人卖竹节连环者,一圈套一圈,很久都无人问津。适逢一天巡道的公子游玩过此,便以三文钱买回一个,回到府署,被巡道看见,惊道:凡间怎么会有此奇巧,这应该是神仙的游戏之物。重新回到湘桥,那卖竹节连环者已杳无踪迹,此时方醒悟到此人为仙人所化。于是作歌曰:“若说无仙缘,何又桥头遇。若说有仙缘,何到桥头去。有缘与无缘,我甚昧其故。功德积三千,再盼仙来度。”


7.桥脚鲤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闽粤交通要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至明正德八年(1513)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貌,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来潮汕,一定要参观这座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的湘子桥,桥上形式各异的亭台楼阁是此桥的一大奇观,因桥墩楼台曾兼作经商店铺,故有
“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美称。民间还流传着“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的歌谣,可见古桥在潮人心目中的地位。关于在这座桥,还流传着许多传说。
相传,在湘子桥东段的第三个桥墩下面有一洞窟,里面住着一条神鱼。清郑兰枝的《韩江闻见录》就此有所记载:每逢雨后,当水涨至离洲只有若干丈时,神鱼就从洞窟中游出,在岸上只能见到它的尾巴在水中摇曳,足有一尺多长。神鱼出出没没,摆弄波心。曾有人想通过撒网捕捉它,明明见它已经入网,但一拉上来,网里却空空如也。因此,人们将此视为神迹。
稍晚的林大川在《韩江记》中则记述:“初起湘桥,匠人刻一石鲤于桥墩,而诅咒之,后遂出鲤,鲜美异它处,为潮品第一。”这有着“潮品第一”的桥脚鲤,在清代,由水生水长的疍家人烹调成为六篷船上一道鲜美的佳肴:“跳波一撇雪花溅,鲤鱼尾胜猩唇红”(黄钊诗)。这一时期另一诗人周易也写到:“六篷船泊灯初上,鳄渡秋风唤买鱼。”湘子桥的桥脚鲤,吸引了不知多少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前来一饱口福。相传有一富家子弟名叫郑福禄,听说潮州城湘子桥下的鲤鱼较其他地方鲜美、清甜,且远近闻名,于是在他到潮州城考秀才那年,特地带上一个厨子,想一饱口福,尝尝这桥脚鲤的美味。
到了城里住下后,郑福禄每日都要厨子去买桥脚鲤回来做菜吃。这桥脚鲤虽然鲜美,但他又害怕这买来的鲤鱼是用人粪作饵钓到的,于是每逢厨子买鱼回来,都要特别交代他宰鱼时要洗干净,特别是鱼喉要多洗几遍,不能留有半点杂味。这可把厨子搞得提心吊胆的,每次宰鱼足足要洗去半桶井水。可是到了吃鱼的时候,郑福禄吃得是狼吞虎咽了,可辛苦了半天的厨子却半口都没有吃到。厨子对此耿耿于怀,于是想出一计,想捉弄一下郑福禄。
有一天,厨子把买来的鲤鱼洗干净后,偷偷地将事先准备好的半截香蕉塞到鱼喉里。待煮熟之后,捧到主人桌前,郑福禄照例举起筷子先挑鲤鱼喉头检查,没料到这次鱼喉里黄澄澄、粘乎乎的。啊!这不是人粪吗?他脸色骤变,但没呵斥厨子,反而故作镇定地问厨子:“你今天的鱼洗得干净吗?”厨子回答说:“少爷,今天的鱼,跟往常一样,也洗得很干净啊!怎么,有哪里洗得不干净吗?”郑福禄说:“没有没有,看你平时煮鱼也挺辛苦的,今天的鱼就赏你吃吧!”厨子装作消受不起的样子说:“不、不、不,您是主,我是仆,您的东西我哪有福气吃呀!”郑福禄一听,火冒三丈说:“叫你吃,你就得吃!难道你在这鱼做了什么手脚不成?”厨子听后忙说:“没有没有,我吃,我吃就是了!”说完举起筷子,故作委屈,但不一会,就把一条香喷喷的桥脚鲤吃得精光。这郑福禄还在那边洋洋得意呢!哪里知道厨子真的在鱼喉里做了手脚。
现如今,下午傍晚的时候,还可以在桥边看到垂钓的渔人,正在向来往的游人证实这桥脚鲤故事之不妄。

8.刘昉与《幼幼新书》
刘昉(11081150),字方明,宋潮州海阳东津(今潮州意溪)人,潮汕先贤刘允的长子。于北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考中进士,授左从事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改左宣教郎、宗正。九年(1139)以祠部员外郎(掌祭祀、祠庙、道释,六品),后上条奏广南(广东广西)社会政治利弊,改礼部员外郎。次年试太常少卿,上奏疏论河南自奸贼刘豫投金,僭称(“大齐”)帝号之后,民受其害,现初恢复,应选拔良吏前往任职,以使民得安生。此论甚获朝野称誉。积极支持爱国名相赵鼎的抗金主张,并建议巩固河南,以利北上抗击金敌,终以不附合与金媾和,遭到右谏议大夫何铸的弹劾,后因鼓动是非罪名被罢职。不久重被起用为荆湖转运副使(正五品),加直秘阁职衔,任虔州(今赣州)知州(正五品)。十三年(1140)移潭州(今长沙)知州,在任收回被武冈军(行政区划名,在湖南)瑶人杨再兴父子侵占近20年的帅府田地,招民回归耕垦,并奏准免予赋税,升直徽猷阁。十六年(1146)迁直宝文阁。十七年调夔州(今四川奉节)知州。在他官辖的地方注意减轻民众的赋税负担,重视整修文物古迹,如修治武侯八阵图及杜甫故居,受到民众赞扬。夔州任满,加直龙图阁荣衔,故后世称其为刘龙图。其后再次被任命为潭州知州(一说未赴任),兼荆湖南路经略安抚使。二十年(1150)八月病卒于潭州任所。后人用“三帅潭州,一临夔府,遗爱在湖湘”来评价他,甚是允妥。
刘昉从政之余,于医道深有研究,并编成《幼幼新书》以济世。李庚在《幼幼新书》序文中写道“刘公镇抚之暇,尤喜方书,每患小儿疾苦,不惟世无良医,且无全书。孩抱中物,不幸而殒于庸人之手者,其不可胜计!”他一方面广读医学典籍,录取前贤关于儿科之论述,另一方面则重视搜集民间流传的儿科验方秘方,“因取古圣贤方论,与夫近世闻人家传,下至医工、技工之禁方,闾巷小夫已试之秘诀,无不曲意寻访,兼收并录。”在做好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刘昉于晚年任潭州知州兼荆湖南路经略安抚使时,以乃父《刘氏家传方》为蓝本,编写儿科专著《幼幼新书》。他命僚属王历和乡贡进士王湜二人,按照他的设想,将搜集到的有价值儿科医学资料分门别类编成四十卷。当此书撰至三十八卷时,刘昉因病猝然离世。其继任者楼譸继续主持完成《幼幼新书》最后两卷的撰写工作,并为该书作跋,于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命工予以刊行。该书每卷均在卷首概括有四字的重点标题,卷内有若干门(篇),分设547门,约155万字,载论1207条,方7633首,灸法204条,其中有小儿眼、耳、鼻、口、喉、齿等科和吐泻、虫痢、惊风、疳、痘、疹、头疮等病症和处方,书中处方用药方面还有丸散丹膏以及针灸法及外治法,内容详尽,取材广博,所采方论,多属佚书。《宋史·艺文志》中把这部书列为全国性的医学名著,此书现存有明人墨书真本和万历重刊本,每卷首尾都刻有“中山世裔”和“和阳刘氏奕世儒医”的印鉴。
《幼幼新书》博采宋以前方书93种,属于佚书的多达63种,以《太平圣惠方》、《千金方》引用最多,许多早期儿科医疗文献得以保存。元代曾世荣认为此书过于庞杂。明代陈履端则认为《幼幼新书》“心保赤子,具本、具末、具变,悉中肯棨”,并著有《幼幼新书》删节本,“裁初本十之三,稿凡四易”。
刘昉主编的《幼幼新书》,整理汇集宋以前有关儿科学的成就,保存了许多极有价值的儿科医学文献资料,搜集了为数众多的民间儿科验方,集北宋以前儿科医学之大成,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该书还保存了现已失传的古代儿科典籍的佚文,凡所征引皆注明出处,取材广博,是校勘、整理、辑复古医书的重要参考文献,因此具有极高的文献研究价值。
附各卷目及相关内容:卷一至三为综述部分,包括求子、方书叙例、小儿调理、用药及诊法;卷四至五为初生儿的保育及诊治;卷六为先天疾病;卷七至十二论蒸忤,、啼、惊、痫;卷十三至十七论风寒时气、咳、疟诸病;卷十八为斑疹麻痘;卷十九至二十二为热痰、汗、疸、寒逆、积诸病;卷二十三至二十六为各种疳症;卷二十七至三十为霍乱、泄痢、血证、痔、淋等;卷三十至三十二为虫病、疝瘕、水饮;卷三十三至三十四为五官诸病;卷三十五至三十九为痈疽、疮疥、丹毒、外伤;卷四十论药叙方及引用方书。

9.马发守潮州

马发,潮州海阳人,于宋德祐元年(1275)任摧锋寨正将。摧锋军原为南宋绍兴年间组建的一支地方独立部队,全军盛时兵勇多达七八千人,至南宋末尚有三四千人,然而到马发时,兵士却只剩130余人。但马发就是凭着这一点正规军的兵力,加上一些民兵,坚守潮州城达年余之久,并与强悍的蒙古铁骑鏖战近一个多月,前后打了三仗,上演了潮人在宋元交替之际最为悲壮的一幕。
南宋景炎二年(1277),元兵下临安,控湘赣,逼闽粤。潮州知府叶侯闻风弃印而逃,当是时,寇盗蜂起,州城四郊民众纷纷建栅设垒以求自固。正是在这样一种纷乱局势之下,马发受命于危难之间,毅然率领摧锋军由州北入卫潮州城,主持军政事务。后元兵破汀关,逼梅岭,漳潮梅循数州告急,马发与循州刘兴,梅州钱荣之向元军归顺。流寓于珠江口的宋帝闻悉后,派安抚使方兴抵潮,慰谕潮州摧锋寨正将马发“摄州事,称安抚使”。马发反正,率众坚守潮城。是年,省镇抚忽鲁浑兵到潮阳县,派人谕降。马发退守鸡笼潭(摧锋寨兵营所在地),利用有利地形,击退元兵。这年冬天,元帅唆都再次进攻潮州城,但屡攻不下,唆都怕错过与塔出广州“富场之期”,只好暂退,转攻惠州。翌年正月,元将唆都在郡豪陈懿的配合下,将潮州城团团围住。经过短期的休整,“城守益备”,马发“勒兵闭守城中,军民乘城诟骂,大兵不胜其忿”。元兵塞堑填濠、造云梯、鹅车,日夜急攻,马发用计“潜遣人焚之”。《元史》卷一二九《唆都传》中称唆都久攻“二十余日不能下”,不得不使用重赏之策,他对元军下令说:“有能先登者拜爵,已仕者增秩。”但潮城仍岿然不动。至二月底,元军中的“智囊”乌古孙泽看清潮城久攻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外有很多义兵应援。于是分兵攻破周边营垒,驱散义兵,潮城遂孤立绝援。二月廿九日,南门巡检黄虎子见大势已去,将降书系于箭上射出,与陈五虎通谋,约定晚上大开南门,接应元兵。同时,元军悍将兀良哈尔也从浮桥东门率先登城,马发率军民死守月余的潮城陷落。这是南宋溃亡后落入元兵手中的最后一座州城。元兵入城后,为报久攻不下之仇,对潮州进行屠城,史载“焚民室庐,火焰亘天,城中居民无噍(指活着的人或动物)类”,而投降的黄虎子也被陈五虎所杀。马发决心拼一死战,率领残兵100多人退守金山前的子城,又浴血奋战了三夜三日,兵勇死战殆尽。眼见大势已去,马发遂令妻妾家小皆缢死,自己也喝下鸩酒,全家13人壮烈殉国。时为南宋景炎三年(元至元十五年,1278)三月一日。唆都在潮州之役后,晋参知政事,行省福州,其子百家奴也赐虎符,管军万户,五虎之一陈懿则授为首任潮州路总管。
后人为纪念马发和潮州人民抗元,在金山上修筑马发墓,墓碑书“宋安抚使、摧锋寨正将、知潮州事马公暨阖门全节之墓”。巡道张铣在山巅绝顶作马公墓联:
宰臣去国,少帝蒙尘,乾坤何等时,守此一片孤城,汗血难消韩水碧;
井澳腾波,门沸浪,妻孥同就义,留得半荒冢,残山犹带宋家青。
后人又于墓旁植苍松翠柏,以喻高风亮节,人称“马丘松翠”,后又改为“金山古松”,成为潮州八景之一。元至正六年(1346),广东道肃政廉访司事周伯琦莅潮,应潮人之请,为马发立祠于金山南麓,并亲自撰写《宋死节臣马侯祠记》,“方炎赵讫命,四海之人莫不顺时变以为己计,马侯独以孤孱之馀,扰骁鸷之众,非有所挟而气益厉,非有所冀而志益坚。其所成就,真足以暴于天下,所谓舍生取义者,于是乎见之。”明嘉靖十三年(1537),潮人追奉马发为“金山圣王”。据嘉靖《潮州府志》“祠祀志”载:“马公祠,在县治北金山上,祀宋摧锋寨将马发。岁春秋二仲月次丁举行。”并于金山巷口建“忠节坊”,坊额为揭阳黄一道题书。坊几经修复至今尚在,是府城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古牌坊。

马公墓在建国后曾多次重修,在金山中学新教学楼前,原松柏已苍老,代之以两株参天古榕,也有人称之为“金山古榕”。清代爱国诗人丘逢甲曾游金山,于金山一小亭题下一联:“凭栏望韩夫子祠,如此江山,独让前贤留姓氏?把酒吊马将军墓,奈何天地,竟将残局付英雄”。


10.护国菜

作为潮州传统名菜,护国菜就跟川菜的宫保鸡丁、闽菜的佛跳墙、苏菜的文思豆腐、杭州菜的宋嫂鱼羹一样,其由来,都有一段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
话说宋元之交,元兵南下,少帝赵昺在陆秀夫、张世杰等一班臣子的护卫下,逃亡到广东潮州,一路疲于奔命,已饥肠辘辘,遂歇息在一座破庙中。当庙中和尚了解到他们是落魄君臣时,本想做点儿丰盛饭菜款待他们,然而兵荒马乱,深山小庙中哪来什么好东西可招待这位真命天子?无奈中只好到菜园里采摘了一些番薯嫩叶,用开水汤泡,除去苦涩味,再剁碎下锅煮成羹汤,恭恭敬敬地进献宋帝。不想少帝吃后大为称赞,问起菜名,和尚说:“山野苦僧,岂知菜名?但愿能解皇上饥渴,保我大宋江山,吾愿足矣!”少帝听后,大为感动,于是顺着和尚的话意,将菜赐名为“护国菜”。自此,代代流传,沿袭至今。
据宋史记载,宋端宗于景炎元年(1276)逃亡到潮州,而番薯传华,约于明朝万历年间才从南洋一带引进的,与宋帝莅潮时间相差300年,因而护国菜传说的真实性普遍受到了怀疑。但就传说而言,它总有一个不断演变加工的过程,番薯叶可能只是后世在传承中出现的代替物之一,护国菜最初的原料或许就是野菜。换句话说,护国菜其实是一种野菜羹。当时驻扎在南澳的宋军很可能就是粮食紧缺,吃的就是野菜羹,但为了鼓舞士气,于是就说成是护国菜。
随着时间的推移,今日的护国菜在厨师们不断地研究改良下,已成为各潮州菜馆招待稀客嘉宾的上等佳肴。现在这道汤菜的制作过程大概如下:选取新鲜番薯叶,摘下嫩芯,把薯叶茎丝抽掉,放在混有盐和猪油的开水锅里泡一下后压干,以清除苦涩味;然后切过横刀,爆炒于油锅,使薯叶更呈碧绿,再配上云腿、老母鸡和草菇等佐料,加上汤煨制,便可盛于一个漂亮的瓷盅中端上桌。它的汤面有一层薄薄的油莹润泽,用汤匙舀汤时可看到悦目的浅翡翠色,喝起来鲜美无比;那“护国菜”的叶子吃起来有一种未曾尝过的淡淡香味,软嫩可口而不肥不腻,其妙难言。这般别具风味的汤菜,比七百年前那位落荒逃难的少帝所吃的,要精美多了。千变万变,不变的是那个响亮的名字:“护国菜”。
明末泉州人何乔远编《闽书》时撰写了一篇《番薯颂》,盛赞番薯的各种价值。现在科学研究也证实番薯叶具有食疗保健的作用,它可防止心血管脂肪沉积,对补气疗虚、补肝明目、健脾强肾、益肺生津都有一定功效,常吃有预防便秘、保护视力和防止疲劳,并有益于减肥健美、降血糖、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
潮汕诗翁张华云有《竹枝词·护国菜》,诗云:“君王蒙难下潮州,猪嘴夺粮饷冕旒,薯叶沐恩封护国,愁烟惨绿自风流。”


11.王源除怪石

在饶锷老先生辑纂的《西湖山志》卷九之“艺文”中,有姚瀚《蟾蜍石》诗一首:谁将湖畔蟾蜍石,驱向韩江作石梁。济得万民功不朽,粉身碎骨又何妨。这是一首纪实诗,其背后有着一段在潮汕地区广为流传的故事——王源除怪石。
王源(1376-1455),字启泽,号韦庵,福建龙岩人,明永乐甲申(1404)进士,于宣德十年(1435)至正统十年(1445)任潮州知府,是历史上治潮时间较长、建树较多的清官良吏。王源在潮任职期间,宽明仁恕。万历《漳州府志》卷二十二之“龙岩县”中称其“初下车,举廉能,黜贪黑,讲求利害而罢行之。修郡学,躬课诸生行业。立社学,修桥梁,除虎患,筑长堤六百余万丈。郡治火发,仰天以祷,天为反风灭火。”在其治潮之间,尤以扩充、完善湘子桥,除掉了西湖山上的两块怪石最得民心,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颂。
光绪《海阳县志》卷三十一的“金石略二”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载:西湖有怪石二,一大数十围,高数丈;一仅及其半,因形状酷似蟾蜍,俗因名蟾蜍石,时常作怪,使潮州时常闹火灾,百姓多诉讼。风水先生认为这两块怪石为“白虎瞰城,主嚣讼、火灾”,王源奉敕守潮后,知悉了本地的具体情况。当时官民中有人害怕怪石作怪报复,迟迟不敢动手,王源于是盟誓:“昔韩愈在潮州能驱除鳄鱼,今日我王源也要除此怪石!”
于腊月既望,命检校谨孚、典史王礼、驿丞秦祖、粮老彭剡等率百人,将两怪石扑碎,不久,怪石便被劈开。由于当时横跨韩江的大桥已颓败不堪,于是就近将石料运去修建湘子桥。官民人等对此项举措无不额手称颂。据说,大石下面还挖出了一个石盘,石盘下面有一异物,眉目口鼻极像人形,这就是作怪之妖物。附近的父老还说,在这旁近有一石头时常自己露出,上有“回风”二字,于是民间用“恶俗去,美风回”的谶语厌之。铲除了怪石,经过石工的加工,大的拿去作桥梁,小的拿去砌桥墩,由是桥成,仅几年便把破烂的湘子桥修复,还增建了五个桥墩,并在每个桥墩上建造了不同式样的楼阁,非常别致。同时在江心急流处用十八条梭形的木船连结起来,排解了潮民长期搭渡船过江的麻烦,形成了今日“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王源还把“济川桥”改名为“广济桥”,其亲笔题写的“广济门”三个大字,至今仍高悬在广济楼城门上。而潮州的火灾及诉讼自此也少了许多。
其实,这一传说背后,隐含的是王源巧妙的利用民间的心理,以民间较能接受的方式,带领人民全面修筑潮州城四厢的堤防,有效地抵抗了水灾。然而,王源修桥筑堤,举廉黜贪,大刀阔斧的举措,也损害了一些劣绅土豪的利益。据《明史》记载,王源在一次审案过程中,当庭杖责一罪民致死,其子向朝廷投诉,“并以筑桥建亭为源罪,逮至京,罪当赎徒。潮人相率叩阍(宫门),乃复其官。”嘉靖《潮州府志》卷五之“官师志”载:“潮多水患,源筑圩岸障田庐,复置乡庾,设乡社,立警铺,政平讼理,有古循吏风”。后来,他要卸任时,潮人再三挽留不住,便为他立生祠,每年都按时进行祭祀。陈献章(字白沙)曾评论说:“吏于潮者多矣,其有功而民思之,唐莫若韩愈,明莫若王源”。王源之所以能与韩愈相提并论,应与他对潮州文化建设确实有所贡献有关。
王源“天资敏甚,凡书一二读,终身不忘,下笔数千百言立就”,传世之作有《韦庵集》、《书传补遗》、《家礼易览》、《异端辨》等。同时,在潮州还留存着《海阳县学文庙记》、《重修城隍庙记》、《周元公祠碑记》和《西湖除怪石记》等影响较大文章。
《西湖山志》卷七之“石刻”中,还记载着《王源除怪石》诗一首,此诗在湖山绝顶,以往县《志》失载,现抄录之,以为结:骈立西山为患久,俄然仆碎不终朝,一双石笋根除灭,百世妖氛气尽消。凤士顿回淳古俗,军民齐唱太平谣,从今正应三阳谶,衮衮公卿佐圣朝。正统元年七月七日王源启泽韦庵题。


12.东莆遗事
林大钦(15121545),字敬夫,号东莆,明正德六年(1512)农历十二月初六日生于海阳县东莆都(今潮州市金石镇)仙都村。林大钦从小家境贫寒,但十分勤勉好学,史称“聪颖异俦”。于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科,崛起岭南,射策明廷第一,为我们潮汕地区在科举时代考中文科状元的唯一一人。
相传在他十几岁时,曾随父进府城,在书肆中看到苏洵的《嘉祐集》,翻开一读即爱不释手,随即恳求其父购回家中,后日夜研读。接着,他又熟读了苏轼、苏辙的文章,深得三苏笔法,以至“操笔为文,屈注奔腾”,神气宛若三苏。
嘉靖十年(1531),刚满十九岁的林大钦,在府试中便锋芒初露,使有关官员“相与叹赏”,时任巡按御史吴麟也大加称赞,言其日后“必大魁天下”。是年秋,林大钦赴省参加乡试,得中第六名举人。越年春,林大钦抵达京城参加会试,得中贡士,取得了参加殿试的资格。科举考试,其文章历代相沿,早有定式,明清两代尤甚。当时担任主考官的礼部尚书夏言,谨遵经义策论之程式,一再告谕诸生“毋立异”,并据此选定了孔、高二生之卷,以备御览。然而林大钦却凭其洋洋四千余言的《廷试策》,使都御史汪阅后,大为惊叹,并将之推荐给大学士张孚敬,后呈明世宗亲裁,林大钦遂以“咄嗟数千言,风飚电烁,尽治安之猷,极文章之态”
的《廷试策》,为嘉靖皇帝“拔之常格外”
,御擢第一。
明洪梦栋对此在《林东莆先生全集》卷首序中评论到:“东莆之于子瞻(苏轼字),则形神俱肖矣。壬辰对策大廷,顷刻五千余言,排荡屈注,渟滀蕴崇,直与子瞻《万言书》争千秋之价!”
辑有《潮州耆旧集》的冯奉初(道光年间,潮州教授,顺德人)也说:“东莆林公英年入对,振笔疾书,阅者骇怪,而知己乃在九重。”这里将嘉靖说成林大钦的知己,虽不甚确切,但也道出了这种恩荣眷顾之难得。
林大钦中状元,相传还有一个重要的小插曲。郭子章《潮中杂》卷九之郡邑志补》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田汝成记云:
林大钦,字敬夫,自号东莆子。海阳县人,年二十二及第。
先是,礼部尚书夏言知贡举,上言:“举子经义策论,各有程式。迩来文体诡异,旧格屡更。请令今岁举子,凡刻意骋词、浮诞割裂以坏文体者,摈不取。”上从之。会试既毕,夏公复召予语曰:“进士答策,亦有成式,可谕诸生,毋立异也。”予曰:“唯。”因诸举子领卷,传示如前。诸举子皆曰:“唯。”
既廷试,诸达官分卷阅之。时内阁取定二卷,都御史汪公得一卷,大诧,曰:“怪哉!安有答策无冒语者。”大学士张公孚敬取阅一过,曰:“是虽破格,然文字明快,可备御览。”遂附前二卷封进。上览之,擢无策冒者第一。启之,乃林大钦也。
夏公大骇,谓予何不传谕前语。予无以自解,乃就大钦询之。对曰:“某实不闻此言,闻之,安敢违也。”予乃检散卷簿,则大钦是日不至,次日乃领之。因叹荣进有数,非人所能沮也。
已而,授翰林院修撰。以疾告归,未久卒。
虽然林大钦蟾宫折桂,却一不阿权贵,二不慕豪富。在任翰林院修撰期间,权奸当道,积弊难除,其于廷试中提出的均田、择吏、去冗、省费、辟土、薄征、通利、禁奢等八大除弊措施难以施行,遂上书言“转念垂堂之白发”、“满岁乞归”,以母老乞归,不与时流相浑浊。后结讲堂于桑浦山华岩,与乡子弟讲贯六经,究性命之旨,致良知之学。正如郑昌时在《韩江闻见录》中所引述的:“先生正色立朝,与附势者不相入。后有贵人屡书招先生去,先生辞谢,知权贵之难熄也。”嘉靖十九年(1540),林大钦母逝,因哀伤过度,大病一场。嘉靖二十四年(1545)葬母于桑浦山之麓,在归途中病卒,终年34岁,有《林东莆先生全集》行世。


13.东莆联话

林大钦作为潮汕地区唯一一位文科状元,其文“漭漭汤汤,真有屈注天潢,倒连沧海之势”,其诗“冲淡闲适,有类陶韦”,向来为潮人所推崇。但在潮汕民间,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更多是其才思敏捷、善于应对的故事。
翻检史志,偶见曾曰瑛、李绂编纂的乾隆《汀州府志》卷之四十五,“丛谈附”中有林大钦联语一则,录之如下:
明潮阳林大钦,及第假归,道经杭邑,旧有偶句云:“白水头,白屋白鸡啼白昼。”未有对者。大钦随地询名,去县五里许,得句云:“黄泥垅口,黄家黄犬吠黄昏。”人称其工丽,盖白水、黄泥垅悉县辖地也。(上杭县志)
联语以四“黄”字对四“白”字,对偶工稳,情趣相同。一“黄”一“白”,颜色对比;一“昼”一“昏”,时间对比;一“漈”一“垅”,水土对比;这些,无疑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饶宗颐修纂的《潮州志》的“丛谈志·事部”中对这一联语也有收录,同时于按语中存录又一则轶闻:有一次,潮州太守夜巡,到西门楼时,更鼓敲了四下,而转到东门楼时,更鼓却敲了三下。太守认为转瞬之间出现鼓点的差异,很是气恼。第二天传讯门吏,责问前一天更鼓为何出错?并写下一个上联,限三天内一定要对好,否则就要问罪。太守的对子是:“东楼三,西楼四,更鼓不明,不明更鼓。”门吏苦苦思索,不能对上,于是前往求助于林大钦。林大钦略一吟哦,下联随即而出:“南斗六,北斗七,诸星灿烂,灿烂诸星。”门吏大喜,急忙抄去呈献太守。太守见此联对得十分工整,询知出自林大钦,免了门吏之罪,还派人前往林大钦家嘉勉一番,而此时的林大钦,尚为诸生。
关于林大钦善于应对的故事,民间尚有许多。由于篇幅所限,谨将其联语录出,轶闻从略:
闲闲昏昏,昏昏闲困,越闲越昏,越昏越困;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竹架满园,岂能成林大茂?
梅花魁首,何曾从叶先生?
盘鱼难出海,
笼鸟易归巢。
银湖院后虎耳草,
金石宫前龙眼花。
一支灯,审条案,分分明明,照见东西南北;
五两银,课一馆,寒寒冷冷,耐过春夏秋冬。
此木是柴山山出,
白水成泉夕夕多。
林尾摇枝,鸟小毛稀,欲栖身还须用力;
山兜水深,龙犬角现,未得志暂且藏形。
雄风吹粟有在前,
急水流沙粗落后。
眼睛子,鼻孔子,睛子(暗喻曾子)反居孔子上?
眉先生,须后生,先生不及后生长。
叉手蟹,鞠躬虾,专敬林先生仔;
献爪龙,展翅凤,特朝朱夫子翁。
龟圆鳖扁蟹无头.满盘尽是壳;
鳝长鳅短鳗有耳,整篮全无鳞。
碧水灵龟双现瑞,阳数九,阴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数终归通大道,道通大钦会元,一诚有感;
丹山彩凤两呈祥,雄声六,雌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声直奏九重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东鸟西飞,遍地凤凰难插足;
南龙北跃,满江鱼鳖尽低头。
南船载西瓜,乘东风送入北港;
春蕊装冬蟹,命夏莲提往秋溪。
孔子生舟(周)末,
光舞(武)起汉中。
关于林大钦的轶闻,的确既有趣又丰富,当然这其中不一定都是真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轶闻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林大钦在青少年时期就聪颖过人,他所应对的素材,多出自乡土人情,亦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


14.十相留声(集中未收录)

明嘉靖十年(1531)潮州知府邱其仁在府治前新街(义安路英聚巷口)兴建一座“十相留声坊”,在“十相留声”下镌:唐宰相“常衮、李宗闵、李德裕、杨嗣复”;宋丞相“陈尧佐、赵鼎、吴潜、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这些宰相中,有的是被贬到潮州为官,有的则是途径潮州。邱其仁认为潮州没有出过宰相,所以修建了这座“十相留声坊”,鼓励潮州人勤学苦练,能够出现一位宰相,可见他的用心良苦。
这十位宰相中,所谓“留声”者,“声”实甚微也,故潮人对他们的行迹知之甚少。但潮人并没忘记他们,这有“石牌坊”为证、有“十相祠”为证,可见潮人是十分重情义的。这座石牌坊也为号称“海滨邹鲁”的潮州历史文化增添了无限的光彩。莅潮十相的生平简要如下:
常衮,京兆人,天宝末进士及第。德宗大历十四年(779)闰五月以宰相贬潮州刺史。嘉靖《府志》称其来潮“兴学教士,潮俗为之丕变。”顺治《府志》言其“抵潮兴学校,潮人由衮知学云。”
李宗闵,唐宗室,字损之,贞元二十一年登进士第,太和九年(835)贬为潮州司户。宗闵与牛僧孺善,引之入相,与李德裕交恶,凡其党皆逐之,史称牛李党争。工诗文,长于碑铭。
杨嗣复,字继之,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进士及第,与牛僧孺、李宗闵朋党相结。武宗会昌元年(847)贬为潮州刺史。后卒于岳州,谥孝穆。诗文俱名,白居易称其“诗韵清铿玉不如”。
李德裕,字文饶,真定赞皇人。曾两度为相,诗人李商隐誉其为“万古之良相”。主政期间,力主削弱藩镇,唐室几竟中兴。宣宗即位(大中元年,847),嫉其威名,初贬荆南,次贬潮州。大中二年(848)再贬崖州司户。大中四年(850)正月卒于贬所,追封太尉,赠卫国公。由于寓潮时间不长,能标示他与潮州关系的,仅有《到恶溪夜泊芦岛》一诗。
陈尧佐,字希元,四川阆中人。端拱元年(988)进士及第。十典大州,六为转运,直至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官无论大小,所至必有声名。咸平二年(999)贬潮州通判,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官至宰相。卒赠司空,谥文惠,封郑国公。
陈尧佐到潮后借助韩愈的影响,重视教育,筹备修建了孔子庙、韩愈祠堂,挑选优秀的潮民士子读书,经过陈尧佐的努力,潮州的文化事业比以前有了更大的发展。当时潮州鳄鱼为害又严重起来,据说有一个姓张的孩童,被鳄鱼用尾巴卷走,拉到溪中吃掉,陈尧佐听后决定派人去捕杀。在有经验渔夫的指点下,百名勇士用马尾棕打了绳索,再织成捕网,把鳄鱼捕捉。陈尧位叫人把鳄鱼抬到街市中,自己写了一篇《戮鳄鱼文》,宣布了恶鳄的罪状后,把鳄鱼当众杀死。他在潮州的时间虽不满两年,但离任后“未尝一日忘潮”。他回京都开封后,有一潮州王姓举人上京考试,榜上有名,陈尧佐很高兴,写了《送王生及第归潮阳》的诗赠他:“休嗟城邑住天荒,已得仙枝耀故乡。从此方舆载人物,海滨邹鲁是潮阳(即潮州)。”潮州自北宋有“海滨邹鲁”的美称,也就是由陈尧佐的这首诗传开的。
赵鼎,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南渡后,荐岳飞、韩世忠抵御金兵,极力反对和议,遭到秦桧等人的打击、陷害。绍兴十年(1140)贬潮州安置,又移吉阳军(今广东崖县),知秦桧必欲杀己,自书铭旌曰:“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不食而卒,年六十三。孝宗朝,谥忠简。
吴潜,字毅夫,号履斋居士,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丁丑科状元。元兵攻鄂州,吴潜极论丁大全误国,被弹劾贬谪建昌军,徙潮州。景定三年(1262),吴潜病逝。德祐元年(1275),追复原官,特赠少师。
文天祥,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状元。景炎三年(1278)抗元兵败,于海丰五坡岭被执,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长建里(今属江苏建湖)人。宋理宗宝佑进士。祥兴二年(1279)崖山破,陆秀夫对赵昺说:“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背赵昺投海殉国。
张世杰,南宋名将,原为金国人,随宋帝昺南撤过潮州,于抗元斗争中阵亡。与陆秀夫、文天祥并称“宋亡三杰”。


15.潮汕铁路

潮汕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商办铁路,由嘉应人张煜南集资兴办。早在1888年,英国怡和洋行就企图修筑潮汕铁路,但未获清政府同意。
20世纪初,在“收回利权”、“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下,爱国华侨纷纷集资回国兴办企业。光绪二十九年(1903)苏门答腊华侨张煜南呈请修建汕头铁路,其禀文曰:“方今国家举行新政,首以铁路为大宗……广东之汕头为潮州咽喉要隘……自各国通商以来,商务蒸蒸上,查该埠……至潮州计九十余里,历来有水路可通,但河道淤浅……思维再四,拟于香港及南洋各华商招集股份,共成一百万两,请于该处创办支路……杜外人之觊觎……”。当时全国各大铁路均系筹借外款修建,路权尽失,本着“立权操我,利不外溢”的原则,清政府批准敷设“潮汕铁路”。
潮汕铁路自1904年9月28日兴建,至1906年10月竣工通车,起点为汕头厦岭,经安埠、华美、彩塘、鹳巢、浮洋、乌洋至潮州西门外。光绪三十四年(1908)延筑潮州城至意溪支线3.1公里,全程长共42.1公里。
潮汕铁路原有甲、乙两个设计方案,甲线由盛宣怀推荐我国第一代铁路专家詹天佑前来勘测和设计,乙线则由日本工程师佐藤谦之辅所测。铁路公司将两方案同时交英国怡和洋行估价,因乙线穿越人烟稠密的乡村地区、农田和坟墓,较甲线便宜十多万元,且路线较短,又有草约在先,公司遂决定由爱久泽直哉的“三五”公司承办修建潮汕铁路。然而乙线对当地风俗民情未加以考虑的做法,为日后修建潮汕铁路埋下了阴影,最终激起沿线人民的愤怒,于1905年1月21日爆发葫芦市事件,后由政府赔偿日方损失,粉碎日本抢夺路权的阴谋。
潮汕铁路轨道窄轨单线,路基14尺,轨道宽4.85尺,铁路轨道购自英国,火车头由美国制造,其余车辆、材料均向日本购买。铁路开办之初,各站站长、车掌等职均由日本人担任,其后渐渐改为由中国人担任。民国十年前后,日本职员仅余专理车务事宜者,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被全部换掉。铁路初开时,各列车的座位男女不同席,后来风气渐渐开放,界限放开始不复分。其经营范围包括客货运输,因其控制福建西南及广东东部出海要冲,是出入口货物必经之地,故营业额甚为可观,收入几乎可以和日本东海道的铁路相等,在我国各铁路中营业状况最好。初时火车每日往返3次,对开后6次。民国二十年以前,合淡、旺月,平均载客约3千人(军队不计),载货约70吨(以入口的棉纱,鹳巢、浮洋的蜜柑,枫溪的陶器及各种粮食为主)。民国二十一年后,合淡旺月计算,平均每日载客四五千人,载货在百吨以上。(见饶宗颐《潮州志·交通志》)
潮汕铁路沿韩江北上,地势平缓,桥梁不过29座,因位于韩江盆地,每遇到江水泛滥,路基必有水患,养路的费用颇大,加以社会动荡,兵荒马乱,收入受到影响。民国十年(1921)以后,车辆机件损坏、枕木腐蚀等均未得到及时修缮,火车出轨事件时有发生。民国十六年(1927)曾有经营亏损之说,民国二十年,公司致力整顿,添购火车头,车厢,又于彩塘设支轨。民国二十一年(1932),实行汕头、潮安对开火车,并以彩塘为交避点。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战形势日趋严峻,为阻击日军入侵,各地交通运输线相继拆毁。抗战爆发后,潮汕铁路被日本飞机狂轰滥炸,破损前后达五十余处,中弹六七百枚,到1939年,日军节节进逼,同年6月10日深夜,为了不给日寇以利用,保安司令邹洪下令拆毁潮汕铁路。但即使这样,依然无法阻挡日军的侵略步伐,21日,汕头沦陷。日寇占领潮汕后,又对铁路加以破坏,至此潮汕铁路名存实亡。光复后,公司无力再兴建恢复铁路,便在原铁路路基的基础上行驶汽车,把铁路开辟为公路,现只剩下这个“火车路”的名字了。
潮汕铁路的兴建,在我国近代史上开创了民办铁路之先河。它的建成,对沟通潮汕一带的交通及客货运输都起了重大作用。其自建成通车到拆毁历时33年,至此,我国第一条由华侨集资创办的民营铁路完成其历史使命。


16.潮汕七日红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公开背叛国民革命,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全面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为了挽救中国革命,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人,领导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两万余人,于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创了中国C.P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
起义军占领南昌后,根据中央的预定计划,迅速撤离南昌,经赣南入闽西,直奔广东潮梅。其目的是准备同富有革命传统的粤东农民运动汇合,发动土地革命,进军广州,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并夺取出海口,取得共产国际的援助,重新举行北伐。9月,南昌起义部队从福建省长汀、上杭一线由水路前进,绕过敌军防线,从梅州的大埔县进入广东境内,随后直插潮汕,在当地革命群众支持下,建立红色政权,史称“潮汕七日红”。
9月中旬,起义军由闽入粤,占领了大埔县的三河坝。在三河坝,起义军实行分兵,由朱德率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和第九军一部留守三河坝,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主力进军潮汕,23日进驻潮州。9月23日起义军占领潮州城的消息传到汕头后,杨石魂以总工会委员长名义发紧急通告,号召工友接应起义军入汕。24日,起义军兵分二路,一路顺韩江乘船而下,一路乘火年来汕。当天下午,起义军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委员恽代英、李立三、彭湃和军事指挥员贺龙、叶挺等人抵汕,设总指挥部于民权路大埔会馆。随即正式成立汕头市革命委员会,赖玉润为委员长,古汉忠任秘书长,李立三任公安局长(由徐光英代),郭沫若为海关监督兼交涉使。中共汕头市委协同市革委会,组织各方力量,迅速开展工作。而在此期间,李济深令钱大钧残部牵制第二十五师,令黄绍竑部经丰顺进攻潮安,令陈济棠、薛岳部3个师1.5万余人组成东路军,由河源东进,寻起义军主力决战。
南昌起义军进占潮汕后,起义军因为筹办军饷,延宕到26日才向揭阳集中,而曾经在瑞金、会昌遭到重创的敌军钱大钧部卷土重来,会合广东军阀陈济棠部,总计2万多兵力,向潮汕地区猛扑过来,并抢先占领了揭阳、汤坑一带有利阵地。起义军入广东时共有兵力约10700人,这时二十五师约3000人留在三河坝,第二十军第三师约1000人留守潮汕,只有6000余人的兵力进攻敌人。面对三倍于已的国民党军队,起义军在汤坑镇汾水村(今属揭东县)与敌激战,终因连续苦战,疲惫不堪,未能获胜;而另一路敌军已绕道后背,进攻潮州,潮州也因力量单薄而失守。9月30日晚,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议,决定放弃汕头,所有机关和部队于10月1日凌时撤出汕头市,向普宁及海陆丰撤退,与起义军大部队汇合于普宁流沙。
起义军被迫撤出潮汕,红色政权也随之失去,但七日红色政权所带来的革命火种,点燃了潮州人民抗击反动统治的熊熊烈火,成为战争年代潮州人民同敌人作斗争,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夺取革命胜利的精神支柱。虽然起义部队在这里只有短短的7天,却留下一批革命骨干和枪支,加强了潮汕革命武装力量,为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和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