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西北师大郭绍青教授座谈有感

 梦中家园 2012-07-29

与西北师大郭绍青教授座谈有感

今天下午 何其有幸 能够和西北师大郭绍青教授座谈 聆听郭绍青教授的指导

从前天开始 学院就聚集了一群教育技术学的泰斗 南先生 郭绍青教授 杨改学教授 钟志贤教授 李龙教授 李康教授张舒予教授 还有我们学院的大家们(如李克东教授 李运林教授 徐福荫教授 谢幼如教授 赵建华教授等)就不用说啦 嗨 真是一饱眼福啊昨天学术部的统计了报名情况每个方向去两个人和郭教授座谈 下午赵建华副院长介绍时说 楼上三楼会议室正在研讨是半路把郭教授“抓出来和我们见面的呵呵 是啊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郭教授很风趣地答道 是啊 路过广州 来和你们见见面

百科上这样介绍郭教授:

郭绍青,西北师范大学教育与技术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2年进入甘肃省“555人才第二层次,甘肃省教育信息化学会副理事长,2008年被评为全国电化教育优秀个人(中央电教馆),甘肃省教育厅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信息技术学科组组长。全球计算机华人大会执行委员,国家学位办教育技术学专业函评专家。在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农村远程教育方面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影响,多次被陕西、内蒙、广西、青海、云南、新疆、宁夏等省区聘请,进行专家咨询和做专题报告。被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聘请做专题报告,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特别是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方向所开展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得到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央电教馆、甘肃省教育厅的认可。培训多个省的农村教师6000多人,所开发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专业发展支持服务网络平台正在为甘肃省的广大教师免费服务。

可见 郭教授为我们专业是做了很多贡献的 实在很伟大 但是 郭教授一开始却说 我从99年到现在 就做了一件事 那就是研究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 听了这句话 我挺感慨的就是这一件事 郭教授不光一直做下来了还做出了那么大的成就 在那么多个重大项目中 为广大教师服务 要是我的人生也能够好好地做这样的一件事 就够了

接着 郭教授从他的亲身经验谈起 说 在这么多的项目中 我们培训了那么多的教师 但是 如果只是一直在做培训是不能称之为研究者的之所以说实在研究 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 抓住了一个研究对象 10年围绕着一个点在做事这就是研究 这个观点 我们很是赞同的

正式报告开始 郭教授从他在四川地震重灾区绵阳的一段经历谈起 郭教授介绍了他4月份在绵阳给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讲过一堂语文课——《莲叶青青》 从课文出发 给我们讲解了整个授课过程令我们震撼 郭教授说 当学生们问他老师 您是从哪里来的?他答 我是从兰州实验小学来的 我们都笑了 笑过之后 却又深思郭教授从学生的视角上课 从学生的视角回答问题 说是从实验小学来的 不是因为要骗小朋友而是 在小朋友的观念里实验小学远比西北师范大学要熟悉 这就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真是神人啊~~ 郭教授给我们看了他关于《莲叶青青》的教学设计着实让我们看到了教学设计的深层次含义那就是完成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设计 而不是基于书面的表层的文字陈述

整个报告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是整合还是溶合?

郭教授风趣地说 南先生说 信息技术和教育的关系不是盖浇饭 而应该是扬州炒饭 但他认为信息技术和教育的关系可以更确切地比作糖和水的关系技术是糖 教育是水 技术溶入教学的各个要素之中 融入教学的各个过程之中 最后融为一体这个比喻很恰当呢

第二部分: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

郭教授谈了一个他在“东湖论道”上讲的一个比喻 就是信息化战争和军事信息技术的关系 他说 军事信息技术≠信息化战争现在我们的科技发达了但是要做到信息化战争 要改变的是战争理论和战争模式 一种战争观 同理 教育信息技术仅仅只是信息化教育的一个小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是交叉的关系

这一点 个人粗浅的理解是 在技术和理论的争辩中 郭教授貌似更倾向于理论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这部分郭教授采取了类比的方式 从中国很多从事教育学的研究者 除了陶行知先生 却没有多少人提出中国自己的教育理论来阐述同样也是理论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几个案例

郭教授从兰州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支持平台和西北师大学习网络平台的超过106万次的年点击率出发提醒我们 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术性研究生 不能仅仅站在技术的角度来谈教育而应该站在学科的角度上来谈 郭教授问我们 作为一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术性研究生  能不能去中小学好好上一堂课告诉他们 你们看教育技术的课堂就应该是这样的?而不是仅仅在大学校园里纸上谈兵 嗯 这是实践的重要性

在这一部分 郭教授再次提到了他在绵阳的那堂课 他给我们看了他的研究生做得一个PPT 做得很好 但是与文中的内容相关度并不大 告诉我们 媒体是不能滥用的 滥用 会出问题的 郭教授说在整堂课中 他只用了一张照片并没有什么很高深的技术 但是问题的支架搭建很成功 于是整堂课也很成功 这一点令我们很是佩服

第五部分: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什么?

第六部分:信息技术如何溶入教学之中

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师基本技能中间 有一道桥梁 那就是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由于时间关系 最后两个部分讲的比较匆忙 赵老师一直在旁边开玩笑说 上面在催了哦 呵呵 楼上是专家们再开“大会” 楼下我们几个嫩毛孩和郭教授在开“小会”啊

不过 虽然时间紧迫 我还是荣幸地抢到了两个问题的提问机会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郭教授在讲座中曾提到讨论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嚷嚷 而是真正用脑子在思考 这一点我不反对但是近来看了很多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视频感觉他们的很多课堂就是在嚷嚷中度过的 于是想问郭教授对杜郎口中学的“嚷嚷”有何看法?

第二个问题是:郭教授在讲座中一直提到能力的培养和能力目标 我的疑问在于 这个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怎样去量化能力是否达到了呢?这涉及到能力的评价问题。

针对这两个问题,郭教授都用具体事例给我做了解答:

第一个问题,郭教授从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们的阅读方式的转变谈起 从朗读 默读到阅读 人们的阅读方式在变 同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讨论方式也在变 小学的时候 嚷嚷是应该的 但是到了初中以后 不就应该停留在这种嚷嚷的表层了

第二个问题,郭教授讲了一个实例 就是在小组合作中妥协的快慢的比较 这个小组合作的情境是阅读完教材表演小剧这让我想起了暑假刚来广州的时候 第一次在中心 Johnnie老师问我们一年级三个同样的问题 那就是小孩子学英语的时候如何提高 我的方法就是表演剧目这与郭教授的方法是一样的 我同样很荣幸

和郭教授的座谈短短两个小时不到 但是却能够让我们铭记于心 郭教授的学者风范 丰富的实践经历 以及对学科的巨大贡献无不让我们感到钦佩当然 在消化郭教授的讲座内容之时 我也有自己的一些相法 那就是关于技术和理论的辩证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但是我有一小点个人的见解 郭教授所谈的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性 我不否认的 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们在强调理论的重要性的同时是不可以忽略技术的 我们作为这个专业的学生 对相关技术是必须懂的 因为只有你懂了 才能更好地去运用去感染其他的需要的人去应用 试问 自己都不会用投影仪的人 怎么去中小学讲投影仪的重要呢?而在我们的研究生培养中往往忽视了技术能力的培养我见过很多技术不如本科生的研究生 就拿上个月我们学院大厅的广告展来说 那都是本科生做得 实在是太好了 试问 我们一年级的研究生有几个能够做出那么好的作品的?寥寥无几!!!当然了这不能怪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因为我们对研究生的培养是基于已经达到本科生应有的水平这个大前提的 但是事实上 很多考研究生的同学 是因为技术不行 理论水平很高很会考试本科绩点很高 才选择考研的 这就出现了缺口了

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在网院做兼职做UI设计师很多老师会很奇怪他们总说 一个研究生 能做成这样很难得了 我们以前是不怎么招研究生的 因为有的研究生的技术真的还不如本科生这一点让我很悲观 想起了丽亚师姐曾跟我说过 现在很多单位都不招研究生特别是实验员这种职位 因为本科生的技术比研究生更好还不用那么高的工资 呵呵 很现实的问题啊 供大家深思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