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宗好大堂
“广宗好大堂,威县好城墙,巨鹿好牌坊”,现在广宗县尚存明代县衙建筑主体--官署正堂,它始建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因秦始皇在此停灵,很多参观过西安兵马俑游客到广宗参观大堂。该大堂是全国少见的保存完好的县衙正堂。省旅游专家和城市规划权威认为,此座县衙是很宝贵的文物和旅游资源。
据广宗县志记载,广宗县衙曾是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中轴线的主体建筑有照壁、钟鼓楼、仪门、大堂、二堂等,50多岁的人还记得小时候大堂前面的鼓楼和后面的二堂、三堂。现在,其他建筑都随着历史湮没了,只剩下了大堂。大堂又叫公堂、正堂等,是县衙的主体建筑,是知县发布政令、举行重大典礼、公开审理重要案件等重大活动的场所。广宗大堂占地267平方米,地表距房脊高11米,为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相传秦始皇曾在此停灵,因此其身价较高,在1404年复建时为明朝永乐皇帝御批,并采用“九檩八打椽”的框架结构,独特于其他大堂“八檩七打椽”的结构。广宗大堂顶脊两端的吞脊兽蚩吻也表明了大堂的身价之高,因为在封建社会,只有皇宫和皇帝巡幸过的地方才允许镶嵌蚩吻。 广宗好大堂
广宗官署正堂复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至建国前,相继有197位县太爷在此治事。相传秦始皇帝死后曾在大堂停灵,“广宗好大堂”名闻遐迩。
广宗大堂是冀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官署正堂。大堂内有8根一搂粗的木柱,堂内冲门厅的地方,前头是衙役分列两厢,后头是县大老爷升堂。站在那里,仿佛可以看见县大老爷拍响惊堂木,衙役便用杖板戳着地面,喉咙里发出“威武”的低吼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