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散“网络戾气”从惩戒“标题党”开始

 xiongmao007 2012-07-30
 

戾气,可理解为暴戾之气,即一种残忍,凡事要做得狠,偏向走极端的一种心理或风气。比如动不动破口大骂,往死里骂,或对一些小的坏事偏向于非常严厉处罚。当这种戾气弥漫于网络时,可以想像遍布网络的是灰暗、阴霾、暴力,置身于网络,谁都可能被这种氛围所感染,也愤愤然想骂人,甚至说出更狠的话去发泄,网络与现实成了冰火两重天。不敢想像,如果把这种情绪带到现实中,人会变得怎样地消极、冷漠、心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不会变得难以维系。所以,突然觉得每个有良知且理性尚存的网民,都应该声讨那些歪曲事实、制造网络暴戾之气的可恶之人。

网络戾气”蔓延的原因有很多,但最终根源是歪曲新闻内容炮制“标题党”的行为。因为网上信息堪称海量,而作为网民第一眼看到的只是新闻标题。所以,一些人也许想让自己的新闻广受关注,也许是别有用心,但不管什么理由,他们都是从新闻标题上下功夫,以“抓人眼球”为效果,或是断章取义、夸大其辞,或是专挖矛盾点、情绪对立面,甚至是歪曲事实,诱导蛊惑,最终把一个普通新闻炮制为令人愤恨、戾气充斥的新闻,以换取高点击量,引发大量转载和大量回帖,从而营造了“网络戾气”。所以,不让网络戾气蔓延,避免被这种“气焰”所感染,不妨从惩戒“标题党”开始。

惩戒“标题党”行为,至少要管好三个层面。第一层就是“炮制者”。他们是标题“包装”的根源,从根源上约束和严惩炮制“标题党”行为,就要避免他们无事生非、胡说妄论。所以,亟待制定相应的网络管理规范和制度,让“炮制者”三缄其口。第二层就是网站和网站编辑。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站和网站编辑也是“炮制者”,同时又是“推波助澜者”。因为没有网站的转载和网站编辑的加工,一个新闻很难被炒起来的。所以,应明确网站和网站编辑的责任,使其先考虑新闻真实性、偏激性而后转载操作,从而避免添油加柴。第三层是广大网友。作为网民的我们,其实是力量最大的,没有我们的关注和传播,再“亮眼”的标题也成不了“气候”。所以,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抵制“网络戾气”的传播蔓延。在转载和评论每篇新闻之前,不妨先理性的思考一下,用自己的独立见解和思想判断后再操作,避免被不良新闻所感染,偏听偏信,而无形中推波助澜。

“网络戾气”是虚幻的,又是严重影响和破坏现实的。净化网络环境,制止“网络戾气”蔓延,不妨从惩戒“标题党”开始,从网站和网站编辑的自觉自省开始,从我自身的网上行为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