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粮食价格上涨对美国CPI影响远不及石油?

 山水郎11235 2012-07-30

 

2012年07月26日 08:46   

小麦不是原油。

美国部分农场遭遇大旱已经导致今年夏季商品价格上涨,其中包括玉米,小麦和大豆。但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给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不及原油价格上涨。

按照瑞士银行(UBS)经济学家Paul Donovan的说法,其原因在于:“食品实际上并不是食品”。

他指出,在发达国家购买的大部分产品已经经过了一些形式的处理。这加上市场和分销等其它因素,形成了产品的最终价格。结果就是,食品零售价格并不完全取决于农产品价格。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在美国,农民只获得黄油零售收入的50%,烘焙食品零售收入的7%。

相对而言,据美国能源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计算数据显示,2011年68%的汽油零售价格受到了原油市场价格的影响。

此外,原油成本上涨也会较快传导至零售价格。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表示,农产品价格上涨传导至零售食品价格小幅上涨需9个月的时间。

但他们同时表示,这对通胀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若农产品价格维持在当前高位,预计食品价格通胀将从6月份的2.7%升至4.5%左右。鉴于食品价格在CPI中所占比重较低,这只能推升CPI上涨0.3个百分点。

若没有其他产品价格压力,未来通胀水平将维持在美联储(Federal Reserve)设定的2%的目标附近。

可能更值得担忧的是,食品价格前景可能会对海外劳工的薪资构成影响。新兴市场经济体中,食品在通胀中所占比重较重。若新兴市场企业不得不为员工生活成本上涨而支付更高的工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可能会推升美国进口价格。

至今为止,该影响还未体现在进口价格数据中,但全球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的趋势将改变这种态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