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2全国各地中考诗词赏析题汇编

 紫曦唯幂1 2012-08-03
2012全国各地中考诗词赏析题汇编2012兰州)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3分)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注亡:此处读作“wú”。

8.“最喜小儿亡”一句中“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1分)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2分)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

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8.(1分)顽皮,可爱      9.(2分)B

 

2012桂林)

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每小题3分,6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7.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降职、贬官”之意。

B.“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义相同。

C.“家何在”“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

D.“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

8.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朝奏”和“夕贬”两相对照,突出时间之短,说明获罪之速,隐含作者忧愤之情。

B.“横”写广度,云横而不见家,也不见长安;“拥”写高度,风雪载途,英雄失路。

C.颈联虽隐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但苍凉的画面仍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D.表现手法上,本诗采用叙述手法入诗,体现了韩愈诗“以文为诗”的特点。

7    8 

 

2012柳州)

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8.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D

 

2012安顺)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1012 题。(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0、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11、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 1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

10、(分)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11、(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 12、(共分)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分),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分)。 

2012六盘水)

阅读古诗,完成25-26题。(6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5.从诗歌颔联中可以看出国家和诗人分别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3分)

26.诗的尾联是千古的名句,请分析诗人在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25.(3分)颔联写出了大宋国势的危亡和诗人一生坎坷,时起时沉的命运。(意思相近即可)

26.(3分)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2012铜仁)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答题。(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首联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2分)

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4分)

                                                                        

                                                                        

13、(共6分)(2分)(1)凄凉地,弃置身

4分)(2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答包含事物的新陈代谢的哲理也对)

 

2012遵义)

行路难(6分)

李白

金箔清酒斗十千,玉盘差值十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3分)

                       2012全国各地中考诗词赏析题汇编          

21.(3分)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22.(3分)  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1分)  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2分)

 

2012河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节选),回答79题。(6分)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7、这段文字节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  《                       1分)

8、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9、请对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2分)

   答: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作铺垫。

9、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

 

2012恩施)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1)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2)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3.(4分)(1)(2分)暮色苍茫中,青山深处,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

如千里跫音,若有若无。(2)(2分)“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日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

说明:两个小题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即可给分。

 

2012荆州)

古诗文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2分)诗歌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来源:Zxxk.Com]

9.(2分)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答对一半得1分)

9.在战火连绵不断的日子里,消息隔绝。作者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能激起人强烈的共鸣。(意近即可)

 

2012随州)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题目(6分)

饮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1分)

15.“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16.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3分)

 

14.心远地自偏(1分)

15.“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2分)

16.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3分)

 

2012襄阳)

阅读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10-11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   ”字用得好,妙在:           。(2分)

1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10.“卷”(1分);“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1分)。(共2分)

11.(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1分)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1分)。(或按字面意思理解也可,共2分)

 

(2012郴州)

诗歌鉴赏(4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对家乡的怀念和忠贞的爱国情谊】

10.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

                                                                     

                                                                     

                                                                     

【答案示例: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

 

(2012娄底)

次北固山下

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5.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答:                  

 

15.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2分)

16.“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1分)

    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1分)。

 

2012岳阳)

咸  阳  值  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1. 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2分)

                                                                              

12.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

                                                                              

11. (2分)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

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的意境。

12. (2分)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飘渺的雨景。(答出“虚实结合”即可得满分) 

示例二: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出了空飘渺的雨景。(答出“联想”即可得满分)

 

2012株洲)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7.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1分)

                                                                        

28.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2分)

                                                                       

 

27.春风、柳条、藤蔓、黄莺(至少三个,1分)。

28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1分)

 

2012连云港)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6分)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6.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

7.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6.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7.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2012南京)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4分)

                                    阙 

                                 (唐)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2012全国各地中考诗词赏析题汇编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①“阙”同“缺”,此2012全国各地中考诗词赏析题汇编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每:每当。

(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    (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1分)。

(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3分)

                                                                               

8.(4分)(1)(1分)幽

        (2)(3分)示例:这一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从嗅觉的角度描写流水(花)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优美宜人)。

2012宿迁)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3分)

6.(1)(3分)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拟人1分,写出效果2分。)

  (2)(3分)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写出“漫天”“作雪”基本意思得2分,语言生动流畅得1分。)

 

2012泰州)

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其一)一诗,完成第7题。(6分)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7.(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 单调、清冷  的特点。(1分)

(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2分)

答:①“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②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

③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

④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3分)

答:① 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b边塞生活的艰苦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② 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举一反三。                                       

 

2012无锡)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分)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1.(4分)(1)(2分)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或静的山

  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2分)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分)。

 

2012盐城)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8-9题。(5分)

登岳阳楼                          望洞庭

杜甫                          刘禹锡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湖光秋月两相和,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潭面无风镜未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遥望洞庭山水翠,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潭面:指湖面。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8.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3分)

同:                               ▲                                     

异:                               ▲                                     

9.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2分)

                                   ▲                                     

8.(3分)同:都描写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景色宏伟奇丽答出“辽阔”或“宏伟”也可,1分) 异:①从景物特点上看,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 从语言风格上看,杜诗2012全国各地中考诗词赏析题汇编显得雄浑豪放,而刘诗则显得清新优美。从手法上看,杜诗虚实(实景与想象)结合,而刘诗设喻巧妙。 或:杜诗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而刘诗则通过比喻来表现洞庭湖的秀美。(可从以上任一角度作答,写明两诗的区别,意思2012全国各地中考诗词赏析题汇编对即可,2分)

9.(2分)《登岳阳楼》表现了诗人孤独、悲伤的心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望洞庭》表现了诗人恬淡、平和的心境,蕴含了喜悦赞美之情。(心境与情怀答对其一、意思对即可。每 诗1分,计2分)

 

2012扬州)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6分)

【甲】论诗·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乙】戏为六绝句·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②哂(shěn):讥笑。  ③尔曹:你们。

8.甲诗中“             ”也是“才人”的杰出代表,乙诗中“             ”对王杨卢骆的诗歌笑不止。(2分)

9.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4分)

                                                                                

                                                                                

 

8、李杜   轻薄

9、甲诗 古今对比 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 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

乙诗 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 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

 

2012镇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共6分)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6.“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2分)

                                                               

                                                               

7.本诗描绘的事初春景物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4分)

                                                               

                                                               

6.(2分)燕子衔泥筑巢(1分,答:“燕子于飞”不得分),鸳鸯在恬然静睡(1分)。

7.(4分)色彩明丽,充满生机,柔美和谐(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满2分为止,笼统和看到初春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喜悦之情(1分)。(答出“安适”、“喜悦”的意思即可)

 

2012南昌)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第7-8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而作的。

  B.“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作者遭贬谪时间之长。

  C.诗的颔联用二则典故写出了人事的变迁。

 2012全国各地中考诗词赏析题汇编 D.诗的颈联作者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以“千帆和“万木比喻白居易。

8.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凄凉地"一词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

  B.诗的颈联富有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C.“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D.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含哲理,具有很强的艺2012全国各地中考诗词赏析题汇编术感染力。

7.D(2分)

8.D(2分)

 

2012滨州)

古诗词鉴赏。(3分)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案,流放夜郎,取到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闲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下江陵,并作此诗。

7.诗的前两句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     的特点。(1分)

8.“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2分)

 

7.湍急    评分:共1分。意思对即可。

8.“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 评分:共2分。答案含“船的轻快”“内心的轻松、喜悦”两点内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012德州)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0.这首词从字数上看,属于       ;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      派。(2分)

  1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2分)

  1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答案:小令  婉约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11.答案示例:西风吹寒、梧桐叶落、淡月胧月、高楼雁鸣。

评分:两点1分,共2分。

12.答案示例: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苦思恋。

评分:2分,答出两点即可。

 

2012东营)

咏    

[宋]邹浩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注释:①邹浩,宋代学者、诗人。诤臣,敢直谏。遭佞臣诋毁屡被贬谪而无愧悔。本诗便写于被朝廷逐放岭南期间。②赤路:炎荒之路。③伊:句首语气助词。

8.诗中所咏之“路”具有什么特征和含义?(2分)

9.本诗最后的问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8答案:特征,曲折漫长、荒凉险恶、隐现俯仰。含义,实指诗人远谪行走的路,寓指诗人的仕途之路(或人生之路、进谏之路等)。

评分:特点1分,含义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示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忠直遭忌、无罪被贬的痛楚、愤恨之情;表达了诗人面对仕途俯仰、人生起伏而无悔无愧的感情。

评分:共2分,答出其中一种即可。意思对即可。

 

2012临沂)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9.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诗人描写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景物,创设了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景物2分,答对两处1分,答对三处2分,意境2分)

2012日照)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7~8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7.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3分)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答案:夕阳、落花、归雁

8.答案: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

 

2012泰安)

阅读《望岳》诗,完成22-25题。

望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2.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A.由近望到远望             B.由远望到近望

C.由俯视到仰视             D.由仰视到俯视

23.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24.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5.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22.B  23.D   24.D   25.B

 

2012潍坊)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1-12题。(5分)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1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3分)

1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2分)

11.①漏壶滴水,“丁丁”作响,秋野何其漫长;②无边的轻云缓慢移动,月光时隐时现;③深秋时节,2012全国各地中考诗词赏析题汇编天气寒冷,暗处的秋虫通宵鸣响。(3分,每点1分)

12.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关心之情。(2分,“思念”“关心”各1分)

 

2012陕西)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4分)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2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分)

【答案】伴着淙淙的泉水,走过板桥;鸡鸣声声,太阳高高地照在山农家的茅檐上。

2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 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2分)

【答案】“莫嗔”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情;“ 却喜”写出了山农看到天晴,想到可以晒谷的欣喜之情。

 

2012上海)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天净沙·

                           白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___(2分)[来源:学科网]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2012全国各地中考诗词赏析题汇编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2分)

7. B (诗歌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8.迟暮萧瑟,明朗绚丽

 

2012成都)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分)

  答:                 

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2分)

1.(2分)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素雅高洁)。(一点1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

2.(2分)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1分),显示出“早梅”的不

    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1分)。(语意相近即可)

 

2012凉山)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⑤九秋:秋天。

(1)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2分)

(2)“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4分)

 20.6分 (1)2分,影、雁、根、蓬(答对二、三个意象只给1分,答对四个意象2分,只答对一个意象不给分)(2)“千里雁”一喻,将与亲人分离后孤单的自己比作在千里迁徙中落单的孤雁(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1分)“九秋蓬”一喻,将在荒年、战乱中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飞的蓬草(1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1分)。

 

2012眉山)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4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            、一个是             。(2分)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2分)

“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12.(1)又恐    何似     2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

 

2012南充)

诗词鉴赏(3分)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⑴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1分)

                                                                               

                                                                                  

⑵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诗词鉴赏(3分)

⑴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1分)

⑵象征手法(1分)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意近即可)

 

2012曲靖)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小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0.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答案BB项中“律诗”应为“绝句”,主题灵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1.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2分)

                                        

答题示例: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2012湖州)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姜夔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①姜夔(kuí):宋朝著名诗人 。②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

15.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

16.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2分)

 

15.向往自然,追求宁静(或“闲适”“愉悦”“沉静”等)。(2分,意思对即可。)

162012全国各地中考诗词赏析题汇编.展现了静谧怡人的湖上夜景:一叶扁舟窗外过,轻快迅捷,微波轻漾,芦苇随之摇曳。(2分,意思对即可。)

 

2012嘉兴)

野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15。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  ,植物  ▲ 的景象。(2分)

16.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5。满溢(满)  丰茂(茂盛、果实丰硕)(意思符合即可)                  ·|「

16。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意思符合即可)

 

2012金华、丽水)

过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18.诗中有画。(2分)

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

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

19.诗中有情。(2分)

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8、(2分)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 画轴般横在天地间;忽有白鸥翩翩飞来,给人带来吟诗的雅兴。

19、(2分)愉悦、快乐。(大意写出即可)

 

2012衢州)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上林:上林苑,指长安城。

1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2分)

16.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2分)

15.(2分)早春的城东,景色清新,柳枝还未泛青,枝条上只是长出了几颗嫩黄的叶芽。(写出早春柳树的特点即可)

16.(2分)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清新景色的喜爱和清高脱俗的情趣。

 

2012台州)

(一)秋夜山居(4分)

·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4.诗歌首句“    ▲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分)

15.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14.(2分)去雁(仅答“雁”不给分)

15.(2分)示例: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对即可)

 

2012温州)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5.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________”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分)

16.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5.(2分)明

16.(2分)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

 

2012昭通)

9.品读杜甫《望岳》一诗,回答问题。(3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画线句写出泰山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9写出泰山雄伟高峻的特点(1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分)(意近即可)

 

 

 

2012长沙)

使至寨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走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    “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    。(2分)

13.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12.使:出使(1分);   征蓬:飘飞的蓬草(1分)

13.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1分);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1分);表现了孤寂的情感(1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