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藏瓦 饕餮纹半瓦

 书楼寻踪馆 2012-08-03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藏瓦 饕餮纹半瓦


饕餮纹半瓦鈥斺斘靼睬刈┖和卟┪锕莶赝哐

饕餮纹半瓦鈥斺斘靼睬刈┖和卟┪锕莶赝哐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中这些体量巨大气势铄人的饕餮纹大瓦没有注明出土地点。一般来说,应该是出自燕下都吧。

燕下都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之一,其遗址在今河北省易县城东南5华里处。自上世纪初以来,出土了大量的半瓦当,其纹饰之丰富多样,内涵之丰厚博大,工艺之制作精美,受到学者、专家及收藏家的关注。燕下都半瓦当是研究燕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近百年来,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术领域。据考古资料表明,燕下都瓦当有十几个类别五十余个品种,其中“双龙饕餮纹”以及由其演化而成的其他纹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此类纹饰,皆为饕餮正面头像和两条蟠曲的龙组成。但在细微之处,又有不同的变化,构图巧妙。

其一、双龙背项饕餮纹www.

  纹饰是双龙仰身蟠靠上面边缘,长颈各自中正下垂,双首背项向外,作张口龀牙状,形成饕餮的额梁,复线构成饕餮的巨目,当面左右两侧中间所饰“如意”卷云纹为其双角。饕餮鼻宽、口阔、唇卷。双龙身躯左右分别从饕餮的双角底下穿过,紧贴饕餮双目的外眶向下、向外卷曲,臀部和后爪蟠曲在当面左右两下角。如果将当面翻转180度看,双龙左右沿当面边缘相向而对,颈上竖回首,张口立耳,呈对向奔驰状,别有一番意味,此种纹饰是双龙饕餮纹的标准纹饰,也是代表纹饰。在其基础上,有“起线双龙背项饕餮纹”,即在纹饰的边缘两侧再各起一条阴文单线,使整体纹饰显得更加繁缛细腻、丰满华美。另有方整简化双龙背项饕餮纹、写意简化双龙背项饕餮纹及无鼻“蝙蝠”状双龙背项饕餮纹等。www.

  其二、双龙背项抵角饕餮纹

  整体纹饰由两条背项抵角的龙和正面饕餮头像构成。双龙身不再像上面瓦当那样沿当面边缘盘曲,正面饕餮的双角亦变化较大。双龙长颈向下、向外弯曲,双龙首相背向外,以角相抵。饕餮凸目、张口露齿。双龙前爪各自从当面正中两侧扬起相连,头、颈及前爪部分形成饕餮的额头。双龙身各自向外至当面两侧正中处弯曲下垂,从饕餮角下穿过至口角处向外翻卷,双龙尾蜷曲于饕餮巨口左右两侧,即当面左右两下角,后足已不再具体显示。双龙身饰有细部旋纹。饕餮双目凸起呈横向椭圆形,鼻梁以一短凸线表示。阔口卷唇,极具狰狞之势。饕餮双角从额中相连,分别向左右伸展至当面边缘,角端饰细部纹饰。双龙身与饕餮角交叉,身在下,角在上,双龙头的上部与饕餮角叠压,角在下,头在上,构图巧妙至极。

其三、双龙背身饕餮纹www.

  中部为饕餮图像,二目圆睁,额上“羊角纹”为其双角。左右两部分为正面饕餮交织在一起的两条背身的龙。当面两外角部分分别为双龙的头部,面向外张口獠牙,目圆睁,角上伸且向外盘曲。双龙身从饕餮口中穿过,顺饕餮双目内眶、上眶盘曲,再向上、向中顶部盘曲,最后尾部向外翻转。双龙整体呈相背对称形,龙身转折处再着“如意”云纹,亦为龙翅之意。整体纹饰精细、交叉叠压、浑然一体,形成多维空间的艺术效果。

其四、双龙背身仰首饕餮纹www.

  中部为饕餮正面头像,二目圆睁,眉清、鼻宽、口阔。左右两部分分别是沿当面弧线盘曲的两条龙。当面两下角为双龙仰面朝上的头部,颈长、目圆、角竖、口张。双龙身从正面饕餮口里穿入,藏匿于饕餮目后,再从饕餮眉的上部穿出,爪蟠于当面顶端,双龙身再分别向左右、向上、向外盘曲,最后向外、向上卷曲,龙尾上卷处与龙口相交。龙身再着“如意”勾云纹。当面有商周玉器纹饰的艺术效果。燕下都半瓦当上的双龙饕餮纹,直接承袭了商周青铜器纹饰艺术风格,在诸侯割据、群雄争霸的战国时期,用在都城高大的宫殿建筑上,除装饰美化功能外,仍有祀福避邪的作用。如果细心观察,此种瓦当没有设计下沿,给人的感觉是双龙饕餮纹的正面饕餮只显露巨口的上半部分,没有下半部分,用在高大宫殿的檐前,似乎是饕餮俯视其下,张开它那无限大的巨口,吞噬地上邪恶的东西,这种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给人的丰富的想象。


饕餮纹半瓦鈥斺斘靼睬刈┖和卟┪锕莶赝哐

饕餮纹半瓦鈥斺斘靼睬刈┖和卟┪锕莶赝哐

饕餮纹半瓦鈥斺斘靼睬刈┖和卟┪锕莶赝哐

饕餮纹半瓦鈥斺斘靼睬刈┖和卟┪锕莶赝哐


饕餮纹半瓦鈥斺斘靼睬刈┖和卟┪锕莶赝哐

饕餮纹半瓦鈥斺斘靼睬刈┖和卟┪锕莶赝哐

饕餮纹半瓦鈥斺斘靼睬刈┖和卟┪锕莶赝哐

饕餮纹半瓦鈥斺斘靼睬刈┖和卟┪锕莶赝哐

燕下都瓦当为什么都采用半圆形呢?

有学者这样论述:

半圆规制与姬燕先民天地观念

  燕下都瓦当,从其产生、使用到结束,皆为半圆形,学者、专家多称其为“燕下都半瓦当”。它既不像赵、韩、楚等国瓦当仅见圆形,也不像齐、秦、中山等国瓦当既有半圆形又有整圆形。这一特征是值得重视的学术课题,承载着重要的政治、文化信息。

  西周早期,房屋建筑由“茅茨”发展到瓦屋,当时瓦的基本形制有筒瓦和板瓦两种,二者俯仰扣合以覆盖屋顶檐前部位。西周中晚期,开始在筒瓦底部施以半圆形当,即瓦当。战国时期,一些地域的瓦当变为圆形,汉代,瓦当基本上皆为圆形。瓦当变为圆形,一则能更好的蔽护枋木和房檐,利于束水吐溜,二则设计纹样图案比半圆形余地大。燕国的瓦当为什么没有采用圆形而依旧保持半圆形呢?关键在于,半圆瓦当一经产生,在其当面上设计纹样时起,燕先民就赋予其一种什么样的意识。这半圆形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几何图形了,它在象征着什么。燕国的政权始终保持在姬姓君主手中。燕国北面为尚未开化的蛮貉,虽随时受其威胁、侵扰而加御防,但直到为秦所灭,未先亡于北蛮,可见燕在“尊王攘夷”方面的贡献。在燕国国君心目中,他们“于姬姓而独后亡”,始终是正统周嫡系,从周那里继承沿续下来的半圆规制与保持青铜器饕餮纹遗风一样牢固。故此,可得出结论——燕先民以半圆规制象征天地,姬燕政权和天地一样长久、稳固、庄严而又不容倾斜和倒置。

  燕下都瓦当,正是在象征天地的半圆形轮廓中施以纹样,随形就曲,包罗万象。构图由外向里的“环围式”特征明显,尤其是在沿半圆弧线设计图案时,纹饰排列组合和曲折变化处理自然巧妙。如“山云纹”中,以当面下沿为地,自下而上,勾画出多式样山形。再沿半圆弧线,巧妙排列出各种勾云纹。给人以山从地起、云自天生的感觉。再如“双龙饕餮纹”中的双龙,前爪蟠于当面正中顶部,身躯沿半圆弧线由上到下盘曲,尾和后爪部位在当面两下角,双龙呈仰身背项状。这些瓦当中各式各样的“双龙饕餮纹”在构图设计时都没有当面下沿,表现在纹饰上,则没有设计正面饕餮巨口的下半部分。瓦当用于高大建筑物房檐上,饕餮俯瞰其下,没有下颌的巨口显得无限之大。

稀世金玉器具文物  1 - 海阔山遥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