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悟空从哪里来

 文山书院 2012-08-04

孙悟空从哪里来

河西 《 博览群书 》( 2012年02月07日)

    也许,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孙悟空为什么是只猴子?他又从何而来?是从好色的中国猴子而来,还是从印度的哈奴曼神猴而来?抑或如中野美代子发现的那样,是龙的替代品?这些都有可能,也似乎尚未穷尽这种可能性。

    在佛教史上,悟空确有其人,他当然不是一只猴子。

    《宋高僧传》卷三记载,释悟空,原姓车,名奉朝,京兆云阳人。29岁(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时,于迦湿弥罗国受戒,研究根本律仪。悟空在舍利越摩那里得到《梵本十地回向轮十力三经》和佛牙舍利,后将前者翻译成中文。在西域逗留了三十多年,唐贞元五年(789),悟空回到京师,进上佛牙舍利,被敕封为空壮武将军试太常卿,入章敬寺修行。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说三藏法师取经是在唐玄宗时期,而《西游记》说取经发生在唐太宗时期(627-649)。这就意味着,历史上的悟空并不是唐太宗时那个叫做孙悟空的猴子。

    佛教史上的悟空曾出使西域,与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颇为相似。除此之外,两者似乎并无本质的联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去西天取经的人叫朱士行,是曹魏时期颖川人,这个朱姓可能是猪八戒的猪姓的一个源头。

    三位取经人到了《西游记》中有了不同的角色:唐僧是人,其他两位沦为半人半兽的动物。与猪八戒丑态百出相比,孙悟空要英武得多。但人们忘记了他是猴子的同类,同样具有畜生的脏乱差本性。老子说:“人之大患,在我有身。”悟空的真正境界是否就像老子说的那样,让自己的肉体变成一种虚无呢?

    孙悟空为什么是石头

    孙悟空的出生有着天生的优势——它不是父精母血的产物,也就杜绝了人身上的许多弱点。无身,而能“悟空”,这是孙悟空必须是块石头的缘由所在,也是《西游记》以石头开场的缘由所在。

    四大名著中,除《西游记》外,《红楼梦》和《水浒传》也以石头开场。石头可以是两性皆俱的,贾宝玉的身上就融合了两性的特征。这个颇为女性化的男子,终身混迹于脂粉之中。贾宝玉显然是作为一个意淫之人被曹雪芹写入《石头记》的,宝玉和黛玉,也许是保护美玉和期待美女的谐音。玉,诚如王国维所指出的,有“欲”的含义。

    《水浒传》开场的石碑上镌刻着一百零八将的名字。如果仔细一些就会发现,《水浒传》与《西游记》中两个人物之间的相似性。行者是行脚僧的别名。《水浒传》中著名的行者是武松。他头上戴着灿烂的戒箍儿,脖子上戴着一百零八颗人顶骨数珠,这让人想到沙和尚。最奇妙的是,在赞美他穿上头陀衣服后的诗歌中,说他“依稀火眼金睛”、“仿佛铜筋铁骨”、“好似伏虎降龙卢六祖”,将这些描写照搬到孙悟空的身上也同样适用。因为孙悟空和武松一样,也曾打死过猛虎。

    石头是一种压制的工具,压制自己内心如洪水般涌动的欲望。通过石头的压制,孙悟空从叛逆者转变为一个归顺者。无论是被镇压在石山之下,还是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对孙悟空而言,都是其逐渐消弭自身猴性、达到佛性的过程。这种修炼在石山的镇压中、在后来与降妖伏魔的打斗中进行。从《西游记》的回目上就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一过程的蛛丝马迹: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味放心猿”、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等。

    为什么孙悟空不是龙、不是虎、不是狼等动物,而是只猴子呢?

    陈寅恪在《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中,试图分析唐僧徒弟的来源,但他的视野局限在佛经中,以为玄奘既然实有其人,他的演义大约也是从佛教中来,这是个非常有疑问的前提。他说《贤愚经·顶生王缘品》就是大闹天宫,这不免有些草率。《贤愚经》中的顶生王因为战败了阿修罗王而生贪念,“寻即堕落”。而孙悟空一开始就反对天庭,从来没有说孙悟空产生过贪念。陈寅恪认为,法师在讲法时常常说一段故事,所以他们就把闹天宫的故事和《罗摩衍那》中猿猴故事混合在一起,变为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源头。但这种说法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陈寅恪坚持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单独想出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因为“支那亦有猿猴故事,然以吾国昔时社会心理,君臣之伦,神兽之界,分别之严。若绝无依藉,恐未必能联想及之”。

    中国的猴子传说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真是泾渭分明吗?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猿和猴似乎并不能分辨得非常清楚。因此在文学作品中,既有将猿与猴混用的现象,也有对猿与猴差异存在的认识。

    从好色的中国猴子而来?

    《封神演义》中,猿精袁洪和杨戬有一段精彩的打斗戏,这几乎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和二郎神打斗的翻版。杨戬有七十二般变化,作者说袁洪也有“八九功夫”(八九正是七十二,这让人联想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另一个与《西游记》相似的情节是,袁洪被缚后,杨戬怎么也砍不下他的脑袋,最后姜子牙用陆压留下的“飞刀”才将袁洪斩首。这与《西游记》中二郎神在太上老君的帮助下才抓住孙悟空有相似之处。

    猿与猴的差别在于,在孙悟空之前,常说猴精姓“袁”,而不姓“孙”。这表明人们更多地认为,猿比猴高明,更容易修炼成精。辽代墓中发现了三藏与猴子的画像石;南宋初年,安西榆林窟和东千佛洞的《玄奘取经图》中也有猴子陪伴在法师左右;《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孙悟空的前身猴行者出场时并没名字,但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他主动请缨来助法师西天取经。

    在中国古典志怪小说中,猴子或猿一般都比较好色。焦延寿《易林》中,南山的大猿猴曾抢走他娇媚的小妾;干宝《搜神记》中,有一种和猴子很相似的动物叫马化,看到路上的美女就将其抢走;猴子好色的故事,最著名的非唐朝的《补江总白猿传》莫属。据说这猿猴平时不管天冷天热,都穿着白色衣服(这跟《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始时猴行者的白衣打扮相同)。他虽然喜欢吃水果,但更喜欢吃狗肉,饮其鲜血,性欲强烈,夜里要多次性交。

    看来猴子大都好色,那么西游故事中的孙悟空从一开始就如此清心寡欲吗?答案是否定的。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孙行者不仅有老婆,而且还是抢来的。她原是火轮金鼎国王之女,被孙行者抢到洞府之中,终日以泪洗面。

    杨景贤并没有说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他有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骊山老母,二妹巫枝祗圣母(《太平广记》中骊山老母的妹妹正是巫枝祗圣母),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与《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中的猴子名称相同),三弟耍耍三郎。而元曲《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孙悟空的兄弟姐妹从大到小分别是:通天大圣、齐天大圣、耍耍三郎、鬼山圣母、铁色猕猴,通天大圣还曾经出场说耍耍三郎就是孙行者;这些名称繁复的兄弟姐妹中,最引起学者注意的是巫枝祗。《封神演义》中的猴子叫袁洪。虽然中野美代子认为这个“洪”是“闹哄哄”的“哄”字的改写,但猴子与洪水的关系似乎也在许多故事中得到强调。而巫枝祗/无支祁的故事让我们对猴子与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孙悟空开始是一种水怪?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禹治水时降服了水怪无支祁。这极可能被《西游记》的作者加工成孙悟空;李肇《唐国史补》中,有渔夫从水中打捞铁锁,结果从铁锁上跳出一只大黑猴,然后人们称这只大黑猴为无支奇;《太平广记》卷四六七“李汤”条引《戎幕闲话》,唐代宗永泰年间,楚州刺史李汤听说渔夫们在龟山下的水中发现了一个大铁锁,就命人用牛拉的办法将铁锁打捞出来。铁锁刚一出水,原本风平浪静的水面就变得波涛汹涌。有一个长得像猿猴的怪兽,有五丈那么高,跳上岸来,竟硬生生将牛拉入水中。后据李公佐说,在《古岳渎经》中此兽名叫“无支祁”,这几个猴子与水的传说很相似。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发现,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曾说无支祁是孙悟空的姐妹,既然是姐妹,有着亲缘关系,那么是否就可以判定孙悟空一开始也是一种无支祁似的水怪?所以鲁迅下了结论:“明吴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于是禹伏故事随以湮昧也。”

    除了杨景贤的杂剧将孙悟空说成水怪外,在各个版本的《西游记》中,孙悟空都不是水怪,而是个降龙伏虎的英雄。从《西游记》的主旨来看,塑造孙悟空这样一个人物,最初并非要扰乱这清清朗朗的世界,而是为了让世界变得安宁。要完成这一重任,第一步就是让自己浮躁的心安定下来。《西游记》第五回有诗:“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猴子象征着我们跳动的心,即所谓的“心猿意马”。这一说法后被广泛使用。心猿意马,则内心翻江倒海。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也可被视为人内心物欲横流的象征。传说能降伏水怪的英雄往往无欲无求。在这些英雄中,就有一位僧伽和尚。他是西域何国(康居)人,唐高宗时到中国治水,圆寂后被奉为泗州和尚、泗州大圣、僧伽大师。这位和尚被委以治水大任,很可能是因为他的无欲无求。另一位能降伏水怪的英雄是居于海上的观音大师,民间传说中,他的化身就是僧伽。在民间信仰中,观音信仰和僧伽信仰常被混淆。僧伽与无支祁的故事混合后,又演变成了泗州大圣降水母的故事。王象之《舆地纪胜》说僧伽降水母,也许是观音故事的一种民间化演绎。

    抑制欲望、学会定心,也是《西游记》中孙悟空要上的第一堂课。第四回玉帝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并在蟠桃园的右边建了齐天大圣府,府内设二司,即安静司和宁神司。托名李卓吾的批评者(更多的人认为是叶昼)旁批道:“安静宁神,四字可味。”在回末的总评中,他又写道:“若能安静宁神,便是齐天大圣;若不能安静宁神,还是个猴王。”猴子的好动被认为是一种罪过,但它并不是不可克服的。

    从印度的哈奴曼神猴而来?

    英国汉学家杜德桥(Glen Dudbridge)发现,猿猴角色在文学和宗教史上具有两个完全不同的传统。文学上,猿猴是妖精形象,需要二郎神或哪吒来压制;宗教上,特别是在佛经中,猿猴亲近于佛教。在《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中,比丘婆须蜜多爬到树上学猕猴叫,引来了八万四千只金色猕猴。

    宋朝刘克庄《释老六言十首》(其四)中有“取经烦猴行者”的诗句,这是猴子参与到取经的记载;明李祯《剪灯余话》卷一的《听经猿记》中,有个叫袁逊的猴子,穿袈裟修行;《大唐西域记》卷四秣菟罗国及卷七吠舍厘国中,有猕猴向如来献蜜的遗迹。由此可见,猴子与佛教有深厚的渊源。

    在产生佛教的古印度,有神猴哈奴曼(来自神话《罗摩衍那》)的传说。哈奴曼是猴子国的军师。罗摩兄弟寻找悉多时来到猴子国,并帮助猴王赶走波林。为报答罗摩兄弟,哈奴曼帮助罗摩杀死罗刹王和罗刹女,抢回悉多。

    从故事表层来看,哈奴曼与孙悟空有着相似之处:

    其一,哈奴曼帮助罗摩杀死罗刹王和罗刹女,抢回悉多。这个故事可视作是《西游记》中“铁扇公主”故事的原型,因为《西游记》中的铁扇公主被认为是罗刹女。此外,哈奴曼被认为是风神的儿子,而孙悟空也常常携带巽风。哈奴曼与孙悟空都通风神。

    其二,哈奴曼的嘴发红,牙齿和爪子如金刚石般坚硬。他能够让自己的身体增长,像须弥山、曼多罗山那样高。《西游记》第三回孙悟空从龙宫归来后,他口似血盆、牙如剑戟,能将金箍棒和自己的身体都变得奇大无比。哈奴曼和孙悟空都能任意变化身体,神通广大。

    哈奴曼和孙悟空颇有相似之处,这一点为大多数《西游记》研究学者所认同。但杜德桥认为,如果仅仅因为它们两个形象有相近之处,就认为哈奴曼影响了孙悟空,这个结论过于草率。它们也可以是一个母题的分支。

    从故事内涵上看,哈奴曼与孙悟空有着相异之处:《罗摩衍那》中,有海神帮助猴兵架桥渡过楞伽岛的故事。而在泰国人的《罗摩衍那》中,哈奴曼的尾巴变成了一座桥,帮助猴兵渡过大海。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这个故事是深沙神变作跨海大桥。只有在泰国人那里,哈奴曼原本所使用的三叉矛变成了棍棒,这和孙悟空的金箍棒相似。需要注意的是,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他经历了几次蜕变。

    从道教的内丹修炼法而来?

    《西游记》中,火焰山这个地方似乎别有深意。在杨致和《西游记》大圣偷丹盗酒这一回的插图中,我们看到了一把扇八卦炉的扇子。如果将火焰山视作鼎炉的象征,那么这把扇子不是用于煽风点火,而是为了熄灭这熊熊的火焰。《西游记》第七回,太上老君将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煅烧时间是炼丹时间的七倍,即七七四十九天;孙悟空在花果山与六个妖怪结拜兄弟时,他正好排名第七,而第七回又是《西游记》的一个转折点。道士刘一明认为,《西游记》可分为两部分,大闹天宫和西行取经是《西游记》两个平行的故事:“西游前七回,由命以及性,自有为而入无为也;后九十三回,由性以及命,自无为而归有为也。”从两个方面证明了全真教的内丹理论。

    孙悟空踢倒八卦炉后,它就不再是只简单的猴子了,火眼金睛是最好证明。作者揶揄火眼金睛是孙悟空的“眼病”,但在此后的西游路上,火眼金睛却是孙悟空的一项本领。当他跳出炉子,作者写他“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龙虎”是炼丹术中的术语。《金丹大要》上写:“龙乃阳中之阴,主生,故兴云致雨,泽润万方,而其中之阴能杀者也;虎乃阴中之阳,主杀,故呼风哮吼,常有杀心,而其中之阳能生者也”,龙虎相交,乃能大丹。这似乎暗示此时的孙悟空和入八卦炉之前的孙悟空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他就像是一颗金丹,获得了新的能力——火眼金睛。

    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当唐三藏从西天取经回来之后,解救了一个名叫痴那的孩子。痴那因受到继母的嫉妒,被继母和女仆设计关进熨斗中(这个熨斗一定够大),连烧三日三夜。痴那的继母以为其必死无疑,第四天她打开熨斗时,痴那居然从熨斗里“起身唱喏”。痴那继续被继母加害,直到唐三藏将他从鱼腹中解救出来。这个故事似乎是孙悟空在八卦炉中煅烧的原型,但在《西游记》中,它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

    《西游记》前七回可以看作是孙悟空脱胎换骨的过程:从最初拜师学艺到闹龙宫夺兵器,使自己所向披靡;从偷吃蟠桃到大闹地府,使自己长生不老;从偷吃金丹到八卦炉中锻炼,使自己法力无边。此后,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看上去,孙悟空受到了严厉的镇压和惩罚。但实际上,五行山当然是“五行”的集合。因为孙悟空是石头中蹦出来的,石头就是它的母胎,所以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也可以认为是他再一次回到了母胎中等待下一次临产,而接生婆就是唐僧。

    至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英雄被建立起来了。

    龙是孙悟空的化身吗?

    《西游记》中,孙悟空闹龙宫令人印象深刻。他在气势上彻底压倒了中国古代的圣物——龙。每当孙悟空不在唐僧身边而妖怪前来袭击时,白龙马就会现出原形,以龙的姿态与妖怪搏斗。为什么只有当孙悟空不在场的时候,白龙马才会奋不顾身地来救师父?其他时候,不管孙悟空克敌制胜还是落于下风,白龙马依旧是白龙马,绝不逾越自己的身份。

    在中国,龙与马之间的关系很玄妙。龙是非常高级的交通工具,它的历史要早于马。《周礼?夏官?庾人》,“马八尺以上为龙”,龙是对高大的马的一种荣誉性称谓。而且,龙马又是河图的背负者。孔颖达疏引《尚书中候?握河纪》,“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形象也深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因而从陆生动物变成了水陆两栖动物。同时,白龙马的身份是双重的,它有时是马,有时是龙,通常时间里,他都任劳任怨,连句台词都没有,属于真正的跑龙套角色。当唐僧的其他徒弟全部缺席时,白龙马就会恢复龙王太子的高贵身份,与妖怪搏斗,保护唐僧。在佛经中,有龙保护僧人的故事,即“那伽王护法佑佛”的故事类型。佛陀出生时,那伽王(龙王)护佑在佛陀左右。《西游记》的故事似乎也是这一遥远谱系中的一员。

    在《西游记》的故事中,龙不仅是一个“运输大队长”。中野美代子注意到《西游记》中魏征斩龙的故事,几乎被《永乐大典》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永乐大典》中,它的名字叫“梦泾斩河龙”。中野注意到,魏征斩龙是“未曾斩龙”的谐音。而“斩龙”是道教“女丹”术语,意思是“女子绝经”。全真七子之一的孙不二(全真教以孙不二为第一位女冠,实际上应为玄靖散人)写过一本名为《清净散人孙不二君功夫次第》的道教著作,系统阐述其全真内丹思想。“未曾斩龙”可以解释为“还未绝经”,“尚可生育”。 

    在女冠的隐喻系统中,赤龙是月经的象征,斩赤龙即是用修炼功夫把月经炼断;因为孙不二认为,女子要修炼得道,必须要斩断月经。逆转月经,以还原大道,和男子固本还精的修炼其实大同小异。斩龙之后,女性特征不再明显,坤位转成乾。而《西游记》中,魏征斩龙的故事里,孙悟空恰恰是缺席的。在某种意义上,龙是孙悟空的化身吗?或者说,龙才是《西游记》的真正主角吗?

    《西游记杂剧》第一本第一出之官逢盗,一开始观世音就说:“已传法旨于沿海龙王随所守护,自有个保他的道理。”这里的“他”指唐僧,那么孙悟空的出现似乎也可以看作是代替了龙的位置。代替龙来保护圣物,又能伏虎,以虎皮为裙,在孙悟空的身上结合了龙和虎的双重特征,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道教炼丹术。龙的衰退给了孙悟空可乘之机,他取代了神通广大的龙成为金箍棒(定海神针)的保护者,并且他还要取代龙,成为炼丹术中“龙虎”的一员。

    《西游记》中大量的炼丹术语和诗词被完全忽略了,比如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有这样的诗句:“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

    也许,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孙悟空为什么是只猴子。他是只猴子,是从好色的中国猴子而来?是从印度的哈奴曼神猴而来?还是如中野美代子发现的那样,是龙的替代品?抑或从道教的内丹修炼法而来?这些都有可能,也似乎尚未穷尽这种可能性。那么,需要多一些想象力还是觉悟心?就用《西游记》第一回结尾之诗作结:“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本文编辑 邢新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