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是浪费生命的学问

 浪潮之巅 2012-08-04
“国学”是怎么叫起来的?我等粗人只能知道个大概。我猜想,应该是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们搞出来的概念吧(有待考证,但本人不想求甚解)。世界变大了,什么都学别人的,偌大一个中国,如果不搞出一些安慰自己、自欺欺人的东西,那不就彻底没有自信心了?
比如说,足球这玩意,我们始终没有办法冲出亚洲,在“世界杯”上连露脸的机会都没有,但我们却可以自慰啊:足球的发源地是中国,言外之意,中国是足球的老祖宗,输给那些孙子们,有什么丢丑啊?类似的民族自豪感还有许多,例如,中国人种的独立起源说,印第安就是“殷地安”,“老子化胡”等。
其实,中国之所以能够存在到现在,没有亡国灭种,几乎全部依赖于“西方”和“南方”,我们的先民来自非洲、欧亚大陆和中国南面的太平洋岛屿。甚至,我们有理由怀疑方块汉字,是否真的是中国本土制造出来的。因为,甲骨文的历史并不悠久,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比甲骨文大概领先2000年。不管怎么说,汉语的祖先并不完全只是汉族。
托秦皇汉武的福,中国利用“大一统”的乾坤大法和春秋大义将外来民族(主要是印欧白人)基本上阻止住了,因此形成了一个相对安全和封闭的独立文化圈。但也导致了一个致命的文化缺陷,那就是:中国人再也无法走出诸子百家的思想牢笼。更为可悲的是,我们这么一巴掌大的“本土资源”还经过了孔子和皇权以及依附于皇权的“知识分子”等“权威”们的篡改,于是,就只落得“天人合一”这个小农经济的“一根筋”了。中国人从此只能靠天吃饭了,如果天公不作美,那皇帝老子就只得下台了,尽管董仲书不要脸地称呼皇帝为“天子”。
中国文化再怎么牛叉,如果不是得益于西方因素,今天的中国也不可能有这么巨大的人口规模。地理大发现,使得无数快饿死的中国人能够吃上土豆和玉米,因此才有了中国的人口大爆炸。如果世界上没有血腥的殖民运动,中国再怎么变化,也永远无法走出诸子百家的思想牢笼和秦始皇开创的专制政治模式。历史就是这么残酷!当它没有发展到那一步的时候,无论你怎么着急,你也只能靠皇帝和老天爷吃饭。
全球化的进程,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是世界历史变迁的必然走向。中国终于赶上了这一波。套用小平的话,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有出路。可悲的是,中国人在创新能力极其低下的时刻,由于终于能够吃饱饭了,成为了所谓的“饱汉”,所以才撑得慌,开始说胡话了。先是很多文化老宿蹦了出来。以季老羡林先生为例,他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界的未来必将由中国文化执全球之牛耳。后是于丹等“学术超人”跳了出来,鼓吹依靠传统文化建构“和谐心灵”。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昏话还没到兑现的时刻。我们普通老百姓仍然能够滋润到一些欧风美雨。别的国家的国民也可以欣赏一些中国文化,而不是臣服于我们的文化。
谁都知道,知识无国界。真相尽管可能有无穷无尽的解读,但真相永远只有一个。所谓的“国学”,尤其是当下掀起的“国学”浪潮,始终无法摆脱政治、道德的局限,这是最可恨的一点。因为一个社会不应该只是政治,一个社会的繁荣只能是广义的文化繁荣,而决非政治的一个系统的繁荣。而道德本身是自由的,不能说孔子的道德就比我们普通老百姓的高明,孔子再伟大,也没有办法代替我们生活。
所谓的“国学”,乃是经过专制政治的削足适履而最终形成的,它排斥了很多民间社会的真知灼见,因此,中国的传统学问一直没有办法走向真正自由的审美情趣;在知识学上,也无法构建数理和逻辑的基础。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终于导致了中国社会整体“一盘散沙”和社会个体普遍“心灵荒芜”的状态。也因此,以所谓的“国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体自由和公共秩序两个向度上都是无根的,这样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社会。因为,“知识产生”既需要个体认知、个人意志的自由,更需要建立在个体自由基础上的强大组织(能力)。如果只有权威,而没有“自由人的自由联合”,那么,任何学问最终只能成为“死学问”。
中国历史上的专制政治不是完全没有“知识产生”的组织(能力),而是,这样的专制政治由于特殊的生存环境,一直在挤压和禁锢任何有活力的思想,它惟一看中的最终只剩下所谓的“国学”了。值得再次强调的是,所谓的“国学”,就是专制政治的最大的可学的学问。在这里,我们不应该追究“应然”,而应该讨论“实然”。因为,西方的知识传统,以及中国所谓的“国学”,都是偶然的历史条件的产物。知道了“偶然造就一切”,就没有必要追问什么“李约瑟难题”了。
应该承认,任何文化形态都有“绝处逢生”的可能。只是,中国文化决不是由所谓的“国学”说了算的,她应该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国学”是传统文化的“木乃伊”,纵使你皓首穷经,苦其一生,你唯一可能学习到的知识,是关于它的历史的零星片断,而这个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即使诸子百家回生转世,他们也不可能讲得清清楚楚。这是由于个体的生命局限,而必然导致的认知困局。
“国学”既然如此,那就让季羡林和于丹们吆喝去吧!如果想让自己的生命历程更加丰富多彩,如果想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了自由的张力,我们就应该尽快地让“国学”滚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