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茱萸的临床应用

 lujian 2012-08-06
①治疗高血压病将吴茱萸研末,每次取0.6~1两,用醋调敷两足心(最好睡前敷,用布包裹)。
  一般敷12~24小时后血压即开始下降,自觉症状减轻。
  轻症敷1次,重的敷2~3次即显示降压效果。
  ②治疗消化不良取吴萸粉2.5~3克,用食醋5~6毫升调成糊状,加温至40℃左右,摊于2层方纱布上(约0.5厘米厚),将4周折起;贴于脐部,用胶布固定。
  12小时更换1次。
  经治20例,痊愈18例,好转1例,无效1例。
  初步观察,本法有调节胃肠功能、温里去寒、止痛及帮助消化等作用。
  对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腹泻效果较好,对细菌感染所致的腹泻配合应用抗菌素可产生协同作用。
  ③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吴茱萸研末,用凡士林调成30%(甲种)和20%(乙种)两种软膏;再取30%吴茱萸软膏和等量氧化锌软膏调匀,配成复方吴茱萸软膏(丙种)。
  对亚急性和一般慢性湿疹,及阴囊湿疹在亚急性期或早期者,采用乙种软膏;对多年慢性阴囊湿疹则采用甲种软膏;婴儿湿疹采用丙种软膏。
  局部搽药,每日2次。
  对神经性皮炎先搽甲种软膏,再配合热电吹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然后用比皮损略大的胶布块贴牢。
  据82例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观察,对湿疹初期及亚急性湿疹疗效较好,治愈时间员短者3天;对一般慢性湿疹,治愈时间最短者10天;对多年呈苔藓样变的慢性湿疹无效;婴儿湿疹11例,除两例无效外,余均在7~15天内临床治愈;阴囊湿疹初期效果明显,患病多年近于苔藓样变者无效;神经性皮炎19例,均为轻型及限局性患者,配合热电吹风比单纯涂药者疗效显著。
  又有用10%吴茱萸糊膏局部涂抹后,再以艾熏20分钟,治疗限局性神经性皮炎14例;结果治愈4例,显著进步7例,好转3例。
  治愈病例一般治疗4~6次。
  此法止痒效果显著。
  ④治疗黄水疮将吴茱萸研粉用凡士林调制成10%软膏,局部涂擦,每日1~2次。
  擦药前先用温水洗净患处:治疗12例,一般4~6次即愈。
  ⑤治疗口腔溃疡将吴茱萸捣碎,过筛,取细末加适量好醋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敷于双侧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
  用量:1岁以下用0.5~2钱,1~5岁用2~3钱,6~15岁用3~4钱,15岁以上用4~5钱。
  治疗256例,有247例治愈。
  一般敷药1次即有效。

编辑本段配伍效用

  吴茱萸配伍大枣:吴茱萸温肝暖脾、降逆止呕;大枣甘温 补脾和胃、养血安神.吴茱萸得大枣则温散而不燥烈 大枣得吴茱萸则益气养血而不壅滞.二药合用 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效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胃脘疼痛、妊娠恶阻以及厥阴头痛、干呕等症.
  吴茱萸配伍当归:吴茱萸辛热燥烈 疏肝行气、温中散寒 善下行温肝肾、暖胞宫;当归辛甘而温 补血行血 为妇科养血调经之常用之品.吴茱萸得当归则温散而不伤阴血 当归得吴茱萸则补血而不凝滞.二药伍用 其温经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更著 用于治疗月经延期、量少而黑、少腹冷痛因冲任虚寒所致者以及寒滞肝脉之疝气疼痛.
  吴茱萸配伍党参:吴茱萸辛苦性热 芳香而燥 入肝、脾、胃经 有温肝暖脾、降逆止呕、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党参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二者合用 温中寓补 有散寒补虚之功效 用于治疗胃中虚寒之食谷欲吐、胸膈满闷;肝寒犯胃之呃逆吞酸以及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
  吴茱萸配伍生姜:吴茱萸温中下气而降逆;生姜温胃散寒而止呕.二者合用 有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效 用于治疗胃寒呕吐或厥阴头痛呕吐涎沫者.
  吴茱萸配伍小茴香:吴茱萸散寒除湿;小茴香散寒止痛.二者合用 有散寒除湿、行气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下焦寒湿所致之脘腹疼痛、疝痛、及宫寒不孕、月经不调、痛经等因寒而致者[2]

编辑本段营养知识

  吴茱萸知识介绍:
  茱萸有吴茱萸与山茱萸之分,那吴茱萸主要生长在江南地带。吴茱萸未成熟果实五角状扁球形或类球形,直径至5毫米,表面暗绿黄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穿越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星的裂隙,基部有花萼及果柄。质硬而脆,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吴茱萸营养分析: 种子含有异虎耳草素(lsopmpinellin)。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吴茱萸补充信息:
  本品以饱满、色绿、香气浓郁者为佳。本品因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吴茱萸、制吴茱萸、盐吴茱萸、炒吴茱萸、黄连制吴茱萸、酒吴茱萸、醋吴茱萸、姜吴茱萸。
  本品贮干燥容器内,诸制吴茱萸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吴茱萸适合人群:
  阴虚火旺者禁服。
  吴茱萸食疗作用:
  味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芳香燥散,可升可降。
  吴茱萸做法指导:
  凡脾胃虚寒,脘腹冷痛者,多与干姜、桂心、白术、人参等配伍,以温中散寒止痛;凡肝胃不和,呕吐吞酸偏寒者,与可干姜、半夏等温中药同用;若肝郁化火,胁痛口苦,呕吐吞酸者,可与黄连合用。
  凡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而致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涎者,多与人参、生姜、大枣配用,以温肝暖胃,降逆止痛;凡下焦寒糊里糊涂所致疝气腹痛者,可与川楝子、小茴香、木香等同用。
  烹调用途:以果实榨油作辛辣味的调料使用,或用以制茱萸酱,为古代常用的调味品,今已少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