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研究须直面公众评判

 摩羯天尘 2012-08-07

2012年08月07日 07:55

李长安

最近,一些研究报告在社会上遭遇公众的严重质疑。先是某知名学者发布报告称,2010年我国已完成62%的中华民族复兴任务,然后某研究小组又公布最新版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宣布全国家庭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这些报告一出笼,即遭到民众的普遍“吐槽”。

一般而言,评价一项研究报告的科学性无外乎看报告采取的调查、取样及分析方法是否符合科学规范。其中任何一道程序的失范,都会引发研究结论的偏差。特别是涉及民生的调查研究报告,由于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相关,老百姓天然成为最好的评判者。一旦与自己亲身感受不同,老百姓自然就会对各种研究结论不信任、不认同。这就是社会上“被平均”、“被小康”等戏谑性词语流行的由来。

另外,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在做各种社会研究项目时,多是希望用于学术探讨或政府对策建议,对在公众舆论中的影响并不怎么在意,往往是重视公布而忽视解释。然而,随着社会和网络媒体的发展,原先局限于象牙塔和政府内部决策的各种研究报告,正迅速扩散至普通民众中。他们或许不是研究报告的使用者,也未必能完全领会报告的意义,但对此类民生话题却日益敏感。民众怎么解读这些研究报告,应是当下做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考虑的问题。

很显然,上述报告都存在此类毛病。比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衡量、如何评判一直有较大的困难和分歧。不解决分歧,结论就缺乏意义。与此相似,在房价居高不下的当下,公布上述报告自然会招来各种解读,也会极大刺激民众的神经。当然,仅从数据上来看,这个结论并没有太大问题,报告给出的家庭、人均住房面积数据是有可能的。问题就在于,该报告只笼统公布结论,没有考虑到住房分配方面的巨大差异的现实,没有充分介绍解释调查过程、抽样方法,这很容易使一些人对此感到不满和疑惑。

毫无疑问,科学研究的结论并不需要与民众感受完全符合。科学研究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态度,不能迎合某一部分人的需要。但是,科学研究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毕竟来自于社会实践,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与老百姓的感受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民众对研究报告的质疑也有权利上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因为大多数学者的科研经费,均来自于公共财政的拨款。

学术研究已经越来越需要直面公众的评判。对一个打算发布涉及民生与其他公共议题的学者而言,要想避免公众舆论的质疑,就有必要在发布研究报告后进行详细说明和解释,有必要使用另一个语言体系,对自己的结论做更多清晰易懂的说明,有时也需要借鉴公众舆论适度对研究成果进行修正。这样做既有利于研究报告本身的科学、全面和准确,也有利于对广大民众释疑解惑,免遭“吐槽”的命运。▲(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