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乾陵61尊石人群像何故均没有头部?

 xcaq 2012-08-07

前一段时间出差,途径陕西,受到一位乾县最要好朋友的热情邀请,并且带我走访了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之上的乾陵,我倍感荣幸,也很高兴。说实话,其实我很早就想到陕西乾陵去探个究竟,没想到这次终于得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乾陵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埋葬两个皇帝的陵墓。

能够去乾陵观赏,自然是欣喜不已,可是当我看到乾陵朱雀门外东西两侧的61尊无头石像时,心里头感觉有些毛骨悚然。而且也特别奇怪,这61尊无头石像居然是蕃臣石像。据史料记载,在建造乾陵时,还为这些石人群像建造了两座大型侧殿房和偏房,石人群像就放置于殿中。千年已过,两座大殿都已被毁,仅留下这些风餐露宿的石像和一些建筑遗址。


 

说又回来了,好端端的石人群像,为何就没有了头了呢?

对于石人像头部的去处,民间有许多说法。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明末清初时,一个外国使节的后代到乾陵来游玩,发现他的祖先在给大唐的皇帝守灵。他认为有失国格,有辱人格,但又怕若把这些石像打碎会引起当地政府官员的阻拦,所以他想了一个招:每天晚上去到附近的农田里糟蹋庄稼,糟蹋完以后到附近农民家里去说这些石人晚上成精,把所有粮食都糟蹋光了。要保护粮食,就必须把这些石人消灭,把他们的头敲碎,他们就不能成精了。当地农民觉得这话说的有道理,就一气之下把石像的脑袋都打碎了。

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八国联军侵华时,看见唐乾陵前立有外国使臣的群像,感到有辱洋人的脸面,于是把石人的头砍掉了。但据历史学家考证,八国联军当时并没有到过乾陵。

明朝的开国元勋刘伯温曾到过乾陵,并留下了“番王严似立层层,天马排行势预腾”的诗句。然而在明朝末年一些诗人描写乾陵的诗句中出现了“赤马剥落离倒旁”的诗句,也就是说乾陵的立马和石像都纷纷地倒在了地上。诗中所描述的石像倒地的情景,似乎于民间传说在时间上有相近之处。

考古学家认为,乾陵石像很可能在明末清初的战乱时遭受过破坏,但这61尊蕃臣绝大部分早在那是之前就已被毁,起因是一次大地震。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明嘉靖34年(1555年)一月十三日,陕西华县一带发生了一场8级以上的强烈地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关中大地震。由于地震发生在子夜,人们还在熟睡中,致使80多万人死亡。乾陵距离华县只有100多千米,同属于震中地带。专家们推断,关中大地震是造成石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为什么只有头部会被震掉了呢?

专家分析除了石像颈部脆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石像的材质。因为当时雕刻采用的石料有一些石暇,即从石料上可以看到的一些浅色的线条。石头受损时,最容易从这些地方开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