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三评《难经》

 章木匠 2012-08-07
十三评《难经》
作者:zhaowang
難經--一本為害針灸幾千年的書
 
《難經》中奇經八脈學說,尤其是任督二脈,因常為教學氣功者以及武俠小說引用(所謂打通任督二脈),廣為世人熟知。習針者,則更因《難經》中的補母瀉子,輸募穴,八會穴以及從奇經八脈而來的八脈交會穴,而尊其為僅次于《靈樞》的古代針灸名著。事實上,今天《難經》對針灸臨床的影響已遠超《靈樞》。

凡是讀過《靈樞》和《難經》的人,都不可否認《難經》大部分內容出自《靈樞》。

但是,正是在這些《靈樞》理論遮隱下,《難經》提出了以上新的針灸理論。一個沒有讀過《靈樞》,或是對《靈樞》理論尚未完全認識的人,很難相信這些為後世針家,為現今針灸教科書視為對《靈樞》發揚光大的理論,卻是完全否定和背離了《靈樞》中的理論思想。

幾千年來,由於針灸界的浮淺,無知,自大,使這樣一本充滿謬論之書,竟然可以一直招搖蒙騙,為害針灸,為害病人。

以下幾篇將一一剖析《難經》中的針灸理論。
 
zhaowang
11-13-2010, 10:40 AM
今天,一個針灸醫師或從事經典研究的人,若是沒有從研讀靈樞得著清楚的啟示,明白靈樞針灸的真諦及原則,是不可能從難經的繆綸中出來的。當然,也無法進入靈樞針灸的實際。

十三評難經完全是以靈樞為唯一依據的批評。
 
"奇經八脈"的歷史---一評難經
"奇經八脈"一詞首見於難經二十七難。"脈有奇經八脈者﹐不拘于十二經﹐何也﹖然﹕有陰維﹑有陽維﹑有陽蹻﹑有陰蹻﹑有衝﹑有督﹑有任﹑有帶之脈。凡此八脈者﹐皆不拘于經﹐故曰奇經八脈也。經有十二﹐絡有十五﹐凡二十七氣﹐相隨上下﹐何獨不拘于經也﹖然﹕聖人圖設溝渠﹐通利水道﹐以備不虞。天雨降下﹐溝渠溢滿﹐當此之時﹐聖人不能復圖也。此絡脈滿溢﹐諸經不能復拘也。”

接著,《難經》二十八難,二十九難又進一步論述了奇經八脈的循行及其病變。其中﹐任督衝蹻脈的循行及病變﹐基本上與《內經》中相同。但增加了帶脈與陰陽維脈的循行及病變(以及陰陽蹻的病變)。如“帶脈者﹐起于季脅﹐回身一周”“陽維陰維者﹐維絡于身﹐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也。故陽維起于諸陽會也﹐陰維起于諸陰交也。”這裡雖然提出了帶脈與陰陽維脈的循行。但是﹐卻無循行起止的具體論述﹐亦無輸穴。

一直到了明代李時珍《奇經八脈考》﹐才有帶脈與陰陽維脈循行及輸穴的完整論述。例如﹐《奇經八脈考》中﹕“帶脈者﹐起于季脅足厥陰之章門穴﹐同足少陽循帶脈穴﹐圍身一周﹐如束帶然。又與足少陽會于五樞維道﹐凡八穴。”

任脈為陰脈之海﹐首見于宋代王唯一《銅人輸穴針灸圖經》﹕“任脈者﹐...屬陰脈之海也。”其後﹐到了明代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則進一步有如下闡述﹕“謂任脈為陰脈之海者﹐以其總諸陰脈之會也﹐故曰陰脈之海。”這裡已從任脈屬陰脈之海﹐演變到任脈“總諸陰脈之會”﹐此即現今所謂任脈為陰脈之海的由來。
後世稱督脈為“陽脈之海”﹐始自于晉代王叔和《脈經》﹐和皇甫謐《針灸甲乙經》。《針灸甲乙經》卷二奇經八脈第二﹕“《難經》曰﹕督脈者﹐...陽脈之海。”查考《難經》﹐其中並無此論。後世論督脈與諸陽經相會﹐乃是依據《針灸甲乙經》卷三背自第一椎循督脈行至脊抵凡十一穴第七中﹕“大椎﹐在第一椎上陷者中﹐三陽督脈之會。”即是根據輸穴論述來推理經脈間的關係。到了元代滑壽《十四經發揮》﹐又有﹕“督之為言﹐都也。行背部中行﹐為陽脈之都綱﹐奇經八脈之一也。”這就是後世所謂督脈能統率諸陽的由來。

元朝竇漢卿《針經指南》一書中記載的“流注八穴”﹐或“交經八穴”,論及此八穴與奇經八脈相通﹐如列缺通任脈﹐即後世稱之為“八脈交會穴”,為奇經八脈理論在腧穴上的應用。
 
死水乎?---二評難經
 
關於奇經八脈,難經二十八難曰﹕﹕“比於圣人圖設溝渠,溝渠滿溢,流於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故十二經不能拘之。”

這裏提出兩點﹕一是八脈中氣血為經脈氣血旺盛而溢;二是八脈氣血不再參與氣血循環,即"不環周"也。

靈樞營氣第十六﹕"故氣從太陰出﹐注于陽明﹐上行至面﹐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間﹐與太陰合﹐上行抵脾...其支別者﹐上額循顛下項中﹐循脊入柢。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裡﹐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 靈樞脈度第十七﹕蹻脈者﹐少陰之別。

這些經文裏清楚的指出督任二脈乃是營氣在十二經循環中的一部分,而蹻脈為少陰之別。既然如此,何來"經脈氣血旺盛而溢"之說?


靈樞脈度第十七﹕"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靈樞營氣第十六﹕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于胃﹐氣傳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專者行于經髓﹐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這些論述清楚的指出所有經脈中的氣血都是如水之流,循環無休。八脈中之氣血若不循環,豈非死水乎?


經脈氣血有無盛虛之時?有。素問八正神明篇第二十六﹕"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 此規律乃是整個經絡系統(包括奇經八脈) 與月之盈虧,,而非僅十二經脈或經脈而已。故所謂"人脈隆盛,入於八脈",不能成立。
 
經絡系統的中心在那裏?---三評難經
 
《靈樞海論第三十三》﹕"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府藏,外絡於肢節。" 清楚的闡明了十二經脈與十二藏府的特殊關系。《素問經脈別論篇》《靈樞營衛生會》等篇詳細地闡述了十二經脈與十二藏府的生理關系;《素問五藏生成篇》《素問藏氣法時論篇》《靈樞本輸第二》等篇進一步論述了十二經脈與十二藏府的病理聯系及治療。十二經脈為經絡系統中心是藏府為中心的中醫理論在經絡理論中的具體反映。而十二經陽經屬府,陰經屬藏則是陰陽理論在經絡理論中的反映。

《靈樞五亂第三十四》﹕"經脈十二者,別為五行,分為四時。...經脈十二者,以應十二月。十二月者,分為四時。"此論十二經脈與五行的關系。《靈樞系日月第四十一》具體闡述了這種關系以及其在臨床上的意義。

《靈樞經別第十一》﹕"人之合於天道也,內有五藏,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應六律,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應天道也。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難也..." 此盡括上述之所論。

綜上所述,毫無疑問經絡系統的中心是十二經脈。

然而,難經二十九難曰﹕ "陽維維於陽,陰維維於陰。" 即陰陽維脈對陰陽經有聯絡維系功能,首開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關系論述。及後又有《銅人輸穴針灸圖經》和《十四經發揮》等提出督脈為陽脈之海,任脈為陰脈之海。再加上沖脈為十二經之海(此出自靈樞,其義以後再論)。奇經八脈嚴然成為十二經脈的中心,經絡系統的中心或調控中樞。

這種在經絡理論上的中心偏離直接導致了臨床應用上的混亂,《針經指南》中的八脈交會穴以及對任督二脈功能的盲目推崇(例如,聲稱此二脈可以用於治療頑疾絕症,打通二脈可以祛病延壽等),都是這一錯誤認知的結果。
 
繼承上的發揚?---四評難經
 
《難經》六十六難曰﹕經言肺之原﹐出于太淵﹔心之原﹐出于大陵﹔肝之原﹐出于太沖﹔脾之原﹐出于太白﹔腎之原﹐出于太溪﹔少陰之原﹐出于兌骨﹔膽之原﹐出于丘墟﹔胃之原﹐出于沖陽﹔三焦之原﹐出于陽池﹔膀胱之原﹐出于京骨﹔大腸之原﹐出于合谷﹔小腸之原﹐出于腕骨。

這裏的"經言"指靈樞無疑。然而,參照《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十二原穴乃是五藏的輸穴(兩側)加上膏,肓二穴;再查本輸第二,則只有五藏原穴(其中,心出于中沖,溜于勞宮,注于大陵,行于間使,入于曲澤)和六府原穴。《難經》六十六難中"少陰之原﹐出于兌骨"乃是靈樞之外的。對此,後世針家認為《難經》在繼承《靈樞》上的發揚,彌補了手少陰經無五輸穴的不足。及後針灸甲乙經又補上少沖,少府,靈道,少海以為心之五輸穴。

事實上,《難經》六十六難中的十二原穴(十二經各有一原穴)論不僅完全歪曲了《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中的十二原穴意義(詳見本欄原穴討論)。而且,完全漠視了《靈樞》中關於"少陰無輸"(五輸穴)的明確論述。《靈樞邪客第七十一》﹕“黃帝曰﹕手少陰之脈獨無輸﹐何也﹖歧伯曰﹕少陰﹐心脈也。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傷心﹐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獨無輸焉。黃帝曰﹕少陰獨無輸者﹐不病乎﹖歧伯曰﹕其外經病而藏不病﹐故獨取其經于掌後銳骨之端。” 所以,"少陰無輸"是心包絡理論在輸穴理論中的具體反映。

《難經》"少陰之原﹐出于兌骨"之說,那裏是在繼承《靈樞》上的發揚,分明是要《靈樞》重寫;中醫藏府經脈理論重寫。
 
絡變為經的背後---五評難經
 
將陰陽維脈,帶脈歸於奇經八脈,視為經脈,始自《難經》。雖然,這時的陰陽維脈,帶脈只有簡單的循行和病變,沒有所屬腧穴。直到《奇經八脈考》,才完全其循行並將其它經上腧穴歸於陰陽維脈,帶脈。例如,"帶脈者﹐起于季脅足厥陰之章門穴﹐同足少陽循帶脈穴﹐圍身一周﹐如束帶然。又與足少陽會于五樞維道﹐凡八穴。" 至此,陰陽維脈,帶脈從絡變經,正式進入經脈之列。

然而,絡變為經的背後是什麼呢?

第一,推翻了《內經》中的經脈理論。
靈樞第十;十一;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一,素問三十八;五十九;六十,六十二;六十五篇完整的論述了十二經脈,任督沖蹻脈。根據這些論述可知,經脈需具備以下四個基本特點﹕循行,包括起始;長度;經脈病變以及所屬腧穴。顯然,《難經》所論的陰陽維脈,帶脈不符合這些條件。

第二,推翻了《內經》中的腧穴理論。
《素問氣府論篇第五十九》以"脈氣所發"明確指出腧穴與經脈的特殊關系。例如,"足少陽脈氣所發者六十二穴",即此六十二穴(如帶脈,五樞穴)只與足少陽經有關,只能用於足少陽經病變而與其它經脈或絡脈無關。(關於交會穴的錯謬另評)

《素問刺腰痛論篇第四十一》中的陰陽維脈,雖稱為脈實為絡也,《靈樞經別第十一》中的帶脈亦然。
 
靈樞"目不得瞑"也---六評難經
 
《靈樞寒熱病第二十一》﹕足太陽有通項入于腦者﹐正屬目系﹐名曰眼系﹐頭目苦痛取之﹐在項中兩筋間﹐入腦乃別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出﹐陰陽交于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靈樞大惑論第八十》﹕黃帝曰﹕病而不得臥者﹐何氣使然﹖歧伯曰﹕衛氣不得入于陰﹐故常留于陽﹐留于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蹻盛﹐不得入于陰則陰氣虛﹐故目不得瞑矣。黃帝曰﹕病目而不得視者﹐何氣使然﹖歧伯曰﹕衛氣留于陰﹐不得行于陽﹐留于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蹻滿﹐不得入于陽則陽氣虛﹐故目閉也。靈樞這些經節清楚的指出蹻脈的病變與睡眠及目有關系。

然而,《難經》二十九難曰﹕陰蹻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蹻為病﹐陰緩而陽急。即陰蹻為病﹐則其脈內踝以上急﹐而外踝以上緩﹔陽蹻為病﹐則相反。後世亦有將緩急解釋為肌肉的緩急﹐故又有陰蹻為病足內翻﹐陽蹻為病足外翻。

今日針灸醫生中有多少人知道失眠與陽蹻脈病變有關?《難經》對蹻脈病變的竄改, 靈樞"目不得瞑"也!
 
 原穴是原氣所流注之處?---七評難經
 
《難經》六十六難曰﹕經言肺之原﹐出于太淵﹔心之原﹐出于大陵﹔肝之原﹐出于太沖﹔脾之原﹐出于太白﹔腎之原﹐出于太溪﹔少陰之原﹐出于兌骨﹔膽之原﹐出于丘墟﹔胃之原﹐出于沖陽﹔三焦之原﹐出于陽池﹔膀胱之原﹐出于京骨﹔大腸之原﹐出于合谷﹔小腸之原﹐出于腕骨。十二經皆以輸為原者﹐何也﹖然﹕五藏輸者﹐三焦之所行﹐氣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之輸為原者﹐何也﹖然﹕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于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輒為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這裏"十二經皆以輸為原者"顯然錯誤,只有五藏輸原同穴,六府則在輸穴之外另有原穴。接著,"五藏輸者﹐三焦之所行﹐氣之所留止也。" 與下文中"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于五藏六府。"自相矛盾,前者論三焦所行僅五藏輸,後又稱三焦所行包括五藏六府。此種顯而易見的錯誤怎能出自一本被稱之為經典的書。

不僅如此,這裏更首次提出了原氣的新名詞。按照《難經》六十六難的說法,原氣出自臍下腎間動氣(此為人之生命﹐十二經之根本也),經由三焦而輸布於五藏六府以及原穴。最後結論是﹕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今日針灸教材毫無保留的抄錄了這些關於原穴的論述,並將原穴列為一組治療藏府病變的特定穴,更确切的說,這是一組治療藏府虛證的輸穴,因為,這些輸穴為原氣所流注之處。然而,我最初的困惑亦由此而來。如果,原穴為原氣所注之處,那末,在臨床上瀉太沖以平肝;瀉合谷以清熱之時,針刺技術上何以能瀉而不傷原氣?以前,每當我教學至此,甚恐學生提出此問。不知是中醫學生太尊師重道,還是已被中醫教育的不會提問題了。我教學這麼多年,除了有一個韓國學生,從未被為難過。他問我為什麼"陽井金""陰井木",記得當時我還是用難經六十四難回答的,雖然,自己亦不甚滿意。幾年前,當我從張志聰《黃帝內經集注》中找到真正的答案時,我第一個想告訴的就是這個學生。可惜,那時他已英年早逝了。
 
難經論及原氣,顯然與經脈之氣有別,其輸布亦是經由三焦而非經脈。然而,根據"原氣出自臍下腎間動氣(此為人之生命﹐十二經之根本也)" ,後世醫家皆認同原氣即先天之精氣。

《靈樞本神第八》﹕"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經脈第十》﹕"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干﹐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谷入于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 這兩段經文清楚的指出,人有形的生命始自"兩精相搏謂之神"這個時候,然後才有"腦髓生﹐骨為干﹐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而直到"谷入于胃",才有"脈道以通﹐血氣乃行。" 所以,經脈氣血乃是在先天之精的基礎上發展才有的,先天之精是構成後天之精的基礎。沒有先天之精則無經脈可言,更無氣血。換言之,經脈之氣中不僅有水谷精微,而且,亦包含了先天之精。原氣是包括在經脈之氣中。

當然,經脈之氣還包括了天氣,此即《素問六節藏象論篇第九》﹕"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以及《靈樞刺節真邪第七十五》﹕"真氣者﹐所受于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 五氣者,風寒暑濕燥火也。真氣即五氣也。

後世針家因受難經原氣說誤導,盲目的夸大關元氣海作用。而氣功中所強調的丹田之氣亦是源自於此。
 
《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黃帝曰﹕願聞五藏六府所出之處。歧伯曰﹕五藏五輸﹐五五二十五輸﹔六府六輸﹐六六三十六輸。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 這裏清楚的指出井滎輸經合五輸穴乃為經脈氣血流注之處。而陰經輸原同穴,所以,陰經上的原穴毫無疑問也是經脈氣血流注之處。

那末陽經上的原穴呢?

《靈樞本輸第二》﹕ "黃帝問於歧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絡脈之所別處,五輸之所留,六府之所合,四時之所出入,五藏之所溜處,闊數之度,淺深之狀,高下所至,愿聞其解...膀胱出于至陰﹐至陰者﹐足小指之端也﹐為井金﹔溜于通谷﹐通谷﹐本節之前外側也﹐為滎﹔注于束骨﹐束骨﹐本節之後陷者中也﹐為輸﹔過于京骨﹐京骨﹐足外側大骨之下﹐為原﹔行于昆侖﹐昆侖﹐在外踝之後﹐跟骨之上﹐為經﹔入于委中﹐膕中央﹐為合。委而取之﹐足太陽經也。"這裏原穴京骨乃是足太陽經脈氣血流注五輸穴中的一個,並無例外。所以,陽經上的原穴亦是經脈氣血流注之處。

原穴中即是經脈氣血流注之處,自是經由經脈轉輸,而非難經所言"三焦"。
 
除了經絡系統,氣血還有第二條通道嗎?---八評難經
 
《難經》六十六難中首次提出三焦為原氣通道說。關於三焦,《難經》三十一難曰﹕三焦者,何稟何生?何始何終?其治常在何許?可曉以不?然﹕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陷者是。中焦者,在胃中皖,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臍旁。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不主內,以傳導也。其治在臍下一寸。故名曰三焦,其府在氣街。

這裏的三焦論基本上是出自《靈樞營衛生會第十八》,此三焦乃為水谷之道路,非經絡也,亦非原氣通道。

然而,到了《難經》六十六難,"五藏輸者﹐三焦之所行 ﹐氣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之輸為原者﹐何也﹖然﹕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 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于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輒為原。" 這裏,三焦又成了將原氣傳輸於五藏六府及原穴的通道。藏府原穴均位于四肢末端,原氣即經三焦而至原穴。那麼,在經絡系統之外,豈不是又有了第二條通道--三焦。

這種三焦說完全否定了《靈樞》中經絡理論。氣血藉經絡而轉輸全身上下內外,經絡是氣血的唯一通道,這是《靈樞》中許多篇章中所一再論及的關於經絡的基本理論。《靈樞本輸第二》﹕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也,屬膀胱,是孤之府也。《素問靈蘭秘典篇第八》﹕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也。

後世在推崇《難經》的同時,卻完全忽視了《內經》關於經絡理論以及三焦的清楚而完整的論述。而且,亦從未有人質疑或論證原氣何以能經三焦而非經絡至四肢末端的原穴。後世盲目尊經(此經非內經)到了何等地步。

根據七評難經中所論,《難經》中的原氣實為經脈氣血的組成部分,故其循行自是循經絡無疑,何來三焦之說。
 
令人無所適從的五輸穴應用法---九評難經
 
關於五輸穴的臨床應用﹐《難經》中提出了三種方法。

第一; 根據五輸穴的臨床主治。《難經》六十八難曰﹕“五藏六府﹐皆有井滎輸經合﹐皆何所主﹖然﹕經言所出為井﹐所流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此五藏六府井滎輸經合所主病也。”

第二,根據五輸穴的五行屬性;《難經》六十九難曰﹕經言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虛不實﹐以經取之。何謂也﹖然﹕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當先補之﹐然後瀉之。不實不虛﹐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生病﹐不中它邪也﹐當自取其經﹐故言以經取之。七十三難曰﹕諸井者﹐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諸井者﹐木也﹔滎者﹐火也﹔火者﹐木之子﹐當刺井者﹐以滎瀉之。故經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此之謂也。七十五難曰﹕經言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何謂也﹖然﹕金木水火土﹐當更相平。東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實﹐金當平也﹔火欲實﹐水當平也﹔土欲實﹐木當平也﹔金欲實﹐火當平也﹔水欲實﹐土當平也。東方肝也﹐則知木實﹔西方肺也﹐則知肺虛。瀉南方火﹐補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勝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故瀉火補水﹐欲令金得平木也。經曰﹕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此之謂也。
以上三篇根據五輸穴五行屬性﹐按照“生我”“我生”的生克關係﹐制定出“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的補瀉原則。如肺虛証﹐根據肺屬金﹐土生金﹐故取五輸穴中的土穴太淵穴補之。同理﹐若肺實証﹐則取五輸穴中的子穴尺澤瀉之。這種“補母瀉子”法不僅應用在同經五輸穴中。而且﹐亦應用於不同經五輸穴之間。此即為後世所熟知的補母瀉子配穴法。

第三,五輸穴的四時刺法;《難經》七十四難曰﹕經言春刺井﹐夏刺滎﹐季夏刺輸﹐秋刺經﹐冬刺合者﹐何謂也﹖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滎者﹐邪在心﹔季夏刺輸者﹐邪在脾﹔秋刺經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腎。”即依據五輸穴五行屬性﹐依四時取用五輸穴。例如﹐春與井穴皆屬木﹐肝亦屬木﹐故“春刺井”。

以上即為《難經》關於五輸穴應用的全部論述。這裏暫且不論這三種五輸穴應用法是否符合《靈樞》理論。推崇《難經》的人,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臨床上若是真正實施《難經》中有關五輸穴的論述﹐勢必出現選穴上的困擾。例如臨床上春季外感肺熱實証的發熱咳嗽﹐若依“滎主身熱”“經主喘咳寒熱”的五輸穴主治原則選穴﹐則應取魚際﹑經渠二穴﹔但若依“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的原則﹐則應只取尺澤一穴,或再若依異經補瀉法﹐取腎經上的陰谷穴;但若依四時選穴法,則應取少商穴。請問此時﹐針灸醫師當擇一法用之﹐還是諸法合用﹖孰利孰弊﹖這些《難經》中都沒有解釋。針灸醫師則是隨其所好而用之。

這就是針灸臨床處方混亂的根源,也是同一疾病不同針灸醫師應用不同輸穴的由來。針灸的不規範源自理論的混亂。
 
 補母瀉子法,經、穴分離的始祖---十評難經
 
《難經》六十九難、七十三難和七十五難根據《靈樞本輸第二》中"陰井木""陽井金"的論述,推出聞名於世的補母瀉子輸穴配伍法。不僅依同經間五輸穴五行屬性進行補瀉,而且,進一步根據藏府的五行屬性而有異經間的輸穴配伍補瀉。

後世針家由於對《靈樞》中五輸穴"陰井木""陽井金"的意義沒有真正認識(除了明代張志聰),加上盲目尊經以及一些所謂名醫臨床應用補母瀉子法奇效的渲染。幾千年來,補母瀉子法被視為《難經》對針灸最卓越的貢獻,在針灸處方中佔據絕對重要的地位,甚至是療效好壞的關鍵。今日針灸臨床醫生,很少不受其影響。但是,是否真有所號稱之奇效,捫心自問,答案自有。

若非《靈樞》開了我的眼睛,我幾乎不能相信,這樣一個學校裏天天教臨床天天上用的輸穴配伍法竟然是違反了《靈樞》中經脈與輸穴的基本理論。我們被錯繆的針灸理論毒害之深,足可謂病入膏肓。

輸穴為氣血所聚之處,經脈為轉輸氣血的通道。這是經脈與輸穴的基本概念。《素問氣府論篇第五十九》更以"脈氣所發"清楚的闡述經脈與輸穴的關系。例如﹐“手陽明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鼻空外廉﹐項上各二﹔大迎骨空各一﹔柱骨之會各一﹔禺骨之會各一﹔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輸。”即此二十二個輸穴均為手陽明經脈"脈氣所發"﹐其中每個輸穴只有與手陽明經脈的單向聯係﹐而無輸穴間的橫向聯係,包括五輸穴在內。所以,從氣血角度而言,經脈乃為輸穴之母。沒有經脈,就沒有輸穴。輸穴是經脈在體表的延續和代表。這是經脈與輸穴關系的基本理論。

然而,由於對《靈樞本輸第二》中"陰井木""陽井金"的錯誤認識,《難經》中的補母瀉子輸穴配伍法公然否定了這一基本理論,視《靈樞》中經脈與輸穴的"母子"關系于無物,反而在輸穴間建立起及其荒謬的"母子"關系。

《難經》之離經(靈樞)何其遠矣。補母瀉子輸穴配伍法可謂是後世針灸經脈與輸穴分離的始作俑者。
 
何謂之"陰井木,陽井金"?---十一評難經
 
《靈輸本輸第二》中有﹕“少商者﹐手大指端內側也﹐為井木﹔...商陽﹐大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此即"陰井木,陽井金"之由來。《難經》乃是據此而推論出五輸穴的應用﹐如補母瀉子法以及按四時取穴。

《難經》六十四難﹕《十變》又言﹐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輸土﹐陽輸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陰陽皆不同﹐其意何也﹖然﹕是剛柔之事也。陰井乙木﹐陽井庚金。陽井庚﹐庚者﹐乙之剛也﹔陰井乙﹐乙者﹐庚之柔也。乙為木﹐故言陰井木也﹔庚為金﹐故言陽井金也。余皆仿此。

此篇從陰陽經上五行屬性的差異﹐進而解釋陰陽經上五輸穴的不同屬性乃是“剛柔之事也”。如陽經上的井穴屬金﹐其與陰經上的井穴木﹐正好是五行中相克關係﹐這是《難經》中唯一論述陰陽經五輸穴五行屬性之處。不過﹐《難經》在論述補母瀉子法以及依四時取穴時﹐並未包括此種理論的應用。

後世研究《難經》的醫家﹐根據陰陽經上五輸穴的這種生克關係﹐推論若是臨床上陰經實證﹐則不僅可以瀉陰經上五輸穴﹐亦可補陽經上相應五輸穴﹐以取克制之效。例如﹐肺經實證﹐即可以瀉肺經井穴少商﹐同時﹐補手陽明經上商陽穴。至於﹐肺經虛證﹐由於陰陽經五輸穴只是相克關係﹐故不能使用陽經上的五輸穴。不過﹐這種關於五輸穴應用的論述﹐實際上臨床也並未實行。

《難經》中補母瀉子法違背了《靈輸》中輸穴與經脈,輸穴與藏府以及五輸穴的理論。(《素問氣府論篇第五十九》《靈樞本輸第二》《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詳見《靈樞針灸》附篇二 《靈樞》中五輸穴五行屬性的意義)

那麼﹐《靈輸本輸第二》中所提到的“陰井木﹐陽井金”﹐又有什麼意義呢﹖明代張志聰在其《黃帝內經素問靈樞集注》一書中﹐對此有如下精闢論述﹕“五藏五輸出于井木者﹐五藏合地之五行以應生長化收藏﹐故從木火土金水而順行﹐六府六輸出于井金者﹐六府應天之六氣﹐六氣生于陰﹐而初于地﹐從秋冬而春夏﹐此陰陽逆順之氣也”。

張氏在這里乃是從陰陽經五輸穴所代表的臟腑屬性﹐而論及其五行屬性。陰經之五輸穴出於五藏﹐而藏屬陰﹐其與地相合﹐地有生長化收藏之變﹐其應五行﹐始于木﹐故有“陰井木”。陽經之六輸出於六府﹐府屬陽﹐其與天合﹐天有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變﹐其應四時﹐其始于秋﹐故有“陽井金”。換言之﹐《靈輸本輸第二》中五輸穴“陰井木﹐陽井金”的論述﹐乃是藉著“陰井木﹐陽井金”﹐反映五藏六府的陰陽五行屬性。因為,陰經的五輸穴代表五藏﹐陽經的六輸穴代表六府。同時﹐五輸穴為臟腑所出之處﹐臟腑功能又與天地陰陽五行有關。所以﹐五輸穴“陰井木﹐陽井金”的論述﹐反映了中醫學的整體思想。這就是《靈輸本輸第二》中五輸穴“陰井木﹐陽井金”的意義。
 
五輸穴主治的變遷---十二評難經
 
《難經》六十八難曰﹕“五藏六府﹐皆有井滎輸經合﹐皆何所主﹖然﹕經言所出為井﹐所流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此五藏六府井滎輸經合所主病 也。”

這裏的"經言"系指靈樞,"所出為井﹐所流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 亦出自《靈輸九針十二原第一》,但是,其後的"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 則是難經的"杰作"。這裏,人們看到的是五輸穴對應於五種不同症狀。這就是將輸穴主治與症狀並列的始祖。

請來看《靈樞》是如何論述五輸穴的主治。《靈輸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關於五輸穴的主治有如下論述﹕黃帝曰﹕余聞刺有五變﹐以主五輸﹐願聞其數。歧伯曰﹕人有五藏﹐五藏有五變﹐五變有五輸﹐故五五二十五輸﹐以應五時。黃帝曰﹕願聞五變。歧伯曰﹕肝為牡藏﹐其色青﹐其時春﹐其日甲乙﹐其音角﹐其味酸﹔心為牡藏﹐其色赤﹐其時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脾為牝藏﹐其色黃﹐其時長夏﹐其日戊己﹐其音宮﹐其味甘﹔肺為牝藏﹐其色白﹐其時秋﹐其日庚辛﹐其音商﹐其味辛﹔腎為牝藏﹐其色黑﹐其時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咸﹐是為五變。黃帝曰﹕以主五輸奈何﹖歧伯曰﹕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滎﹔時主夏﹐夏刺輸﹔音主長夏﹐長夏刺經﹔味主秋﹐秋刺合。是謂五變以主五輸。黃帝曰﹕諸原安合﹐以致六輸﹖歧伯曰﹕原獨不應五時﹐以經合之﹐以應其數﹐故六六三十六輸。黃帝曰﹕何謂藏主冬﹐時主夏﹐音主長夏﹐味主秋﹐色主春﹖願聞其數。歧伯曰﹕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于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于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病在胃及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謂五變也。" 這裏則清楚的指出"五藏有五變﹐五變有五輸", 即五輸穴的主治或應用乃是對應於藏府病變中的五種變化,此不僅反映了五輸穴與藏府的特殊關系,而且,五輸穴的主治不是局限在某個症狀,而是,藏府病變過程中某一方面的變化。這與《難經》所論有何等大的差異。

《難經》的作者不是未讀完《靈樞》,就是故意忽視《靈輸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今日針灸教材關於五輸穴的應用不也是只有《難經》而無《靈樞》嗎?!
 
八會穴理論,又一離經之作---十三評難經
 
《難經》四十五難﹕經言八會者﹐何也﹖然﹕府會太倉(指中皖穴)﹐藏會季脅(指章門穴)﹐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膈輸﹐骨會大杼﹐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指膻中穴)。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關於八會穴的功能﹐《難經》清楚地指出為“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例如﹐熱在府﹐取中皖﹔熱在骨﹐取大杼。即八會穴是一組清熱穴。

八會穴理論,後世醫家亦認為那是在《內經》的基礎上發揚光大﹐豐富了中醫理論。果真如此嗎?以下就以《內經》中的針灸理論為依據﹐對八會穴逐一分析。

《素問氣府論篇第五十九》依“脈氣所發”將所有輸穴歸經﹐闡明了輸穴與經脈的關係,即輸穴為經脈的代表﹐輸穴的功能與其所屬經脈密不可分﹐輸穴用于其所屬經脈的病變。這是輸穴應用的理論依據。八會穴分屬手太陰肺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 任脈﹐根據上述理論﹐此八穴只適用于所屬經脈的病變。例如,大杼為足太陽膀胱經故其只能用於足太陽膀胱經,而非骨的病變。《素問調經論篇第六十二》中有﹕“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取血于營﹐取氣于衛。”這裡的“病在骨﹐調之骨”,則是因病處乃是在骨﹐而不是經脈病變。所以﹐治療應是隨病處而針之﹐並不需要應用輸穴。其次﹐“氣會膻中”中的氣會若是指氣海﹔“髓會絕骨”中的髓會若是指髓海。《靈輸海論第三十三》中有﹕“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于柱骨之上下( 啞門﹐大椎)﹐前在人迎。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其蓋(百會)﹐下在風府。”即與氣海相通之穴為啞門﹑大椎﹑人迎﹐而不是膻中穴。與髓海相通之穴為百會﹑風府二穴﹐而非髓會絕骨。所以﹐“氣會”“髓會”的病變當然是取啞門﹑大椎﹑人迎和百會﹑風府。

關於清熱穴﹐《素問刺熱篇第三十二》中首次提到﹐如“熱病先身重﹐骨痛﹐耳聾﹐好瞑﹐刺足少陰﹐病甚為五十九刺。”然後﹐在《素問氣穴論篇第五十八》論輸穴的功能中﹐又有﹕“熱輸五十九穴﹐水輸五十七穴。”到了《素問水熱穴論篇第六十一》中﹐則具體論述了五十九個清熱穴的名稱及具體應用。 “頭上五行﹐行五者, 以越諸陽之熱逆也。大杼﹑膺輸﹑缺盆﹑背輸﹐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雲門﹑禺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五藏輸旁五﹐此十者﹐以瀉五藏之熱也。”這些論述不僅明確地指出了治療各種熱證的相應輸穴。而且﹐亦闡明闡明了熱穴應用的理論依據﹐即“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所以﹐《素問》中關於熱穴的論述清楚而完整﹐並無任何遺漏。

綜上所述﹐《難經》中的八會穴理論﹐即不符合《內經》中輸穴與經脈的基本理論﹐也與《內經》中清熱穴理論相違背。

現今針灸書籍及教科書中﹐則將八會穴視為藏﹑府﹑氣﹑血﹑筋﹑脈﹑骨﹑髓精氣所聚之處﹐臨床上用于治療相關疾病。例如﹐任何筋病均可加用陽陵泉﹔任何藏病均可加用章門等。不僅與《難經》關於八會穴為“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的論述不同,而且離經更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