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门花生汤

 老庄. 2012-08-07

厦门花生汤
  

(春节期间,百年老店黄则和门口人山人海)

厦门鹭江沿岸一带的老城区有不少所谓“殖民地风格”的建筑,与上海金陵东路一样,都有长长的骑楼,为行人遮风挡雨,烈日当空之际,又成了体贴的“树荫”。 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去厦门,趁会议间隙,约了朋友专程寻访骑楼,并在骑楼下小吃店里初尝花生汤。花生汤之于厦门人,相当于豆浆之于上海人,几乎每天都要喝一 碗。三五结队的老太太提着菜篮子进来,边喝边聊天,神定气闲。而背书包的小孩子一屁股坐下,将小脸埋在碗里,一眨眼就碗底朝天了,一抹嘴推门而出。配花生 汤的还有多种干点,比如黑糖糕和馅饼之类,但我的注意力只在花生汤。它的汤汁较稠,呈浅褐色,半沉半浮的花生粒熬得极酥,但没有脱形,一匙含在嘴里,有新 花生的本香在鼻下萦绕不去,热乎乎的汤汁香甜润滑,顺喉而入,浑身暖和,几乎可连尽两碗。价格才五角一碗,是相当亲民的风味小食。

花生仁能做成近似甜羹的汤,而且味道不错,成为厦门代表性的小吃,这使我收获了新奇感。但这款价廉物美的小吃未能风行全国,似乎只限于鹭岛,又让我不解。

 

厦门花生汤

(黄则和的花生汤)

今年春节我偕太太重访厦门,品尝花生汤理所当然列入节目单中。为此,我们还将宾馆订在中山路步行街一侧,入住后当晚就去中山路寻访美食,先去黄则和喝花生 汤,但百年老店的门口黑压压一片人头,挤都别想挤进去,至少有数十位游客干脆端着餐盘站在花坛边吃喝,表情相当生动。被此场面吓退,我们只得转向一条小街 吃海鲜去。

第二天去鼓浪屿游玩,阳光灿烂,游客汹涌,琴岛上已经开了许多饭店酒楼,还有绵延不尽的路边排档,烟熏火燎,空气与树叶都仿佛为之颤抖,找了半天,居然没有花生汤,而外来的烤鱿鱼、羊肉串倒是不少。

入夜后回厦门本岛再访黄则和,此时晚餐时间已过,游客狂潮稍退,我们挤进去买了花生汤和海蛎煎,自行端到店后的小餐厅里享用,算是了却一个心愿。黄则和的 花生汤不知从何时起已经升级,价格也涨至五元一碗。汤里加了鸡蛋,而且是预先打碎在纸杯里的,沸滚的汤高冲而下,蛋液黄白两色呈纹胎状浮起,嫩滑爽口。只 是用了纸杯和塑料小勺,快餐特征明显,再也没有瓷碗瓷匙叮当响的乐趣了。

我这个人唯一的优点也许就是善于学习,此次厦门之行,花生汤就成了我的学习对象,回上海模拟一番,选模样端正的花生仁,温水泡后去红衣再稍加捣碎。黄则和 是在汤锅里加入橙膏调和的,但这个东西在上海好像没有,我就用金丝蜜枣去核替代,再加几块黄冰糖,高压锅里闷三个多小时,碗里加蛋,高汤一冲,糖桂花一 淋,味道也相当厦门啊。

哈哈,黄则和,小弟在上海遥致问候,版权是你的,味道是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