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沫若参与满城汉墓发掘秘闻

 敞蓬汽车 2012-08-08

国防施工出惊险

1968年5月,解放军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悄悄开进了河北省满城县,他们将在县城西南一座海拔只有200余米的孤山上执行一项秘密的国防施工任务。至于这支部队为什么要选择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作为国防施工地,又为什么偏偏在接近山顶的部位来开凿坑道,而且从未发生过施工事故的这个先进集体竟然破天荒地发生了一次惊险,而发生惊险的地点又那么巧合地与千年古墓相遭遇,所有这些在今天都已经无法解释了。不过,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几率极小的“偶然”,却成就了中国考古史上一次石破天惊的大事记。

5月23日下午3时,当机电12班的战士们在一个距离山顶30米处朝东地带打眼放炮时,发现了一座古墓,地上散落着许多凌乱而腐朽了的木料,以及许多造型奇特而古怪的铁器、陶器和青铜器等。班长带领战士们返回连队,并立即向上级作了汇报,引起了部队领导的高度重视。一天后,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情况报告和战士们带回的几件文物,便摆放在了河北省主要领导的办公桌上。在战士们带回的四件文物中,除了三件镏金的器物底座外,还有一件刻有“中山内府”字样的青铜器,这使省领导和省文物部门的专家们感到了这一事情的重大性。因为“中山”指的是中山国,而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中山国,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鲜虞中山国,另一个则是西汉时期的中山国,而且两个中山国的属地就在今日河北保定地界。无论是属于哪一个中山国,至少说明这座古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无疑将是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

郭沫若上山点新墓

1968年7月20日晚上,当郭老在北京得知满城古墓发掘出“金缕玉衣”的消息后,兴奋地要求中央能安排他前往发掘现场予以证实。第二天,当中国科学院向中央办公厅请示时,不仅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批准,周恩来总理也亲自予以安排,但要加强警卫工作,绝对保证安全。7月22日在北京军区副政委黄振棠的陪同及军队的严密护送下,郭老坐车直接驶向了满城古墓的发掘现场。考古队和当地驻军也都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不仅将古墓内诸多重要文物留存原地,等待郭老考察、鉴别和确认,而且从满城县城到古墓现场的沿途都进行了军事警戒,真可谓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7月22日上午10时许,当郭老携夫人于立群和女儿及陪同人员的车队行驶到满城陵山南侧脚下后,又换乘了一辆军队吉普车向山上驶去。那天从早晨开始的小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了个不停,车辆在泥泞山路上只行驶到半山腰。郭老等人便下车步行上山,亲切地对大家说“这次发掘非常辛苦,但结果非常重大,谢谢大家!”郭老一行10余人在考古队专家的陪同下,依然从南耳室打通的那个洞口进入古墓。为了郭老等人行走方便和安全,当时的南耳室已经清理完毕,但是由于洞内渗水太多,地面很滑,再加上高低不平,大家都怕摔着郭老,毕竟他已是75岁高龄的老人了,可郭老却坚持不让人搀扶。

郭老兴致极高,一件件地观看已经清理出来的诸多精美文物,详细地向大家询问发掘情况。当郭老走进古墓的核心后室,对满地文物特别是“金缕玉衣”进行仔细查看后,竟然旁若无人兴奋地呼喊起来“这是刘胜的墓!这是第一代中山靖王刘胜的墓穴!”当有人告诉郭老说,后室只有已经腐烂的棺椁,并没有发现墓主的尸骨时,郭老认为这是无法解释的。后来,郭老回到北京后又专门打电话提醒考古队的王仲殊等人说,应该注意在玉衣下面是否还有一层墓穴,而当考古队细致勘察后并没有在玉衣下面有任何发现时,郭老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那么,墓主的尸骨究竟会埋在哪呢?

为了保证“金缕玉衣”的完整性,考古队员采取原封不动的方法将“金缕玉衣”整体迁出古墓,又原样运送到北京进行室内整理修复时,专家们终于解开了这一谜题。原来,墓主人的尸骨就藏在玉衣之内,只不过由于地下水和石灰岩溶解的作用,尸骨已经变成了灰褐色的粉末状,只在头颅内尚残留有一部分牙齿的珐琅外壳。仅此专家们便可以肯定地说,尸骨在玉衣内已经腐朽,只留下痕迹而已。

在古墓内近两个小时的查看中,郭老还对中室的排水沟兴趣盎然,他沿沟缓缓走到2米多深的渗水井旁,仔细地观察了这一设计科学而实用的渗水井,认为2000多年前的古人能够设计出如此科学的排水系统,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当王仲殊等人向他汇报说古墓北面山势地貌特征也很奇特时,这再次引起了郭老的兴趣。郭老对刘胜墓地的方位、地形和周围环境做了长时间的观察后,又信步向北走出了100多米,然后以十分肯定的口吻对考古队员说“这里应该是刘胜妻子的墓地!”考古队员们大惑不解,郭老便向大家解说了汉代有“同坟异葬”的习俗,并建议考古队做好准备,将在此继续发掘第二座汉墓。考古队员们都感到十分惊奇和振奋。那么,郭老的设想能否得以实现呢?他的推测又能否得到事实的验证呢?

惊天秘密再发现

7月22日晚,郭老回到北京后便给周总理写了一份关于满城汉墓的考察情况报告,并建议由原班人马立即发掘刘胜妻子之墓。1968年8月3日,周总理批示说“可以按照郭老的设想去做。”8月8日,按照郭老的意见,中国科学院、北京军区、河北省委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并对发掘第二座汉墓的设想提出了12条备忘录。4天后刚刚休整了10天的考古队员们又一次开赴满城陵山。

8月13日下午,在当地驻军的协助下,第二座汉墓的发掘正式开始了。为了使发掘工作事半功倍,考古专家们对第二座汉墓所在地进行了细致的踏勘,终于在距离第一座汉墓墓道口平行往北120米处一片被人工翻动过的乱石堆中发现了一个缺口。专家们认定这里应该就是墓道所在,担负发掘任务中最艰巨、最繁重的开凿岩石、清理现场的,依然是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官兵。这次发掘,官兵们全部采用钢钎和掘进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作业,目的是为了避免古墓遭到任何人为的毁坏。官兵们按照考古专家的指点开凿出了一条南北向的探沟,然后开始清除探沟里的黄土层,大约1米厚的黄土层被清除后,露出了带有明显人工痕迹的碎石层。经过一天的艰苦发掘,官兵们又清除了大约1.5至2米厚的碎石层,从而发掘出了墓门上方那人工开凿的券顶口。挖掘继续向西推进,并于当天下午4时许挖出了封堵岩洞门口的卧砖,至此第二座汉墓的墓门全部暴露出来。当一位专家专程从满城返回北京,将郭老关于第二座汉墓的设想得以证实的消息报告给郭老时,郭老也感到十分高兴,并立即向周总理和毛主席做了汇报。

由于第二座汉墓的结构,与第一座汉墓大同小异,再加上考古队员们已经有了先前的发掘经验,所以打开多达七道砖石、草泥土和铁水浇铸相混合的墓道门,并没有难倒考古队员和工程兵们。进入墓室以后,考古队员们简直是轻车熟路,逐次清理了墓道、南北耳室和中室内的诸多文物。考古队员以开启第一座汉墓后室石门的同样方法,轻易地便打开了第二座汉墓的后室石门。清理二号墓后室比一号墓耗费时间要长,这是因为在二号墓的后室里,考古人员不仅发现了一套比一号墓保存还要完整的“金缕玉衣”,而且还有装殓玉衣尸骨的镶玉漆棺。由于这种棺椁形制在以前发掘所有西汉贵族墓葬中都不曾发现,所以清理起来十分费事费时。考古专家们不仅要对棺上镶嵌不同形状的玉片一一作记录,而且在清理完镶玉漆棺上玉片后,再对“金缕玉衣”进行清理时,也有别于清理一号墓中“金缕玉衣”的方法,因为二号墓后室里的“金缕玉衣”既有用金丝进行编缀的,也有用丝织品粘贴的部分,而清理这一部分自然要更加细心。在清理“金缕玉衣”时,考古人员发现了玉衣内有死者的脊骨、肋骨和盆骨,以及牙齿的珐琅外壳,这为后来揭开一号墓墓主尸骨之谜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启示。考古人员在二号墓后室里还发现了“长信宫灯”、朱雀铜灯和朱雀衔环杯等一大批珍贵文物,特别是在墓主的贴身随葬品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枚“窦绾”铜质印章,这为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明。这枚印章不仅从另一方面佐证了一号墓墓主刘胜的身份,也印证了郭老关于二号墓墓主为刘胜之妻的推测。

经过20多天的辛苦努力,二号墓的发掘工作在9月17日全部完成。历时111天的满城汉墓发掘工作也宣告结束。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