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高效课堂100问

 赫堇轩 2012-08-08

任永生

观念篇

  1. 一些领导认为素质教育和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的两大主题,那么,课改是不是教育的主要工作?

  答: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根据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国家进行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究竟如何实现这三维目标呢?目前的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支撑这种课堂模式的观念就是以师为本,以教为本,以知识为本,教学目的只是希望取得高分,这样的课堂培养出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这样的课堂所实现的目标与三维目标相差甚远,所以我们要想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推翻教育的功利主义,创新构建一种能够承载三维目标的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为本的新课堂。因此课改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教育均衡发展包括教育硬件的均衡和教育内涵的均衡。硬件均衡的目的是实现教育内涵的均衡发展。硬件均衡是内涵均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也就是说,就算我们的硬件真的均衡了,内涵也不可能真正均衡。教学条件的均衡包括教师的均衡,我们似乎解决了“教”的均衡,即使这样,我们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还会有很大差异。实现内涵均衡的根本途径并不是“教”的均衡,而是要解决学生“学”的均衡,要解决“学”的均衡,就必须构建一种在教师引导和服务下的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除此之外,别无他策。因此“学”的均衡才是真正的教育均衡,课改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

  应该这样说,素质教育和教育均衡发展是目标,而课改是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有些人一谈到素质教育就认为是搞特色,办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其实,真正的素质教育在课堂。也有些人一谈到教育均衡发展就认为是平均分配教育资源,包括调整教师,不去真正研究课堂的均衡。其实,真正的教育均衡发展要靠课堂均衡。所以,课改不但不与素质教育和教育均衡发展相矛盾,还是实现素质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只有改革真正进入到了课堂层面,教育改革才能进入深水区,素质教育与均衡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2. 当前社会和家长关注的就是升学率,课改后成绩下降怎么办?

  答:当前社会、校长、家长最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存在把课改与提高成绩对立起来的认识,许多地区要么干脆大张旗鼓地搞应试教育,顽固地拒绝课改,要么打着课改的旗号把应试教育做到极致。

  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成绩的概念。成绩就是学生视为命根子的那个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还有优秀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课改并不否定提高成绩。课改就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把原来教师满堂灌的学习方式变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现实也告诉我们,那些真正搞课改的学校,学生的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是大幅度提升,同时学生还收获了能力和素质。那些把课改同提高成绩对立起来的认识是错误的,这种错误认识阻碍了课改向纵深发展。

  3. 课改是为学生而改,教师的工作量要加大,工资不多给,教师哪来的积极性?

  答:课改就是让教育回归本真,只有科学才能符合人性,只要符合人性就会魅力无穷,心灵就会解放,行动就会自觉与主动。课改不但解放了学生,同时也解放了教师。千万不要把解放理解成学生不学或者少学,更不能理解成教师特别清闲。解放的实质是心灵的解放,是行动由原来的被动变成主动。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变成了自己的事情,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由“要我教”变成“我要教”,教育不仅是教师的谋生手段,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课改提倡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为本。强调教为学服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现象。这样,教学过程中会生成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不但促使学生不断探索,也促使教师不断提升,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所以说,课改不但成就学生,同时也成就教师。

  课改就是构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科学规律,共同体验生命成长的新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生命的狂欢,让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长与幸福。

  课改为了学生发展而改,课改也为教师的成长与幸福而改。那种认为课改为了学生成长而牺牲教师幸福和利益的认识是错误的。教师如果为了增加工资而去改革,改革永远不可能成功,只有通过改革让教师找到幸福感,让教师实现自身价值,改革才能成功。

高效课堂100问

观念篇

  1. 一些领导认为素质教育和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的两大主题,那么,课改是不是教育的主要工作?

  答: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根据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国家进行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究竟如何实现这三维目标呢?目前的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支撑这种课堂模式的观念就是以师为本,以教为本,以知识为本,教学目的只是希望取得高分,这样的课堂培养出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这样的课堂所实现的目标与三维目标相差甚远,所以我们要想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推翻教育的功利主义,创新构建一种能够承载三维目标的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为本的新课堂。因此课改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教育均衡发展包括教育硬件的均衡和教育内涵的均衡。硬件均衡的目的是实现教育内涵的均衡发展。硬件均衡是内涵均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也就是说,就算我们的硬件真的均衡了,内涵也不可能真正均衡。教学条件的均衡包括教师的均衡,我们似乎解决了“教”的均衡,即使这样,我们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还会有很大差异。实现内涵均衡的根本途径并不是“教”的均衡,而是要解决学生“学”的均衡,要解决“学”的均衡,就必须构建一种在教师引导和服务下的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除此之外,别无他策。因此“学”的均衡才是真正的教育均衡,课改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

  应该这样说,素质教育和教育均衡发展是目标,而课改是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有些人一谈到素质教育就认为是搞特色,办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其实,真正的素质教育在课堂。也有些人一谈到教育均衡发展就认为是平均分配教育资源,包括调整教师,不去真正研究课堂的均衡。其实,真正的教育均衡发展要靠课堂均衡。所以,课改不但不与素质教育和教育均衡发展相矛盾,还是实现素质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只有改革真正进入到了课堂层面,教育改革才能进入深水区,素质教育与均衡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2. 当前社会和家长关注的就是升学率,课改后成绩下降怎么办?

  答:当前社会、校长、家长最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存在把课改与提高成绩对立起来的认识,许多地区要么干脆大张旗鼓地搞应试教育,顽固地拒绝课改,要么打着课改的旗号把应试教育做到极致。

  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成绩的概念。成绩就是学生视为命根子的那个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还有优秀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课改并不否定提高成绩。课改就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把原来教师满堂灌的学习方式变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现实也告诉我们,那些真正搞课改的学校,学生的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是大幅度提升,同时学生还收获了能力和素质。那些把课改同提高成绩对立起来的认识是错误的,这种错误认识阻碍了课改向纵深发展。

  3. 课改是为学生而改,教师的工作量要加大,工资不多给,教师哪来的积极性?

  答:课改就是让教育回归本真,只有科学才能符合人性,只要符合人性就会魅力无穷,心灵就会解放,行动就会自觉与主动。课改不但解放了学生,同时也解放了教师。千万不要把解放理解成学生不学或者少学,更不能理解成教师特别清闲。解放的实质是心灵的解放,是行动由原来的被动变成主动。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变成了自己的事情,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由“要我教”变成“我要教”,教育不仅是教师的谋生手段,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课改提倡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为本。强调教为学服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现象。这样,教学过程中会生成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不但促使学生不断探索,也促使教师不断提升,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所以说,课改不但成就学生,同时也成就教师。

  课改就是构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科学规律,共同体验生命成长的新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生命的狂欢,让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长与幸福。

  课改为了学生发展而改,课改也为教师的成长与幸福而改。那种认为课改为了学生成长而牺牲教师幸福和利益的认识是错误的。教师如果为了增加工资而去改革,改革永远不可能成功,只有通过改革让教师找到幸福感,让教师实现自身价值,改革才能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