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85岁玩到100岁 想穷游就别找借口

 云中公子 2012-08-09

 10年前,老伴去世了,我一个人呆在昆士兰的家中有点闷,于是开始开车环游澳大利亚——我还带了一只鹦鹉上路。

  我已经95岁了,老伴在世时,我一直想去旅行。但她患有慢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所以我们走不开。10年前,老伴去世了,我一个人呆在昆士兰的家中有点闷,于是开始开车环游澳大利亚——我还带了一只鹦鹉上路。那只美丽的小鸟总爱站在我肩头唱歌,但带着它我没法漂洋过海。

  小鸟死后我又落单了,我决定出发——首先去加里波利(Gallipoli)。之后,我搭上了一趟便宜的背包客巴士,开始了10天的环游欧洲之旅。我们去了罗马尼亚、匈牙利,接着去了奥地利维也纳。背包客巴士的年龄上限是45岁——我的旅行经纪把我的年龄少报了40岁,才把我塞进团里。在欧洲,我收获了比在家时多得多的尊重和善意,因此我想再去一次。于是,在2006年、我89岁的时候,我决定从维也纳开始两个月的环游世界之旅。我玩遍了巴黎和波兰,然后决定去看看华沙。看过华沙之后,我搭上一趟火车,去了德累斯顿,之后又去了布拉格。我一路到了伦敦,然后飞到加拿大,继而背包南下,到美国西海岸找我在那儿的朋友。

  我从不参加那种城市敞篷巴士观光团,因为那种都有固定线路,而我只要有可能就更愿意自由活动。在患上白内障之前,我常常在城市里徒步,一天下来能走20公里。走在小巷里,你会看到一些奇妙的景象。

保存到相册
85岁开始背包旅行  [保存到相册]

  我没有信用卡,刚刚才有了一部手机(别人送的),但我还不知道怎么用。没有这些东西,我也过得很好。无论在哪,总有人乐意帮你一把。有一次,我去了西班牙,想看斗牛,但找不到住的地方,眼看就要流落街头的时候,马德里我常住的那家旅馆的老板娘找到一位西班牙老太太,收留了我。在欧洲,我常常收获来自陌生人的善意,“领教”欧洲人的好客。马德里那家旅馆的老板娘,每次在我即将离开旅馆的那一天,总会留一张便签给我:“下次再会,基思,献上爱与吻。”

  我想她这样做是为了让我再来她的店里住。

  还有一年,我从巴黎搭了一辆巴士去波尔多,为了给墨尔本的一个朋友带点红酒。后来我碰巧在一家餐馆撞见了那位巴士司机,告诉他我在一家商店买了点葡萄酒。他说那肯定是垃圾——果然如此!第二天晚上,回到巴黎后,他来找我,给了我一瓶35欧元的“圣爱”(Saint Amour)。旅途中遇到的人,正是我这种旅行方式最棒的收获。

  有太多的人退休后整天坐在家里无所事事。许多人一辈子总是呆在一个地方,只能看看别人的游记。我觉得这样有点傻——你明明可以走出去亲自看看。

  我家墙上有至少4000张照片,都是我在旅途中拍的。

  我没有孩子,但我有个亲戚的孩子(很年轻)是背包客。我跟她说,她去年应该跟我一起去欧洲!

  我在旅途中碰到的年轻人总是乐于让我加入他们。在加里波利,澳新军团日(Anzac)那天早上,我戴上了自己的勋章,那些年轻人疯狂起哄。他们都给我留了言,其中一个的留言写了三页纸,有些留言写得非常优美。

  我与其中一些也居住在昆士兰的人保持着联系。我发现,许多年轻人都很不错。你可能听说过有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到处乱画,还带着刀——忘记这种话吧。游手好闲的只是少数。

  我认为,那些瞄准年轻背包客的公司已经开始发现一个事实:一些乏人问津的项目只有靠老年背包客才能维持。只要走得动,我就会继续旅行。我希望到100岁的时候(也就是5年后),才需要有看护照料。如果可以的话,我妻子也会乐意用我这样的方式看这个世界以前带儿子出去旅游,基本上是住酒店,吃大餐,可今年暑假,经营着一家婚纱店的南京妈妈魏海燕决定带着儿子露营香港,让他吃点苦头。

保存到相册
 

扎营香港 亲子穷游

  让儿子愉快地体验艰苦

  魏海燕的儿子星成今年6岁。6月底的香港适逢雨季,母子俩在贝澳沙滩露营的7天几乎有一半是伴着风雨。但是恶劣的天气没有动摇魏海燕锻炼儿子的决心。虽然家庭经济状况不错,但是为了改变小星成出门就要坐飞机、乘出租车的习惯,魏海燕精心安排了这次香港游玩出行方式——坐火车、搭巴士、乘地铁外加步行。刚开始的时候小星成还不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没走两步就让妈妈抱。但是,打定主意让孩子吃点苦头的魏海燕拒绝了儿子的请求,鼓励他自己坚持走下去。果然这招很有效,几天后,小星成不但不再要求妈妈抱着走,甚至已经开始嫌弃妈妈走得太慢了。

  抱着磨砺儿子的想法,魏海燕不像往常一样带儿子吃大餐,也很少下馆子。这次香港游,她自备炊具,和儿子一起动手做饭。儿子捡来的贝壳、螃蟹,魏海燕稍加调味,就成了一顿美味的海鲜大餐,母子二人吃得津津有味。晚上他们就住帐篷,有时候整夜都下雨,情况更是糟糕。不过让魏海燕欣慰的是,小星成不仅没有一句抱怨,反而乐在其中。

  7天香港游才花2000元

  香港露营回来,平时糊里糊涂的魏海燕给自己算了笔账,自己和儿子在香港玩了7天,吃住行外加景点门票,居然只花2000元左右。母子二人吃饭主要是自己做和购买超市食物,这项花费大约是400-500元;迪士尼两日套票的花费约800元,杜莎夫人蜡像馆门票约200元,其他的景点多为免费;两人旅游全程搭乘公共交通,加起来有600元左右。这样一算下来,魏海燕有点不可思议地告诉记者“居然才花了2000多!”

  如果加上母子二人往返香港的车票,以及在广州和深圳待的7天,魏海燕这次带儿子出行一共14天,花费不到6000元,很是划算。虽然吃住都很简陋,但是让儿子得到了成长。 金世明,今年60岁。装备简单,背着橘色大背包,右手持登山杖。头上的白发似在出卖他的年龄,但腿上的肌肉又让人难以捉摸他的岁数。

保存到相册
穷游:“只要好走路,别人捐什么穿什么。” [保存到相册]

贫穷矿工:我穿捐助的鞋上路

  退休矿工,长跑40年

  老金的装备看上去很专业,但就暴走而言,他是半路出家。老金祖籍在陕西省宝鸡市,独子。十多岁时,老父母相继离世。17岁那年,老金偷偷爬上一辆过路货车,独自到新疆阜康市一家煤矿打工。35年过去,老金一直是独身。

  养成长跑习惯,是10岁那年。“从家跑到学校,一天跑三四公里。”到矿区工作后,老金每天早晚从山上到山下来回跑10公里,一跑就是40年,练就了一副硬朗的身板。“我冬天不穿棉毛裤,夏天不怕热。”

  “徒步是受到中国徒步探险家余纯顺的启发。”2005年2月,金世明退休,与阜康市两位体育爱好者相约徒步15000公里到北京。当年8月16日,3人从阜康市出发,走到新疆乌鲁木齐,接着到青海。第3站抵达拉萨,两位同伴因体力不支、水土不服放弃,只有老金一路坚持。

  2006年11月,金世明终于走到北京,完成了15000公里徒步走的目标。“万多公里走完后,增加了我的信心,决定把全国走完。”

  目前,老金统计的行程8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两周,签章1922个市县行政区,盖满18个笔记本。笔记本每一页都是印章,及各地驴友、资深人士的题词和鼓励之词。

  穷游各地,走烂58双鞋

  在北京休息了20多天后,老金又开始了徒步旅程。途中,遇到各地举行马拉松赛,他都积极参加。

  2007年3月,老金参加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夺得老年组第2名。此后,迎奥运挑战极限,徒步征服地球周长4万多公里,成了他的新目标。

  2008年,老金被评为中国迎奥运十大狂人之一。昨天,老金指着脚下的鞋告诉记者:“这是我穿烂的第58双鞋了,只要死不了,我就会一直走下去。”记者算了算,7年下来,老金平均1个半月走坏一双鞋。

  老金拿出一张中国地图给记者看,上面用碳素笔勾画着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其中三分之二的地方已走完。“路程最长的省份是云南,走了2453公里,走路最短的是上海,只有285公里,就把所有区走完了。”老金说,他在西藏境内曾两次坐汽车因为找不到路;还坐了两次船,分别是进入海南和经烟台到大连。

  “每到一个地方,首先找当地体育部门盖章。”老金说,自己退休工资有1700多元,如果不计划用,肯定不够。“一般吃素,住最便宜的旅馆。”老金笑称自己是真正的穷游:“人说旅游最大开销就是路费,我连路费都省了。”

  金世明说,他的目标是徒步走遍中国,创造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完成心愿后,回到新疆养老。”

  老金走完重庆,将会去四川南充、绵阳、九寨沟,然后再去青海。老金说,他没有结婚,没有子女,但徒步让他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结交了朋友,排解了孤独之情。“只要走得动,我将继续走下去。”

  酉阳秀山很漂亮,长寿涪陵路难走,天天吃火锅.

  “重庆只有北碚、合川、潼南没走了。”老金说,接下来,要把这三个地方走完。“重庆人很热情,我这一路走来就体会到了。”说这话时,老金笑得合不拢嘴。

  “重庆驴友一路接待我,我基本上天天都在吃火锅。真的非常感谢重庆驴友。”老金说,2006年第一次到重庆,至今已有6年。6年来,重庆变化很大。“我到过很多城市,重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城市建设得非常漂亮。我去看了长江大桥,到重庆很多地方都留了影。”

  老金说,从319国道一路走下来,重庆黔江、酉阳、秀山等,沿路风景很漂亮,青山绿水,空气清新。路况较差的是涪陵、长寿一段:“但不是我走过的最难走的国道。”

  老金表示,在重庆爬坡上坎,别有一番风味。“比起走平路,重庆走起来更有趣味,不枯燥。”

  老金的穿鞋经

  “只要好走路,别人捐什么穿什么。”

  从2005年开始徒步,老金已过了7个年头。老金穿的运动鞋,基本都是走烂的。昨日,重庆晚报记者发现,老金脚上的灰色运动鞋没有牌子。

  “在国道上走,鞋子烂了没地方买。”老金说,一般会多备一双运动鞋,一是方便换洗,其次防止走到路上坏了。“走路靠鞋!”老金强调说,他一般不挑剔,好走路的鞋就可以。

  “这些年,一直有各地驴友给我捐鞋。”老金说,有时候驴友看自己鞋烂了,就送他一双。“当然,都是运动鞋,皮鞋肯定不行。”

  老金给喜欢徒步或正准备徒步的重庆市民支招:要穿好走路的运动鞋,鞋底不要太薄。太薄的鞋底,缓冲和减震不好,久走,脚底会痛。“总之,大小适宜,轻便舒适,缓冲和减震性能好的运动鞋是首选。”

  老金说,对于老年人来说,徒步是最好的健身方式。初次徒步,一次不要走太久,循序渐进。

  老金的走路经

  从不冒险和夜行,每天走50公里,一般负重15公斤。

  徒步行走的艰辛,常人难以承受,谈起7年徒步经历,老金表示,非常享受一路的酸甜苦辣。靠每月的退休工资1700元维持旅行费用,一路走来,老金总是住最便宜的小旅馆,吃最便宜的饭菜:“偶尔吃个鸡蛋,就算补充营养了。”

  “我记过账,7年,一路走来,有上千人捐助我衣物路费近3万元。”老金说,一般不会接受别人资助,除非是特别困难。

  老金一般早上五六点钟起床,开始一天的行程。每天大概步行50公里左右,背包一般负重15公斤。“太重了背不动,增加旅途负担。”

  “保持一定速度,不用太快。”老金说,中午可找个凉快的地方坐一下。晚上五六点钟就要找住宿的地方。老金说,他从来不走夜路,从来不冒险,提前勘察好路线。“徒步主要是锻炼身体,没有必要去寻找冒险刺激。”

  老金的养生经

  保持身体柔韧,从不喝饮料,路线“夏北冬南”

  2012年的前半年,老金走了114个城市。多年徒步,有何秘诀?

  “没什么秘诀,就是徒步前做好热身运动,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徒步中,我从来不喝饮料。”说到这里,老金把自己泡的茶拿给记者看,并特地展示了下腰的动作。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坐办公室,身体柔韧性还不如我。”老金特别将徒步7年的心得体会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生命最宝贵,运动价更高。任何药补身,不如早晚跑。”

  关于徒步的路线和讲究,老金说他没注意那么多,一门心思想走完全国。“一般是夏天到北方,冬天到南方。”老金说,只有这一点讲究:夏天北方凉快点,冬天南方暖和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