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逐渐枯萎的母语

 看得多说得少 2012-08-09

时间: 2012-08-04    纽约文摘 推荐    来源: 联合早报   作者:梁海彬 (新加坡)


       十年之后,新加坡的母语前景又将会是什么样子?

        不知为何会谈到这个问题:“十年之后,本地的中文剧场会是什么样子?”

若要广义地阐明“中文剧场”或“华语戏剧”,那么,可以过于简化地说:华语戏剧,就是以华语为沟通媒介的戏剧形式。提问者之所以发出这个问题,显然心中有数:在本地,拥有很好中文能力的剧场工作者和剧场观众已经越来越少。他的疑问透露了对中文剧场前景的深切关怀。而这个忧虑也让我对本地华文华语的前景产生隐忧。

有位朋友曾经在闲聊中告诉我,某次他被公司派到中国去,在填写表格时愕然发觉忘了如何书写自己的中文名字,苦苦思索了许久才终于想起。他解释说,自己实在是太久未曾接触中文了。我感到很震惊,这对我来说并不仅仅是忘了中文笔画那么简单,而是一个人忘了自己的名字所承载的含义、忘了一个民族一代代累积下来的一种文化和智慧。

我在执教的过程中,发觉许多本地孩子感到最舒服的沟通语言其实是英语——他们虽然能够讲华语,但是他们的思考模式却是以英语进行。众所周知,许多本地学生对华语的态度并不热衷,甚至是厌恶的,或许是因为华语并不是他们生活中的语言。不妨如此思考:当一种语言和一个人的生活没有关系,自然就不会对它产生认同感;如果没有认同感,自然也就不愿意花费任何心思去掌握它了。

近年来,教育部为了提高学生们对中文的兴趣,尝试了许多方法。我觉得每当我们对学生提倡学习母语时,常常只强调学习母语的功用性和目的性(例如,一再对学生强调学习华语是为了能够与中国商人做生意),却忽略了语言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当我们将任何一种语言内化,我们其实也允许其语言所承载的千年文化渗透到我们的思维,让它影响我们的行为举止。一种只剩下功能性的语言其实是死的语言,而人人都喜生厌死,难怪现在的孩子们如此排斥这样的语言。

谈到中文,不得不谈谈本地学府的中文系在现今社会里的存在价值。几年前,我修读本地的南大中文系,纵观大学里的其他科系,都在为学生们装备专门行业的技术能力和专门知识,但是我和一些同窗们必须在毕业后才明白,中文系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们具备某个专门领域的技术、技能、知识;而是让学生在一种语言和文化的长期熏陶之下,提升学生自身的“软件设施”。

       中文系旨在培养出能够为社会做出经济贡献的精英,同时也着重于培养出具备优良人品的“人”。当我们在信约中念道:“……为实现国家之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时,我们必须明白,除了经济繁荣,社会也需要在精神和人格上丰富饱满的国民,如此才能够充分地体现国家之幸福与繁荣。一个经济富裕却充满空虚灵魂的国家,恰如一棵高大却无根的树,总是失衡的。

当华文、马来文、淡米尔文等渐渐处于弱势;当社会唯一关心的是我们的孩子将来对国家经济的贡献能有多少……我们社会的精神内涵将会越趋贫乏。也即是说,处于多元文化社会的我们本来就有机会向不同的语言摄取文化养分,但假如我们选择单一语言,甚至还将之沦为纯粹的赚钱工具,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将只会成为极有效率的经济工具。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而十年之后,本地的母语前景又将会是什么样子?

不久前,我同一名中四学生在谈话时问道:“选择加入中文学会的你,上了初院以后,会不会选择修读中文?”该学生回答:“不会。因为多一项科目,就多一分压力,我担心会影响到我的总成绩。”

非常现实,非常功利的思考模式。我听了,感到无比的惆怅。

(作者从事戏剧/教育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